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要贏一時,孩子必輸一世

父母要贏一時,孩子必輸一世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5.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庭教育中最關鍵的那個點是什麼?是遺失的智慧!什麼叫遺失的智慧?就是我們都在針對錯,忘記了我們所做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一、懲罰不起作用,一定是懲罰不夠狠!

孩子做錯事了,家長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懲罰,是讓孩子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付出代價越大,下次就不敢再犯了。

1、狠狠懲罰=改正錯誤?

把這個心理狀態整理一下,是這樣的:又做錯事?這讓我很丟臉!我得狠狠收拾你一頓,把我丟了的臉找補回來!收拾的越慘,你下次就越不敢給父母丟臉!

於是,他喜愛的玩具被沒收了,他心愛的零食被沒收了,他正入迷的動畫片被禁止了。

孩子的心理反應是:就知道擺家長架子,就知道欺負小孩子!

咱們把父母的心裏活動邏輯順序理一下,是這樣的:起點是孩子犯了錯,犯了錯就得懲罰;懲罰是爲了孩子改錯,改錯是爲了孩子有出息;爲了讓孩子有出息,就得狠狠懲罰!所以,終點落在了“懲罰”上。可是,懲罰是什麼?懲罰就等於讓孩子不爽,讓孩子不爽就等於讓孩子改錯嗎?

我們重新理一遍,“孩子犯了錯”是起點,“想讓孩子改正錯誤、少犯錯誤”是終點。這個起點和終點之間,正確的邏輯關係是什麼——錯在哪兒了?爲什麼犯錯?正確的是什麼?正確的怎麼做?已經錯了的後果嚴重否?嚴重的話怎麼解決?不嚴重的話怎麼解決?誰來解決?怎麼解決?從這件事上吸取的教訓是什麼?從這件事上學會了什麼?孩子弄明白了“爲什麼、怎麼辦”,學會了“正確的原來是這樣的、應該這麼做!”所以,終點回到了正道:孩子按正確的做了,即孩子改正了錯誤。

2、懲罰升級=改正錯誤?

正確的是什麼?正確的怎麼做……所有這些問題都沒有得到有效的、建設性的解答。所以,滿腦子問號滿眼睛懵懂的孩子根本就認識不到錯誤,沒認識到錯在哪裏、不知道正確的如何做,下次接着犯同樣錯誤的機率有多高呢?80%以上啊!這完全是人之常情。可是,家長不這樣想,孩子下次犯了同類錯誤之後,家長的心理活動是這樣的:你還來勁了是吧?你故意的吧?就不信你屢教不改!哼,看來上次罰的還不夠狠!於是,懲罰再次升級!於是,懲罰又成了終點!這個終點傳遞給孩子的信息是:我讓你的心裏感覺更糟,我讓你更難受,我讓你更痛苦!

於是,孩子被迫蹲牆角了、被迫面壁思過了、被迫關進小黑屋了,或者,禁止出門自由活動了、禁止參加約好的小夥伴生日會了……總之,不給你點顏色瞧瞧,你就不知道花兒是爲什麼這樣紅!

孩子呢?爲了保住心愛的玩具、零食和動畫片,爲了能夠出門自由活動、能夠去小夥伴的生日宴,他投降了,他認輸了。他投降和認輸,不是因爲知道錯了、不是因爲知道正確的是什麼,而是爲了避免惹怒父母,被迫再承受類似的懲罰和痛苦。

於是,他被迫學會了察言觀色。

於是,父母的臉色,就成了他最基本的是非判斷標準。父母不高興就是錯的,父母高興就是對的。而現實生活和真實世界中的對與錯,在孩子那裏,是完全可以被無視和忽略不計的。至於同樣的錯誤會不會再犯?呵呵,你懂的!

總結:最經典的一句話:我們都在爭對錯,卻忘記了我們所做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家長心裏的終極目標很明確,確實是爲了讓孩子改正錯誤、爲了讓孩子更有出息,可事實上、行動上的終極目標卻落在了:通過懲罰一再的升級,讓孩子感覺更糟糕更痛苦!

父母要贏一時,孩子必輸一世

二、事情將會變得更糟,而不是更好

父母的懲罰,會有助於事情的改善麼?不不,絕不可能!相反,會加速度將事情推向更糟糕的局面。

1、惡性循環,更多的報復性不良行爲

父母因爲孩子犯錯產生憤怒,孩子因爲父母的憤怒懲罰而產生更多的怨氣,更多的怨氣催生了更多的不良行爲。更多的不良行爲又催生了父母更多的憤怒,更多的憤怒,又產生了更升級的懲罰,更升級的懲罰又催生更厲害的怨氣,更厲害的怨氣又會積聚更升級的報復性不良行爲——犯錯-懲罰-怨氣-報復性不良行爲-更狠的懲罰-更多的怨氣-更升級的報復性不良行爲……惡性循環形成了。

有家長說孩子青春期太叛逆了——請問,這個“太叛逆”哪來的?是你自己給他一點點累加到心裏的啊!於是他逃學、說謊,沉迷網絡、瘋狂遊戲,或者打架鬥毆、離家出走、自殘自殺……在平涼家長之家上幾期“高質量養育”系列課中,祁祁喵多次強調,“沒有父母的惡意懲罰,就不會有孩子的不良行爲!”孩子以如此慘烈的方式,以傷敵五十、自損一百的慘烈方式,以放棄自己、傷害自己的慘烈方式,行報復父母之實!

總結:懲罰就像鴉片,在癌症病人的止痛效果上簡直無與倫比。但誰都知道,止的是一時之痛。家長對孩子施予的每一次情緒性懲罰,都是在逼迫自己和孩子服食鴉片——以後呢?有家長想過以後麼?你自己的以後,孩子的以後,你和孩子的以後!

2、屈服懲罰,破罐子破摔從此自暴自棄

孩子原本會的事兒,原本有的那點自信,在一次次加劇、升級的報復性懲罰中,被冷言冷語、冷嘲熱諷、冷酷懲罰給壓制了、扼殺了。

於是,許多事便都不會做了、不敢做了。不會做,是因爲怕極了犯錯;不敢做,是因爲怕極了犯錯。一個孩子不敢犯錯了,意味着什麼?一個人從生到死,誰不是一路從犯錯中走過來的?

不犯錯=不成長!家長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不論成年人還是小孩子,所有人的所有成長,都是從犯錯開始的。可是親愛的,有誰驚喜地期待過孩子犯錯?不期待孩子犯錯,就等於不期待每一次錯誤之後的改正、學習和成長!

是啊,家長只圖懲罰時候這一瞬的痛快,卻不曾細細思量過長遠!孩子太小,無力反抗。但他在長大,一天天;而你在老,一年年。孩子寶寶期、兒童期、少年期、青春期的這一天天、一年年,是真正的黃金時段啊!是家長們往親子情感銀行中,存儲無上限的溫暖、鼓勵、陪伴、支持以及愛的黃金時段。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我們以身作則存了無上限的愛與情進去,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也便跟着學會了往親子銀行中存儲。他年幼的時候,你存的多;你老了時候,他存的多。如此以來,家庭的親子情感帳戶中則永遠都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情與愛。

總結:家長存進去的是以愛爲名行權力之實的報復與懲罰,孩子也會跟着學會存這些進去。存着存着,他長大了,到青春期了,他蓄積了太久太久的憤怒與報復,會在某一天被某一件微不足道的瑣事徹底激化——壓死駱駝的是最後那一根稻草嗎?一根稻草而已,輕到一口氣都能吹跑,輕到再怎麼老弱病殘都可以忽略不計,卻偏偏把那樣強悍、堅韌號稱“沙漠之舟”的駱駝,給壓倒了。

三、父母要“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許多家長與孩子溝通上的困局,通常都是兩種極端,一種是情緒炸裂似的衝突,另一種則是情緒壓制、怨氣積聚的沉默。小時候看電影看故事非得要個誰是壞人、誰是好人,沒有中間狀態。可是,父母和孩子的溝通,難道也要這樣非黑即白麼?除了炸裂、沉默這兩端,還有中間的無數種可能啊!

1、要讓他承擔“自然後果”,不要兩敗俱傷“懲罰扯平”

早上不準時起牀就會遲到,遲到了老師興許要批評、同學興許會嘲笑、自己興許會自責,這就是自然後果。可有些家長,卻對孩子實施語言軟暴力或報復性懲罰。

“你怎麼這樣?豬都比你勤快!你太讓我失望了!”

“又不按時起牀是吧?放學後多做一套試題!”有個家長曾跟祁祁喵訴苦,“你說的‘二選一’辦法,一點用都沒有!”

“你咋用的?”我問。

我是這麼跟孩子說的,她面露小得意之色:“又不按時起牀是吧?要麼今天放學後多做一套試卷,要麼就把‘我保證按時起牀’抄寫100遍!”

人才啊!祁祁喵真是給跪了!有些不得法的家長是“打一巴掌揉三揉”,您這是打一巴掌之後溫情脈脈問孩子:“接下來打你的左臉還是右臉?”爲什麼會出現這種奇葩情況?典型性家長權利慾在作祟哪!只想着懲罰,只想通過懲罰來“扯平”孩子給自己帶來的不好感覺、不好體驗——潛臺詞是:你讓我不爽,我就讓你更不爽!

正確的方式是什麼呢?比如,天氣預報說有大雨,家長提醒要帶傘,可孩子偏不帶。不帶傘,一種是被雨淋溼了,受涼了,感冒了,難受好些天;一種是跟同學共用一把傘,或者躲在屋檐下等雨小了回家,這是學會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學會自己處理生活中突發問題的好機會。哪一個後果都很自然,可有些家長卻偏偏要去送雨傘、要去接人,對10歲以下的小孩子而言這是應當的,可如果已經是三四年級的大孩子了,家長就一定要學會“硬心腸”,學會“放開孩子”,讓他以自己的生命節奏和生活方式前行,讓他爲自己作出的決定承擔自然而然的那個後果。

總結:讓孩子承擔“自然後果”,不要兩敗俱傷“懲罰扯平”——該放開手就要放開手,該硬心腸就要硬心腸。家長只有在該放手的時候放開孩子的手,該硬心腸的時候就硬起自己的心腸,孩子才能成長爲一個有擔當、有責任的人。

2、要陪他耗着“以圖長遠”,不要揍他一頓“一時痛快”

孩子做錯事了,打他一頓最是簡便易行的解決之道。其內裏暴露的還是家長怕麻煩、怕擔責任的心態。

有個朋友家孩子三歲多了,還不會自己吃飯,還是媽媽在給喂。

“爲什麼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吃?”我問。

“孩子不會!”她說。

“爲什麼不讓他學呢?”我問。

“我太忙了,沒時間陪他折騰。”她說。

祁祁喵聽着,心裏真是好難過!是哪,讓孩子學吃飯多麼麻煩,他會把飯灑的到處都是,會把自己的小臉弄的一團糟、會把桌子弄得一團糟、會把衣服弄得一團糟、會把地板弄的一團糟……那麼多個“一團糟”,收拾起來多麻煩啊。最簡省的辦法,當然是喂他吃!

孩子犯了錯,要弄明白爲什麼錯、錯在哪了,要告訴他正確的是什麼、教會他怎麼做才正確……那麼多個“爲什麼”要回答,那麼多個“怎麼辦”要解決,多麻煩哪——打他一頓好了,簡單快捷,而且心理上特別有感覺:我已經管教了孩子,我已經盡了父母的責任!至於他有沒有改、改到什麼程度了、以後還會不會再犯,那得看他是不是個成才的。是個成才的,就改了;不是成才貨,那也是老天註定的,我已經盡了全力了,我能怎麼辦?

你當然有辦法!比如孩子又瘦又弱又多病,都是不好好吃飯鬧的。於是,你挑了合適的時間,在大家心情都好的時候開了家庭小會議,與他約定了吃飯的規則。早餐7點整、午餐1點整、晚餐19點整,全家人準點到餐桌,用餐時間半小時;用餐結束立馬收拾餐桌,餐桌收拾完意味着用餐結束;用餐結束意味着,再要想吃東西就得到下一頓。可是,孩子等不到下一頓,他會找零食吃。可零食按提前定好的規則都給收起來了。找不到零食他就開始又哭又鬧甚至滿地打滾——爲什麼?爲什麼?往常不吃飯的時候,都會有各種各樣美味零食吃,爲什麼這回連一粒小餅乾都沒有!

他會越想越委屈,越委屈就鬧騰的越是變本加厲。這時刻,你要做的就是“陪着他”。對,只是跟他在一起“陪着他”,再什麼都不做,不給他零食,不哄他不勸他。你得硬起心腸看着他餓、看着他鬧,但你自始至終脾氣很好的、堅定地陪着他。

也許,往常他鬧的時候你拿點零食一秒鐘就能把他擺平了。但這次,你興許要陪他耗上一小時,甚至兩小時、三小時——孩子這是在試探你,試圖破壞既定規則。而你,必須要陪他耗着,耗的結果也許是他連下一頓飯都不吃了,就想餓給你看。這樣的結果,是更壞的,而不是更好的——但越是這樣的時候,就越需要父母溫和地、堅定地堅持。這叫什麼?這叫黎明前的黑暗。這是每一個孩子學會遵守規則、敬畏規則的唯一之路,請注意,是唯一。

總結:父母想贏這一事這一時,就是以父權、母權、成人權逼迫一個孩子認輸。每一個回合,都是你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自由裁量輸贏,孩子有贏的可能嗎?誰樂意永遠的輸啊?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而這還,便是孩子要麼喪失意志低頭認慫,從此一輩子慫;要麼是報復積聚奮起反抗,從此一輩子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