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可以誇孩子長得好看嗎?

父母可以誇孩子長得好看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5.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可以誇孩子長得好看嗎?父母能誇孩子的外表嗎?有些人說不能誇孩子漂亮,因爲外貌是父母給的,和孩子本人沒有關係,我們不應該讓孩子因爲自己長得漂亮而沾沾自喜。是不是真的不可以誇孩子漂亮/帥氣?

甚至有人還舉例子,說某人的女兒被朋友當面誇漂亮,結果這個媽媽堅持要讓那個朋友向孩子道歉,因爲這會讓那個孩子覺得漂亮是驕傲的本領,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的孩子,所以給她的女兒帶來了傷害。

很多媽媽表示很苦惱:“我每次給我女兒梳了新發型、搭配好衣物,我就會忍不住誇她真好看呀!”,“我就是覺得我兒子很帥氣啊”,“我已經誇了好多次了,豈不是對我的孩子造成了特別多的傷害?”

父母可以誇孩子長得好看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確實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但是大可不必矯枉過正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善良、正直、包容和富有內涵的人,都不希望孩子只注重外表,在社交中只注重外表,膚淺刻薄。所以我們確實應該從小引導孩子看到別人的各種閃光點,在日常生活中肯定孩子的各種努力和嘗試,也需要肯定孩子各種善待他人的舉動。

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就要把孩子的外貌給完全忽略掉,甚至將對外貌的誇獎視爲洪水猛獸,甚至發個朋友圈說“誰誇我的孩子漂亮,我和誰急”。

還有一些父母的做法更極端:他們不希望孩子因爲在意自己的長相外表,怕孩子因爲“愛美打扮”而“耽誤學習”,於是他們不遺餘力打擊孩子,和孩子說:“你長得這麼不好看,以後要是不好好學習,就找不到工作”;“你的鼻子那麼塌,怎麼打扮也不好看,還不如好好學習”;“你現在是長得不錯,但是小時候不錯,長大就會變醜”……

我其實能理解這些說法後面,是很多父母對孩子未來的擔心和“未雨綢繆”,但是其實這種做法是真的不太建議的。爲什麼呢?

因爲對外表的自信有益於孩子的自尊水平

咱們在飯糰學習討論孩子自尊的時候提過,一個孩子的自尊水平和孩子在四大維度的自我評價有關:外表長相、社交能力、學業成績、體育能力(這四大維度裏還有一些更細緻的劃分)。

所以,一個孩子知道自己的長相好,個人衛生服飾搭配等使自己的外表好看,這其實對於孩子的自尊水平是有好處的。對美好事物的喜歡和追求是每個人的天性,如果孩子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或者從不曾在這個維度被誇獎,很多孩子就容易在這個維度出現低自尊的狀態。

而這種外表低自尊的情況也會繼發影響那些孩子認爲和外表有關的方面。比如面試的時候看到一個外貌好看的競爭者,自己先覺得低人一等;戀愛的時候,即使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也總是戰戰兢兢,害怕關係不持久。更極端的情況,因爲對自己外貌的不滿意,不停因爲臉部細節去整容,反覆在臉上動刀子,但是總有不滿意的地方……

在意外表和關注其它方面其實並不衝突

另一個誤區是:我們總是覺得一定要非此即彼,不是這種情況就是另一個可能,卻忘記了很多事情都有很多種不同的組合和可能性。

比如有人假定“我們肯定孩子的外表,孩子就一定只在意自己的外表”,難道就不能是孩子既在外表上自信(“雖然我沒有一張明星臉,但是我的眼神很靈動,我的笑容很有感染力”),也在各種其它能力上也自信?

我們看到孩子穿一件新衣服很好看,情不自禁誇一句,難道就意味着我們要一天24小時只誇孩子外表,不在意孩子其他方面的反饋嗎?

如果我們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各種努力和閃光點,你會發現你在其它各個方面給孩子評價的頻率比誇孩子外貌的頻率大多了,怎麼就會因爲肯定了孩子外表,就等於否定了孩子其它方面了呢?

如果說誇了外表就讓孩子在意外表了,那麼爲什麼我們不能相信更頻繁地誇了其它方面,孩子就會更在意其它方面呢?

除了誇獎孩子,父母日常的言傳身教更爲重要

同樣,有人還假定“我們誇孩子漂亮好看,孩子就一定會看不起其它不好看的孩子”,殊不知,孩子對其它小朋友的態度和看法,更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言傳身教。

有些父母是不誇自己孩子好看了,可是自己平時卻在生活工作中以貌取人。比如有些父母當着孩子的面嘲笑某個同事或者某個鄰居長得太胖太醜,難怪找不到女(男)朋友;看電視的時候都會評價“長得那麼醜,還出來丟人現眼”……試想,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長大,他們是不是更可能以貌取人、淺薄刻薄?

反之,如果父母平時總是能抱着積極的態度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言論中也多提及他人的性格、能力等各方面的閃光點,孩子自然也會有樣學樣。

比如,爸爸和媽媽聊天的時候說到孩子也認識的某個朋友,說:“她總是很耐心,很溫和,和她說話總是讓人覺得特別輕鬆愉快”,而不是說“她性格挺好的,就是太胖了,所以找不到男朋友”,孩子所得到的信息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不要以爲大人說話,孩子沒有在意,很多時候,他們真的在聽,只不過我們容易忽略而已。

最後,我還是老生常談:除非是非常極端的情況,不要以爲某一個因素會對孩子產生絕對化長期影響,我們學習育兒知識也不要太刻板,多用整體的、動態的觀點去看孩子的發展。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