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健康 > 【流感高發期是什麼時候】流感高發季節是幾月份 流感高發期是幾月

【流感高發期是什麼時候】流感高發季節是幾月份 流感高發期是幾月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流感高發期是什麼時候?流感跟普通的感冒是不一樣的,傳染性特別大,而且還容易引起其他的併發症而導致生命危險,近日,香港夏季流感爆發,那麼,流感的高發季是什麼時候呢?

流感高發期是什麼時候

四季均可發生,我國北方地區流行高峯一般發生在冬春季,而南方地區全年流行,高峯多發生在夏季和冬季。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

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

典型的臨牀症狀是:

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

一般秋冬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

該病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可分爲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極易發生大範圍流行。

[夏季怎樣預防流感 避免香港夏季流感爆發的悲劇]

【流感高發期是什麼時候】流感高發季節是幾月份 流感高發期是幾月

流感的臨牀表現

1.潛伏期

潛伏期一般爲1~7天,多數爲2~4天。

2.表現

(1)單純型流感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熱,體溫可達39℃~40℃,多伴頭痛、全身肌肉關節痠痛、極度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常有咽喉痛、乾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後不適等。

顏面潮紅,眼結膜外眥輕度充血。如無併發症呈自限性過程,多於發病3~4天后體溫逐漸消退,全身症狀好轉,但咳嗽、體力恢復常需1~2周。輕症流感與普通感冒相似,症狀輕,2~3天可恢復。

(2)肺炎型流感實質上就是併發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見於老年人、兒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羣。

主要表現爲高熱持續不退,劇烈咳嗽、咳血痰或膿性痰、呼吸急促、發紺,肺部可聞及溼囉音。

胸片提示兩肺有散在的絮狀陰影。痰培養無致病細菌生長,可分離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3)中毒型流感表現爲高熱、休克、呼吸衰竭、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等嚴重症狀,病死率高。

(4)胃腸型流感除發熱外,以嘔吐、腹痛、腹瀉爲顯著特點,兒童多於成人。2~3天即可恢復。

【流感高發期是什麼時候】流感高發季節是幾月份 流感高發期是幾月 第2張

流感引起的併發症有哪些

1、細菌性肺炎發生率爲5~15%。流感起病後2~4天病情進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復期後病情反而加重,出現高熱、劇烈咳嗽、膿性痰、呼吸困難,肺部溼性囉音及肺實變體徵。

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顯著增多,以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或流感嗜血桿菌等爲主。

2、其他病原菌感染所致肺炎包括衣原體、支原體、嗜肺軍團菌、真菌(麴黴菌)等,對流感患者的肺炎經常規抗感染治療無效時,應考慮到真菌感染的可能。

3、其他病毒性肺炎常見的有鼻病毒、冠狀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中發生率高,並可使病情加重。

臨牀上難以和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相區別,相關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測有助於鑑別診斷。

4、Reye綜合徵(瑞氏綜合徵)偶見於14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楊酸類解熱鎮痛藥物者。

主要表現爲退熱後出現噁心、嘔吐、繼之嗜睡、昏迷、驚厥等神經系統症狀,肝大,無黃疸,腦脊液檢查正常。發病機制不清楚。

5、心臟損害心臟損傷不常見,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可見肌酸激酶升高、心電圖異常,而肌鈣蛋白異常少見,多可恢復。重症病例可出現心力衰竭。

6、神經系統損傷包括腦脊髓炎、橫斷性脊髓炎、無菌性腦膜炎、局竈性神經功能紊亂、急性感染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格林巴利綜合徵)。

7、肌炎和橫紋肌溶解綜合徵在流感中罕見。主要症狀有肌無力、腎衰竭,CK升高。

【流感高發期是什麼時候】流感高發季節是幾月份 流感高發期是幾月 第3張

流感的護理

1.發熱期應囑臥牀休息,多飲開水,定期監測體溫,給予服用銀翹解毒片、桑菊感冒片等中成藥類或抗病毒藥類。

2.對全身痠痛或頭痛明顯者,可協助病人採取舒適的體位,必要時給予服用解熱鎮痛劑類藥物。

3.伴有肺部炎症或心肺功能不全者應嚴密監測生命體徵,呼吸困難或發紺者應取半臥位,給予吸氧,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強支持治療。

注意維護心血管功能,中毒症狀明顯可採用有效的抗生素藥物或激素治療。

4對病人可按呼吸道隔離至熱退後48小時,室內要加強通風,對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要及時消毒,對食具、用具及衣服可採用煮沸或日光暴曬等方法消毒。

【流感高發期是什麼時候】流感高發季節是幾月份 流感高發期是幾月 第4張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