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過度的“養”和缺失的“育”

過度的“養”和缺失的“育”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過度的“養”和缺失的“育”

一個被控制的孩子要麼會變成大人眼裏的“不聽話”,因爲哪裏有控制,哪裏就有反抗;要麼這個孩子會失去獨立性,事事依賴父母,慢慢發展下去,是否家長又會責怪孩子沒有責任心呢?

在每次大家一起用餐時,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快點吃,多吃點,必須把這吃完……”類似的話。我很理解父母們的心情,天氣很熱,我們的活動量很大,大家都希望孩子能夠多吃點,總害怕孩子吃不飽,可是肚子畢竟長在孩子身上,他知道自己需要多少,就算孩子這頓飯不想吃太多,那也有可能是因爲他太累而沒有胃口,也許下頓飯他就會好好吃的。成人也有沒胃口的時候,回憶一下,當你沒有胃口吃飯時,別人勸你多吃點,你是否多吃了些呢?我們無法決定孩子的口味,儘管我們覺得“吃的多會對孩子有好處”,還是讓孩子自己選擇他喜歡吃什麼吧。如果連口味這件事我們都替孩子決定,那還有什麼是孩子能自己做主的呢?

社會上流行着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一種餓,叫做“你媽覺得你餓”。我們就這樣“包辦”着孩子的一切,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孩子沒有責任心,沒有主見,他認爲學習是在給父母學,他會怪你忘記給他帶作業本,他會到了三十歲還在啃老……你可曾後悔該讓孩子自己做主的時候,你沒有給他機會呢?!

我還看到了與此截然不同的另外一幕: 我看到了一個非常獨立、非常自主的小姑娘,今年九歲,整個活動中,她都是自己揹包,拎箱子。那天我們要換住所,她自己背上揹着一個旅行包,手裏拉着一個箱子,另一隻手裏還抱着一把琴。相比其他孩子,我覺得她有些特別,想過去幫她,結果被她拒絕了,她媽媽見狀對我解釋說:“不用幫,連我她都不要幫。她喜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瞭解情況後,我又多觀察了幾次這個孩子,儘管頂着烈日在爬山,儘管她感冒了,但她自始至終自己揹着包,從來沒有抱怨過,我想她累與不累這都是她自己的選擇,她願意爲自己的選擇而擔當。

一個思想獨立的孩子或許就需要從這些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起來吧!教育孩子無小事,小到吃飯、穿衣這些鎖事,我想我們當父母的不如“偷偷懶”, 只爲孩子做好一日三餐,只爲孩子增添衣物,而讓孩子自己決定每頓飯吃多少,每天穿什麼衣服吧。剛出生的孩子尚且知道什麼叫做“吃飽了”,有沒有試過,一個不餓的嬰兒,你強行把奶瓶塞進她嘴裏,她也是不吃的。何況兒童呢!我想這位獨立的小姑娘的媽媽應該在生活中沒有要求她吃多少飯,或是一定要吃什麼菜吧?她媽媽也應該沒有替她決定每天穿什麼衣服吧?

過度的“養”和缺失的“育”

或許做爲家長的您會說:我家孩子太瘦了,不管她吃飯,豈不是更瘦了?我想每個不愛吃飯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個“覺得你餓”的媽媽吧?!我親眼見過一個小男孩,比同齡人長得瘦小,每次去上學時,奶奶或爺爺都會給孩子帶上面包牛奶這類的零食,等到晚上要吃飯時,又抱怨孩子不吃飯,指着旁邊長得又高又壯的孩子說:“多吃點飯,你看看人家那個姐姐長得多高多壯實。”孩子每次聽到這話都是把耳朵捂住。做爲旁觀者,我真可憐這孩子,明明是家長把孩子的吃飯習慣破壞了,又反過來怪孩子。我想問問這些抱怨孩子飲食習慣不好的家長:您真的試過完全放手,不再幹涉孩子的吃飯後,孩子如你所說的不好好吃飯嗎?

就在夏令營最後的一天早飯時,我驗證了“不用催促孩子,孩子也能吃飽”。餐間,一位爸爸只管自己選擇了早餐,而兒子坐在椅子上,東扭扭西看看,連餐盤都沒有拿。但是爸爸沒有提醒這個孩子“該吃飯了,或快點吃”之類的話,在我們吃了一半的時候,這個男孩子自己站了起來,去拿了一個小麪包吃,又過了一會兒,估計他覺得不飽吧,又一次起身,回來時拿了七八根烤腸,而且都吃光了,他還爲自己打了一杯果汁。這個男孩的情況估計很多家長遇見過吧,您是不是看到自己都快吃完飯了,而孩子還沒有吃飯的打算而抓狂,是不是一遍遍地催促孩子,是不是因爲孩子在你催促之後沒有快速吃飯還鬧得不愉快,何不試試把“嘮叨”收起來。孩子懂得自己需要什麼,需要多少,真的不需要別人替他決定。最好的教育智慧就在是日復一日的生活裏,就是在爸爸媽媽和孩子相處的點滴時光裏。

說完了“養”,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對“育”的理解,或許您認爲“育”就是教育,但是我認爲教育分爲“知識的教”和“心靈的育”,即心靈的陪伴,精神上的關愛和溝通。教知識的事,我認爲就交給學校吧,我們來做好孩子精神上的陪伴者就很好了。

什麼叫對孩子的陪伴?孩子在寫作業時,你在一旁指點,甚至嘮叨算是陪伴嗎?你陪孩子去公園玩,但是你卻把孩子一撒手,自己抱着手機不停地撥弄,這是陪孩子嗎?任務性地陪孩子讀二十分鐘的書,沒有任何交流,沒有任何傾聽,這是陪伴嗎?

或許由於社會壓力過大,家長們在“陪伴”這方面做得並不是很好。家長們認爲自己一定要努力工作,爲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讓孩子有更多機會學習更多知識,就是對孩子好的教育。經常聽到家長跟我說:“要不要給孩子報奧數班,要不要提前讓孩子學英語”等等類似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問一問孩子的想法不就解決了?爲什麼總是我們想讓孩子學什麼,而不是孩子自己的決定呢?不管是什麼特長班,得要看孩子是否感興趣,孩子喜歡那就是值得報的,孩子不喜歡,報了他也不認真學。那麼請問家長:您花那份冤枉錢買孩子的不愉快爲何呢?所以我在和大家交流這些問題時會告訴大家這樣一個竅門:想親子關係得到改善,最好是閉上嘴,豎起耳朵。閉上嘴是不要過多幹涉孩子,不去想方設法說服孩子聽從自己的建議,而豎起耳朵是爲了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就不至於造成這樣的結果——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家長覺得自己特別委屈,辛辛苦苦地掙錢,爲孩子提供儘可能好的教育條件,卻感覺不到孩子的體諒。

上不上特長班,孩子需要不需要接受學校功課以外的知識,都不是我們家長所需要考慮的重點,我們應該做的是發現孩子所需要的,傾聽孩子的內心所想。借用一位夏令營中的爸爸的話來說明這一現象。這位爸爸在夏令營的前幾天活動中參與的很少,發言也很少,偶爾見到他參與到工作人員安排的親子活動中,我注意到最多的是他在玩手機,或許我用“玩”這個詞有點冤枉他,他或許真的在忙工作,但既然是陪兒子來參加夏令營,何不乾脆暫時放下手裏的工作,放下手機,開開心心地陪兒子玩個盡興呢?我心裏這個期望終於在閉營儀式上實現了。

他在和大家分享他這幾天的感受時說到:“這幾天,我發現了兒子更多的優點,以前工作太忙,總認爲父親就應該是在外忙事業,對於兒子,我只是在給予他我認爲一個父親應該給的,而從未關注過兒子需要什麼,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兒子需要我的陪伴,有了爸爸的陪伴,他明顯更快樂,今後我一定要改變自己,多一些高品質的陪伴。”這位爸爸真的是典型地在養孩子,認爲給你吃穿,還有好的玩具,上好的學校,你就應該聽話。可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除了物質上的供養,還必須有精神上的關愛。他們需要的不是多好的物質條件,不是能有機會去上各種特長班,而是在爸爸媽媽爲他們報各種補習班或特長班時,聽聽他們的意見,瞭解他們真正的興趣所在;是爸爸媽媽一次用心的陪伴,哪怕是和媽媽一起做個手工,跟爸爸一起來次賽跑之類的很經濟的遊戲,我想孩子都是很開心的;孩子需要的是自己即使某次沒有考好,也能得到爸爸媽媽的接納和鼓勵,哪怕只是一個鼓勵的眼神。如果是這種方式和孩子相處,有了陪伴,有了傾聽,有了溝通,我想教育孩子就不再是難事,而是一件家長都願意參與的趣事了吧!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