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什麼是挫折教育?是讓孩子下鄉吃糠咽菜,還是鼓勵孩子橫穿沙漠?

什麼是挫折教育?是讓孩子下鄉吃糠咽菜,還是鼓勵孩子橫穿沙漠?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是挫折教育呢?是讓孩子下鄉吃糠咽菜,還是鼓勵孩子橫穿沙漠?什麼是挫折教育?家長認爲挫折教育應該是什麼樣的?很多家長對挫折教育不是很清楚,但是隨着網絡上越來越多“孩子禁不住壓力而跳樓、離家出走……”這樣的新聞曝光,“挫折教育”漸漸走進了家長的視野。挫折教育就是讓孩子下鄉吃糠咽菜,還是鼓勵孩子橫穿沙漠?

不要人爲地創設挫折、營造苦難

挫折教育不是吃苦,更不是家長刻意創造挫折、營造苦難。

挫折教育是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順勢給予孩子的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用積極的態度看待生活中的煩惱。

很多家長將挫折教育與磨練意志對等。

每天固定跑1000米,不跑完不許吃飯;3歲開始幫家長洗衣服,洗不乾淨洗第二遍,甚至第三遍……

家長故意佈置超越孩子能力的任務,其實很多情況下,起不到磨練孩子意志的目的,反而讓孩子對自己、對家長失去信心。

挫折教育切忌生搬硬套,不要用同種方法面對不同年齡、不同性質的挫折。

挫折教育不是精神的枷鎖

而是家長對孩子的愛

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不應該站在孩子的對立面,挫折教育應當從認知和情感兩個維度展開。

在認知層面,不到3歲的寶寶應該以鼓勵爲主,用孩子能理解的語言告訴孩子挫折只是偶然,堅持一下就過去了。

3歲以上的孩子,家長可以分析挫折的成因,幫助孩子建立關於避免這種挫折的認識,將挫折上升爲經驗。

在情感層面,家長要及時撫慰孩子,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和我在一起”,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和力量。

也有家長喜歡在全家聚餐時或當着很多人的面評價孩子,批評孩子哪件事情做得不夠好,他們認爲失敗是孩子的問題,必須讓孩子記住這次錯誤。

很多孩子討厭吃飯、討厭聚會,嚴厲的爸爸一出差就表現出放鬆、高興,這就說明,這樣的挫折教育對孩子來講是精神的枷鎖,孩子看不到家長的愛。

坦然地面對失敗

——讓孩子輸得起

孩子的好勝心強是一種天性,是心理髮展的必經階段,也是積極展示自我的一種表現。

但過於爭強好勝、凡是都爭第一讓孩子變得輸不起,難以承受挫折。

孩子輸不起的原因

要讓孩子輸得起,家長首先要端正心態,然後分析孩子輸不起的原因。

1.孩子在家長的各種讚美中長大,缺乏合理的批評和挫折教育,慢慢地發展到輸不得的地步。

2.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有家人包辦,使孩子沒有面對困難和解決困難的機會。

培養孩子應對挫折的能力也像培養其他能力一樣,要讓孩子自己去經歷,自己去想辦法,而不是家長代勞。

3.家長頻繁地向孩子灌輸“第一名”的概念,無形中暗示了孩子“只有第一名纔是最棒的”“凡事必須做第一名”。

家長應該怎麼做

家長不要再給孩子有關“第一名”的暗示,同時讓孩子坦然地面對失敗。

1.認同孩子的感受

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感受,表達出理解與關懷。比如,“我知道你輸了不開心。”“我知道你已盡力了,但可惜沒有做到。”

什麼是挫折教育?是讓孩子下鄉吃糠咽菜,還是鼓勵孩子橫穿沙漠?

2.引導孩子接納現實

家長需要讓孩子知道“贏”只是一種可能,比如,“做遊戲就是這樣的,未必次次都是你贏。輸了就輸了吧,下次我們再贏回來。”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記錄下每一次失敗,給孩子很強的正向暗示:第一名雖然好,但不怕輸更了不起!

3.說出理解的語言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失敗的原因,比如,“有時候球會投進籃筐裏,有時候就會投到籃筐外面。”“有時候積木堆高後會倒下來的。”

讓孩子明白,失敗很正常,並不丟人,別人也會理解你的失敗。

4.欣賞孩子的努力

在失敗和鼓勵的反覆循環後,如果孩子不再哭鬧和沮喪,這時家長要及時肯定孩子。

比如,“你很努力地去做。”“我看到你不斷地嘗試。”這些肯定的語言會鼓勵孩子繼續努力下去。

5.家長自身的作用

家長還要管理好自身的情緒,就算失敗了也不抱怨、不退縮,給孩子樹立榜樣。

家長可以在某些方面尋求孩子的幫助,讓孩子反過來安慰、教育家長。

這樣孩子就知道,一向崇拜的爸爸媽媽也有做不好的事情,輸了並不丟臉,反而在失敗中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適當的語言刺激

——培養孩子的上進心

很多孩子不管得了第幾名,都表現得寵辱不驚、滿不在乎;就算自己喜歡的事情也不關心,參與度不強;看到別人受到表揚或自己落後了都無所謂。

理論上說,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經歷的事物越來越多,孩子應該越來越有上進心纔對,爲什麼有些孩子會出現消極情緒呢?

孩子沒有上進心的原因

當孩子做錯事或失敗時,家長的打擊式教育可能導致孩子越來越膽小、不願意爭先。

當孩子獲得成功時,家長忽視孩子的情緒,不給予足夠的重視或沒有及時表揚孩子。孩子發現無論自己怎麼努力也得不到肯定和表揚,孩子就會變得不那麼爭先,久而久之發展成沒有上進心。

家長應該怎麼做

1.家長要多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並在衆人面前給予表揚,少誇獎寶寶“聰明”,而多肯定孩子的“努力”。

2.家長喜歡通過與孩子比賽刺激他們的競爭意識,其實孩子與同伴進行遊戲和競賽的效果更好,因爲孩子與同伴之間的實力均衡,這樣的輸贏更利於孩子成長。

3.不要爲孩子制定過高的目標和期望值,這會給孩子帶來壓力,甚至轉變成負面情緒,導致消極對待事物。

4.家長可以嘗試稍稍刺激孩子,比如“你還做不了”“這個好像很難”之類的語言刺激孩子的叛逆心。

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只要家長用正確的方法鼓勵孩子“迎難而上”,相信孩子能慢慢掌握適應社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