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看書老走神,玩手機很專注怎麼辦

孩子看書老走神,玩手機很專注怎麼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爲什麼會看書走神,玩手機很專注?理想狀態下,家長們大都希望孩子可以熱愛閱讀,不要整天沉迷在網絡當中,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到處都能找到看書兩分鐘就睡着但玩手機幾個小時還神采奕奕的孩子們,甚至連很多家長也有這種情況。

關於這個問題,一味批評指責並不能解決,只有明白了這類現象的背後原理,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更愛玩手機的原因在這裏

小時候,媽媽常會提點我們:“不要當‘電視兒童’。”什麼是“電視兒童”呢?就是那些愛看電視、不愛做其他事情的孩子。現在的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大概少了一點兒,卻成爲“手機兒童” “平板兒童”……不過,本質上沒什麼差別,反正就是喜歡盯着那些屏幕,就是不喜歡寫作業。

我的兩個孩子也一樣,當他們看電視或玩電子遊戲的時候,都非常入迷,常常都是張大嘴巴,要叫他們很多次纔會回過神來。作爲一個教人提升孩子注意力的老師,這有點兒尷尬。不過,好在我研究的是大腦,我明白這是因爲孩子的大腦發育尚未成熟,是正常的狀況,於是我會安慰自己先不要焦慮。

雖然這個現象很常見,但這到底是爲什麼呢?爲什麼孩子總喜歡盯着電子產品的屏幕,而不會一天到晚就想着看書、寫作業呢?

孩子看書老走神,玩手機很專注怎麼辦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

我想先請你想象兩個情境:

·你在看一部電影;

· 你要加班完成工作任務。

你覺得自己更喜歡哪一個情境?

在哪個情境下,你的注意力更集中?

除非是特別變態的工作狂,否則,你一定更喜歡看電影。當看電影的時候,你的注意力也會更集中,因爲那是你想做的事情,而加班不是你想做的事。孩子當然也一樣!他們不喜歡寫作業,只想玩手機,這與你不想加班而想看電影是一樣的。

那麼,爲什麼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手機(或者手機上的視頻、小遊戲等)吸引呢?

很簡單,因爲人類的注意力會被兩類內容吸引。

哪兩類內容呢?

第一,強烈的感官刺激。

例如,閃爍的燈光、巨大的聲響等。這雖然是我們被動接受的刺激,但可別小看這股力量,因爲從演化的角度看,人類能夠迅速察覺這樣的外在刺激,比如猛獸的形象或叫聲,才得以存活下來。從注意力的三個方面來看,這些感官刺激會刺激我們的警覺系統,讓我們不由自主地上鉤。

第二,跟 “被動接受”相反,即我們心中主動想要注意的東西。

例如,當人們去商店買酸奶的時候,就會特別留意酸奶的位置。

在多數時候,第一類影響注意力的東西比較強勢,因爲它們會激發人的本能反應。但是,如果有堅定的決心,那麼第二種東西的影響力可能覆蓋第一種東西的影響力。這也就是爲什麼當我們很專心地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即使別人大聲叫我們,我們也有可能聽不到。

手機就具備了這兩類東西的特點:第一,它有較強的刺激,孩子本能地就會注意;第二,一旦孩子通過手機得到愉悅感受,就會主動想玩手機。

兩個關鍵詞要記牢

那麼,面對孩子不能專心寫作業、喜歡玩手機的狀況,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能不能有效地將他們的注意力引導到做正經事(寫作業)上呢?

有。你可以先記住兩個關鍵詞:開心,約定。

首先,爲什麼孩子總惦記手機?因爲他們在玩手機時很開心。於是,我們可以想辦法讓孩子覺得做這些正經事也很開心,進而讓他們真的喜歡上做這些事。

我太太就用過一個很有效的“獎賞”方法,她希望大寶和二寶做一些家務,就做了一個清單,設定兩個孩子各自要負責的家務。她跟他們說:“大寶你負責洗碗,二寶你負責擦地板。如果你們做完了,就可以打一個鉤。”

每個月月底,我們會看看兩個人分別得到多少個鉤,他們可以根據打鉤的數量跟我們換獎賞,比如,得到10個鉤可以讓我們帶他去遊樂場玩一次。兩個孩子都很熱衷於這種做法,不用我們說,自己就會主動做家務,做完後還會提醒我們:“爸爸!幫我打個鉤。”

對小一點兒的孩子來說,這種獎賞的效果比較差。怎麼辦?你可以用“幫幫虛擬好朋友”的做法。如果你家的孩子有一個喜歡的玩偶或卡通人物,可以利用一下。小孩子很喜歡幫助別人,如果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幫助一個人,就會樂意去做。例如,二寶很喜歡一部卡通片裏的人物波利。每次當我們想讓二寶把玩具收起來時,就會跟他說:“如果你把玩具收起來,波利就會很開心。”二寶就會很配合地收拾玩具。

其次,我們應該策略性地限制孩子接觸手機、電視的時間。這需要跟孩子做點兒溝通,你也可以跟他們討論,尋找替代方案。大寶出生的時候,智能手機、平板還不那麼普及,所以他對那些東西沒有太着迷。在開始使用前,我們會跟他約定好可以使用5分鐘,也會設定定時器,所以當他聽到定時器響的時候,就知道該停止玩耍了。這樣的習慣越早建立越好。

最後,我們再回過頭談談手機、電子遊戲跟孩子的關係。手機就一定是洪水猛獸嗎?我覺得,生活在現代的父母沒有必要完全阻止孩子接觸這類東西,只要善加利用,這些電子產品和內容素材,也可以對孩子的學習產生好的、正面的影響。比如,虹巴倫上的一些有聲讀物,對於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十分有幫助。

另外,也有很多適合孩子聽的音頻節目

怎樣把科技融入孩子生活

既想把科技融入孩子的生活,又不希望影響他們的注意力,該怎麼辦呢?

美國兒科學會在2016年秋髮布了一條新建議:對於一歲半以下的孩子,除了使用視頻功能之外,不建議使用科技產品。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可以開始收看高質量的節目。

所謂的高質量,就是說,可以針對孩子的發育狀態,提供適當的刺激或節目素材,比如教小朋友說英語的《芝麻街》,巧虎也不錯,隨着孩子的發育,節目中會介紹如何穿衣服、做家務。

針對2~5歲的孩子,使用時間建議一天不超過一小時,也限於高質量的節目。6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並約定該花多長時間在電子產品上,可以利用它們做什麼,只要這些電子產品不影響孩子的運動、睡眠及其他日常活動,原則上都可以接受。

當然,美國兒科學會也有一個很重要的提醒,就是父母要規劃一些不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也就是不看電視、不看手機、不看平板的時間。這些時間做什麼呢?可以全家出遊、玩遊戲,或者講故事等。

除了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之外,我還要提醒兩點:

第一,父母要選擇刺激比較弱的素材,這樣纔不會讓孩子從小就暴露在強烈的感官刺激之中。這對他們的感知能力的發展比較好,也更不容易上癮。

第二,父母要陪孩子一起使用它們。這會讓孩子認識到這是在和爸爸、媽媽一起共度時光,而不是和手機共度時光。

手機很容易通過影響警覺系統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但只要我們適當地引導孩子,讓他們發現其他事物更有意思,他們就不會只被手機吸引。

另外,雖然科技大潮無法抵擋,但父母要審慎地安排孩子接觸這些新技術的時間,選擇好的素材,也儘量和孩子一起玩兒。這樣說雖然有點兒像正確的廢話,但是要想真正應用,也是需要你動腦筋的。現在不妨就試試!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