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生兒 > 新生兒護理 > 有助於順利分娩的“小詞典”

有助於順利分娩的“小詞典”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越是臨近預產期,你越是盼望着能早點兒和小胎兒謀面。不過,在這種急切的等待中,又隱藏着一絲對分娩的焦慮和恐懼。提前對分娩中的一些詞彙基本概念進行一下突擊學習,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側切

側切是指在寶寶出生前,在產婦的陰道和肛門之間(醫學上稱會陰部位)的肌肉部分做的一個切口。其目的是爲了增大陰道的開口,以方便胎兒的娩出,同時避免會陰撕裂。寶寶出生後,醫生會進行傷口縫合。手術及縫合的過程通常都會在局部麻醉的狀態下完成。有些醫院在縫合時會使用可吸收的縫線。縫線會在產後數週內分解吸收,不需要拆線。

因爲縫合的部位屬於身體比較嬌嫩的區域,所以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癒合。有些新媽媽在產後一兩週內,還會感覺有些疼痛。不過,側切一般不會留下任何後遺症,對今後的性生活也不會有太多妨礙。

產科醫生曾經常規性地爲分娩的女性做側切,希望能加快分娩過程。很多專家還認爲,整齊的側切切口應該比自然裂傷更好癒合。但是過去的20年中,大量的研究結果對以上的理論持否定態度,大多數專家現在同意,側切不應該常規使用。

產鉗助產

是指醫生使用兩個金屬製的、大勺狀的產鉗夾住胎兒的太陽穴,配合產婦的分娩用力,將胎兒拉出的助產方法。是胎兒在產道中下降緩慢或無法前進,或者胎兒宮內缺氧需要儘快取出胎兒時可以採取的方法。

有些準媽媽擔心產鉗助產可能會使胎兒的頭部變形,或者出現其他問題。實際上,產鉗助產目前已經是一項較爲成熟的技術,一般產科醫生都可熟練掌握。而且,產鉗助產就是爲了避免生產時間太長,胎兒的頭長時間受到壓迫或因缺氧而引起腦部障礙才採取的措施。

但是,產鉗也許會造成寶寶面部皮膚擦傷,所以寶寶出生後的幾天裏太陽穴上會有幾塊紅斑,不過大多數很快就會消失。

導樂

“導樂”是希臘語“Doula”的音譯,原意爲有經驗的女性幫助其他女性,後來引申爲一個有愛心、有生育經歷的女性,在整個產程中給產婦以持續的心理、生理及情感上的支持,幫助產婦渡過生產難關。

一般,從產婦住進醫院待產開始,“導樂”就可以陪伴在旁邊,向產婦介紹分娩的生理過程,消除產婦的恐懼心理並細心觀察產婦出現的各種情況,以便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同時鼓勵產婦進食,解釋產婦及家屬提出的問題;進入分娩期,“導樂”先向助產醫生介紹產婦的基本情況,協助醫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指導產婦如何正確用力,替產婦擦汗,給產婦以心理上的支持,在宮縮間隙時要喂產婦喝水、進食,以幫助產婦保持體力;在產後觀察期,導樂會陪同產婦一起回到病房,進行2個小時的母嬰健康觀察,指導產婦和嬰兒及時進行肌膚接觸。

目前在我國,“導樂”絕大多數都是有經驗的助產士和產科醫生。從這個角度講,和家人陪伴比起來,導樂的陪伴更專業,也能更大程度地保障母嬰安全。

宮縮

子宮收縮簡稱爲“宮縮”。在剛開始出現宮縮時離分娩還有一段時間,所以不必太着急。當宮縮變得比較規律時,應記錄每次宮縮持續的時間以及兩次宮縮相隔的時間,當宮縮變得極爲頻繁,差不多每5~10分鐘1次時,或者每次宮縮都很疼時,就需要立刻去醫院。當分娩剛剛開始時,有規律的子宮收縮會使孕婦感覺小腹痛,剛開始時疼痛比較輕微,兩次疼痛之間相隔的時間也比較長。之後腹痛會慢慢加重,持續時間加長,而且疼痛也越來越頻繁。

有時,在懷孕末期,孕婦會感覺小腹處有輕微的不舒服,這種現象有時會持續幾天,如果出現疼痛又不能肯定是不是宮縮引起的,爲了安全起見,最好及時去醫院檢查。

見紅

是指產婦在生產前陰道出現少量粉紅色或咖啡色的分泌物。這是因爲包住胎兒的羊膜與子宮壁出現少許剝離,血管破裂所造成的出血症狀。許多出現生產徵兆的準媽媽同時會出現陣痛,但是也有些初產婦在見紅兩三天後纔會開始陣痛。

拉梅茲法

拉梅茲法是由法國的婦產科醫生拉梅茲博士發明出來的新型精神預防性緩解疼痛的分娩方法。這種分娩呼吸方法,從懷孕早期開始一直到分娩,通過對神經肌肉控制、產前體操及呼吸技巧訓練的學習過程,有效地讓產婦在分娩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對自己呼吸的控制上,從而轉移疼痛,適度放鬆肌肉,能夠充滿信心地在分娩過程中出現產痛時保持鎮定,以達到降低產痛、加快產程並讓嬰兒順利出生的目的。

拉梅茲分娩呼吸法最大的優點就是丈夫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分娩過程中,在生產時,協助妻子隨着不同的階段來配合不同的呼吸法。同時因丈夫參與分娩過程,產婦會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破水

破水是指羊膜破裂羊水流出的現象。正常的生產是在子宮口開大的過程中或子宮口開全、胎兒進入產道時纔會開始破水。

如果感覺在出現陣痛前有水從陰道流出,就可能是早期破水,應到醫院檢查,及時治療,否則可能會引起細菌感染,或是發生臍帶掉入陰道內(臍帶脫垂)的情況導致胎兒死亡。

剖宮產

剖宮產是經腹部切開子宮,將胎兒取出的分娩方式。當母親或胎兒、胎盤等出現異常情況,不宜陰道分娩時,剖宮產是處理難產的重要手段,但剖宮產不是最理想的分娩方式。

陰道分娩過程中,母親和胎兒都有適應能力,產後恢復快。而剖宮產是一種手術,所以存在麻醉意外、手術切口出血、感染、臟器損傷如膀胱損傷的可能,手術後恢復慢,而且遠期可能有月經失調、慢性盆腔粘連、盆腔疼痛等併發症。所以,從醫學角度說,剖宮產是一項手術,必須要有嚴格的適應症,而且要讓孕婦對陰道分娩和剖宮產分娩的安全性有所瞭解,然後才能進行正確的知情選擇。

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是爲了減輕產婦的陣痛,尤其是時間較長的第一產程陣痛的一種分娩方法。其過程就是產婦在清洗後,躺在特製的分娩池中。池子裏的水是經過嚴格消毒的無菌水,水溫保持在36℃~37℃之間。在醫生和助產士的幫助下,利用水的浮力與地球引力相抵消的原理,使產婦感到鎮靜並幫助其放鬆,從而減少宮縮帶來的疼痛、促進宮頸口的擴張、加速產程。

水中分娩的好處讓越來越多的產婦想在水中生寶寶,但並不是所有的產婦都能享受到這樣的生產方式。按照我國產婦的一般情況,胎兒最好在3000克左右,而且待產產婦身體各方面情況正常,有經陰道分娩的條件時方可選擇水中分娩。

另外,儘管“水中分娩”很誘人,但並不是所有醫院都能開展的。因爲水中分娩對設備、技術的要求都比較高,所以必須是經過專業培訓的醫生和具有專業設備的婦產醫院才能開展此項技術。

胎頭吸引分娩

是醫生使用金屬製或塑膠製的帶柄的小吸杯吸住胎兒的頭頂,配合着產婦的用力,將胎兒取出的助產方法。雖然胎兒的頭已經到達陰道外口,但因爲母親用力的力量較弱,分娩一直無法結束;或是因爲時間拖得太久,胎兒已經面臨危險時,就必須藉助一些助產方法來幫助分娩。在寶寶出生後,頭部被杯子吸住的部分可能會有一些腫脹(產瘤),一般兩三天內就會自然消失。

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在醫學上稱爲分娩鎮痛。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式是由麻醉醫師從脊椎外層的硬膜注射麻醉藥,使產婦在骨盆腔肌肉放鬆、產痛減輕八九成的情況下,頭腦清醒,活動正常,較爲輕鬆地完成分娩過程。

國內醫院一般是從產婦的宮口張開3cm時開始實施鎮痛麻醉(因爲過早實施麻醉還有可能造成產程延長),一般數分鐘內見效。麻醉一直持續到宮口開全,此後調整劑量或停止麻醉(因爲如果此時再繼續高劑量麻醉有可能影響產婦向下用力從而干擾產程的進展)。

至於無痛分娩的效果,則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產婦對麻醉藥物的敏感程度、既往手術史、麻醉醫生的熟練程度、實施麻醉的時間、麻醉的方法等等。

此外,無痛分娩也不是適用於所有的產婦。有凝血障礙、需要服用止血藥或注射止血針、高燒、脊柱畸形或表面有感染以及有某些神經問題的產婦都不能選擇無痛分娩。

需要提醒的是,無痛分娩作爲一種麻醉技術,產婦也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不過,無痛分娩麻醉藥物的劑量只有剖宮產手術的1/10或者更少,因此它的風險比剖宮產要小很多。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是無痛分娩中很常見的一種方法。麻醉時,產婦需要側臥在產牀上,彎腰,麻醉醫師會給她消毒背部,找出腰椎第三節及第四節間隙,以細針刺入硬膜外腔,再插入一條細小導管,通過導管注入止痛藥。在分娩過程中,每2~3個小時便要再次注射止痛藥,以保持麻醉效果。現在設有專門的電子儀器,可以連續定時定量地注入藥物。

陣痛

陣痛是子宮收縮引起的疼痛。疼痛的情形因人而異,有人感覺像拉肚子,有人則感覺骨盆快要被撕裂一樣。一般,陣痛開始時,大約每隔20~30分鐘疼一次,如果時間間隔縮短爲每5~10分鐘一次時,就應住院待產了。

自然分娩

是指胎兒經陰道自然娩出的分娩方式。自然陰道分娩是最理想、對母嬰最安全的分娩方式。與剖宮產相比,有尤其明顯的優越性:在自然分娩過程中,有規律的子宮收縮,能使胎兒肺臟得到鍛鍊,爲出生後自主呼吸創造了有利條件;經陰道分娩時,胎頭的娩出就像游泳時擡頭換氣一樣,可將胎內積貯在肺、鼻和口腔中的羊水和黏液擠出,這樣胎兒落地後,呼吸道通暢,新鮮空氣進入肺部,可以立即進行氧交換,所以胎兒易成活,也不容易患新生兒肺炎;陰道自然分娩時,最低處的胎頭因受子宮收縮的擠壓,頭部血液充沛,可爲腦部的呼吸中樞提供較多的物質供給。

有助於順利分娩的“小詞典”
點擊進入精彩育兒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