首頁 > 懷孕 > 孕婦保健 > 懷孕了,凝血功能怎麼變?

懷孕了,凝血功能怎麼變?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妊娠是婦女一段特殊的生理過程,血液常處於一種生理性高凝狀態,由於妊娠和分娩的生理需要,孕婦凝血指標隨孕期的增加將會有較大的變化,妊娠期間凝血酶生成增加需要纖溶蛋白活性增加來保持凝血系統平衡。

三個基本概念

高凝狀態是指人體內凝血-纖溶系統平衡失調的臨牀和病理狀態,表現爲血中促聚集和促凝因子的增加,抗聚集、抗凝和纖溶機制受損,容易發生血栓。

血栓前狀態(pre-thrombotic state,PTS)是指多種因素引起的凝血、抗凝和纖溶系統功能失調或障礙的一種病理過程,有易導致血栓形成的多種血液學改變。當指妊娠婦女處於血栓前狀態,即生理性血液高凝狀態時,患者凝血、抗凝及纖溶系統功能發生紊亂,胎盤形成血栓局部梗死,則可能導致複發性流產的發生,嚴重影響孕產婦及圍生兒預後。

易栓症(thrombophilia)是指由於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纖溶蛋白等遺傳性缺陷或存在獲得性危險因素而易於發生血栓的一種病理狀態,可以引起凝血功能異常增高和纖溶功能異常降低,使凝血、抗凝和纖溶系統發生紊亂。高凝狀態和血栓前狀態也是對血栓形成潛在危險度增加這一病理狀態的理論描述。

常見檢測指標解讀

懷孕了,凝血功能怎麼變?

凝血酶原時間( prothrombin time,PT)是檢測外源性凝血系統有無障礙,影響本試驗的凝血因子爲第Ⅰ 、Ⅱ 、Ⅴ 、Ⅶ 、Ⅹ 因子等。正常人範圍是0.8~1.0,孕期均值<0.9。PT延長見於先天或獲得性FⅠ、FⅡ、FⅤ、FⅦ、FⅩ缺乏,如:先天性FⅠ、FⅡ、FⅤ、FⅦ、FⅩ缺乏症、肝臟疾病、DIC、血循環中有抗凝血因子抗體、纖溶亢進、口服抗凝劑等,PT縮短見於如:凝血因子增多症、高凝狀態、血栓性疾病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 time,APTT)是反映內源性凝血系統的篩選試驗, 當因子Ⅰ 、Ⅱ 、Ⅴ 、Ⅷ 、Ⅸ 、Ⅹ 、Ⅺ、Ⅻ缺陷或有相關抗凝物質存在時,APTT延長,可作爲出血性疾病的常規篩選試驗,也可作爲血友病治療和抗凝藥物治療中的觀察指標之一。

凝血酶時間(thrombin time,TT)反映血漿中纖維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變爲纖維蛋白所需的時間,可反映血漿抗凝物質及纖維蛋白是否存在異常,TT異常多考慮爲循環中異常抗凝物質增高所致。

纖維蛋白原(fibrinogen,FIB或Fbg) Fbg 是肝臟合成的一種糖蛋白,在凝血過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其含量升高提示機體凝血功能增強,纖溶活性降低,易形成血栓。Fbg 也是反映血黏度的重要指標之一。非孕人羣參考範圍2.0~4.0g/L。

D-二聚體(D-dimer)是交聯纖維蛋白特有的降解產物,可以較爲準確地反映凝血和纖溶系統的激活,其血漿水平升高顯示機體處於纖溶亢進和高凝狀態,作爲體內纖溶亢進和高凝狀態的分子標誌物。孕早期仍可參考正常範圍(<80μg/L)。血漿D-Dimer>0.5μg/ml(500μg/L)可能會在子宮局部形成微小血栓而影響胚胎種植時的子宮內膜容受性。D-Dimer是診斷下肢靜脈血栓的常用實驗室指標,臨牀上以D-Dimer<0.5g/ml作爲排除靜脈血栓的標準。

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是大量存在於血液中無核盤狀小細胞,具有凝血和止血的功能.在機體的出凝血和炎症反應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當血管壁受損時,它能迅速在血管受損部位形成止血栓。迅即發生變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團。一般通過黏附、釋放、聚集、收縮、吸附等步驟來完成其止血的生理功能,而其中的血小板聚集是血小板的一個重要生理特性,是其參與止血和血栓形成過程的中心環節。血小板減少會導致機體出血、出現瘀斑或紫癜、併發感染,嚴重危害人體。而出血不僅與血小板數量相關,同樣和其功能相關,尤其是血小板聚集率在一定程度上能預示患者的出血風險。

血小板聚集試驗(platelet aggregation assay PAgT)可對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進行初步評估。同時,血小板聚集試驗可對抑制血小板聚集藥物的臨牀效果進行初步評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與纖維蛋白的消耗量呈正相關,血小板聚集需要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的參與,纖維蛋白是血小板之間聚集的鏈橋。纖維蛋白原越高,血小板對二磷酸腺苷ADP越敏感,因而越容易聚集。血小板聚集率的增高可導致患者凝血功能增強、纖溶降低,還可導致子宮螺旋動脈及絨毛血管中血栓形成,並對血管內皮造成損傷,影響胎盤血液灌注,進而導致流產。

妊娠期凝血功能的變化

凝血功能中所檢測的APTT、PT、FIB 和D-二聚體分別反映了內源性凝血因子、外源性凝血因子、纖維蛋白原的含量及纖維蛋白溶解功能,當凝血系統發生紊亂時凝血因子增高,凝血功能中APTT 或PT 會隨之而減少。因此,凝血功能中的APTT、PT縮短和D-二聚體升高能反映患者是否處於高凝狀態。

妊娠期血栓前狀態是複發性流產領域的研究熱點,遺傳性血栓前狀態及獲得性血栓前狀態都是自然流產的高危因素,在複發性流產患者中,常能檢測出抗磷脂抗體(APA)陽性,APA是一組能與多種含有磷脂結構的抗原物質發生反應的抗體,包括抗心磷脂抗體(ACA)和狼瘡抗凝物抗體。APA通過與各種磷脂蛋白複合物結合,可干擾依賴磷脂的凝血和抗凝血因子發揮作用。

正常妊娠時,孕婦呈易栓狀態,凝血因子Ⅶ、Ⅷ、Ⅹ、凝血酶原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升高。同時生理性抗凝血物質減少,表現爲血漿蛋白S活性顯著降低。隨着孕周增加,母體內凝血因子增多,凝血酶原活化,纖維蛋白原、凝血酶達非孕水平2倍;纖溶酶原激活物含量降低,抑制物升高,D-二聚體繼發性增多;抗凝血酶和血漿蛋白C(PC)活性減弱,血漿蛋白S(PS)水平明顯下降。上述變化導致孕婦凝血功能亢進,纖溶相對抑制。

孕婦分娩前血清PT、APTT、TT平均水平下降,FIB和DD水平升高,顯示孕婦分娩前處於高凝狀態,以利於清除子宮內膜靜脈血栓,加速子宮內膜的修復和再生,從而減少產後出血的發生率。

孕婦飲食
孕婦保健
胎教常識
流產胎停
胎兒發育
孕婦疾病
孕期食譜
孕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