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怎麼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怎麼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如果缺乏共情能力就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問題,慢慢地變得孤僻、不合羣,下面來了解一下怎麼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父母的榜樣作用

艾爾伯特·班杜拉認爲,人具有替代性學習的能力,對兒童的親社會傾向產生最普遍而深刻的影響是他人的行爲,也就是兒童所接觸的榜樣。《社會性和個性發展》一文中指出,兒童通過對榜樣行爲的觀察,可以學到共情能力及利他行爲。而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看到,孩子的性格、行爲與其父母有很高的同步性,因此,培養孩子共情能力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在孩子面前展示成爲的共情能力和行爲,對其進行正向引導。

怎麼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父母的強化作用

除了要做好孩子的榜樣,父母還應該經常向兒童做出有關利他行爲的進行表揚,並在孩子面前讚賞那些共情能力高,又表現出親社會行爲的人。從而引導孩子將這些獎賞產生的積極影響與親社會的行爲聯繫起來,鼓勵他們多進行共情的利他行爲。而兒童也往往會力求實現由自己所尊重的成人制定的目標。久而久之,共情能力就成爲一種自我的強化。然而事實上,我們經常看到的是家長斥責孩子的幫助行爲爲“多管閒事”。長此以往,孩子將把“施助”和“錯誤行爲、指責”聯繫起來,而不再進行同類的利他行爲,而變得“冷漠”、“勢力”。

怎麼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第2張

父母的指導作用

當孩子出現傷害他人的行爲(爭執、言語及行爲的攻擊)時,更多使用非懲罰性方式(如打罵等)的父母,常常表現出對別人的同情和關心,他們會勸導孩子爲自己的錯誤行爲承擔責任,並督促孩子去安慰和幫助對方,這通常能培養出更富有共情能力的孩子;而經常使用強制及懲罰方式的父母則阻礙了孩子共情能力的發展,同時也削弱了孩子道德能力的成熟。我們需要告訴孩子,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怎麼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第3張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