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不要過度地保護孩子,分享心理學專業媽媽的育兒心得

不要過度地保護孩子,分享心理學專業媽媽的育兒心得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會怎麼樣?作爲孩子的家長要做好自己的定位,教會孩子勇敢的面對生活,下面分享心理學專業媽媽的育兒心得。

我曾經是一名焦慮的媽媽。在樂樂小的時候,因爲怕他磕着碰着我限制了他爬上爬下,害怕他吃飯噎着我在他已經接近兩歲的時候還將食物弄的粉碎。帶他出門我需要自己先下一趟樓試試溫度,然後再給他挑選合適的衣服。在我認爲冷的時候一定要給他加衣服,無視他一遍一遍的告訴我“媽媽,我不冷”。而樂樂的爸爸是一個十足的“完美主義者”,他不能忍受孩子的不完美:拼樂高積木不能有錯誤也不能走彎路,喝水、喝牛奶不能撒出來,吃飯必須吃兩口菜才能吃一口肉……我們簡直就是一對“焦慮夫妻檔”,使用了不同的方式對他進行了我們眼裏“完美的保護”,保護他免受傷害,保護他取得我們認爲的良好的身體與性格。

雖然我們給予了樂樂在我們眼裏看似“完美”的生活,並以他在幼年時期生病少、磕碰少爲驕傲,但是在他步入幼兒園時,因爲一系列適應性問題而產生了極度厭學的情緒,這給我們這個家庭一個巨大的打擊,也曾一度讓我和他的爸爸充滿了失敗感、挫折感。是的,作爲一個擁有心理學背景的人,我不得不承認我在自己的育兒過程也沒有做到完全科學理性,這似乎是初爲人父母的一個通病,想給孩子設計一個“完美的人生”。

觀察我們的身邊,高度權威、過度保護的父母不在少數。我們總是認爲孩子是弱小的,他們無力面對生活的困難。我們將自己放在佔有優勢的地位,包辦着孩子本應該自己處理的事情,理所應當的是認爲“爲他們好”。深層次的原因是我們對自己能力的不自信、懷疑和不安全感,無法忍受事情不按照我們的節奏與預想來進行,從而懷疑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因爲被過多的保護,沒有體驗失敗的機會,孩子失去了很多生活體驗的樂趣(不能玩看起來“危險的、髒兮兮”的遊戲,我特別認同一位心理學家的話,“骨折可以短時間長好,但是膽怯在短時間無法治療”),也無法體會經過失敗後取得的成功是多麼的讓人高興與自豪(回憶一下孩子小時候通過自己努力吃完一頓飯、穿好衣服的滿足感),而這些正是自信建立的基礎。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缺乏解決問題和與人交往的自信與能力,當事情不能按照自己意願發展時只能無助的暴躁或者逃避。因爲我們的過度包辦,樂樂的自理能力與社交技能欠缺。在他進入幼兒園後,除了要面對新環境所帶來的挑戰、與父母分離的焦慮,還需要他自己吃飯、上廁所、處理與小夥伴的衝突,所有的這些變化與挑戰在同一時間襲來,讓他情緒失控,終於在一天他將大便拉在褲子裏後情緒徹底崩潰,我們不得不中斷了一段時間進行調整。

當然,樂樂的適應性問題比較極端,多數孩子沒有這麼痛苦的過渡過程,但是也或多或少的存在抗壓、抗挫折能力方面的問題。因爲自己的作品被別的小朋友評價不高而大哭大鬧不再上學、在玩耍過程中因爲失敗而大發脾氣、因爲被別的小朋友取笑而大打出手,相信類似的問題在我們的育兒生活中並不少見。在面對這樣的情形,作爲家長,你是怎麼處理的呢?是不再玩這個遊戲/不再和這個小朋友玩/不再去學校,選擇逃避以期幫助孩子消除挫折感,還是給孩子以動力,幫助孩子來勇敢面對?

想要培養孩子內在安全感,逐步培養與實現孩子自己應對困難與挫折的能力,我認爲,家長需要經過三個步驟:做好自己的定位、共情、與孩子一起面對壓力。

不要過度地保護孩子,分享心理學專業媽媽的育兒心得

家長的定位

作爲家長,我們應該意識到,我們不是萬能的,無法給孩子提供360度的保護。有句話“挫折經歷的太少,纔會覺得雞毛蒜皮都是煩惱”,挫折和打擊是人生的寶貴經驗和財富,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但這並不是意味着我們完全撒手不管,讓孩子忽然面對生活中的所有困難和打擊。我認爲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對父母的定位非常好:父母應該做孩子的“過濾器”,過濾出孩子可以面對、應付的情況,然後有意識的退後。我們應該信任孩子,信任孩子的能力,而事實也證明,在放手的情況下,孩子表現出的適應性和能力也是驚人的。同時“過濾器”意味着,父母不需要爲了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而人爲的製造困難,而是需要在自然的環境下讓孩子體會溫和的挫折。

上週在樂樂的強烈要求下,我給他買了一臺顯微鏡。在第一次使用的時候,我費了很大的力氣才弄明白不同倍數目鏡、物鏡搭配怎麼來調整焦距(生物一直就不是我的強項),然後我跟樂樂簡單的說了一下,在我的頭腦裏,讓顯微鏡顯示出清楚的圖像來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第二次樂樂要求看顯微鏡的時候,因爲我手頭有事情,我就讓他稍等我再幫助他。很長時間他都沒有動靜,等我忙完了去找他的時候我發現他已經自己調好了焦距在看。那一刻我真是驚呆了,在我的想象裏五歲的孩子不可能成功,但是他確實成功了!

鼓勵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一個給孩子提供溫和挫折的良好情境,可以滿足孩子培養自信心、提升內在安全感的三個要素:孩子與養育者有緊密的情感聯結、有機會感受自己對環境的控制能力、可以得到完成冒險後的滿足感與獎勵——一個大大的擁抱。面對挫折不是爲了體驗沮喪,而是爲了體驗克服困難後的滿足感。

父母與孩子的共情

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在挫折中體會到負面情緒是正常的,我們需要提升的,是及時控制住不良情緒對我們的操縱並繼續前行。

舉例來說,有一次我因爲工作上的事情遭到了一個小打擊,在我焦頭爛額處理手頭工作的時候,又遇到了護照申請搞錯需要帶2個寶寶重新拍照片、快遞送到家裏又沒人的煩心事。當時我的理智只能持續到我接完快遞員電話,然後就控制不住自己了。我想大喊大叫,能感受到憤怒、着急、無奈等情緒像野馬一樣在我體內崩騰與叫囂,迫不及待想衝出來。我相信每個人都體會過這種抓狂的感覺。幸好心理學的培訓讓我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我像吹蠟燭一個進行深呼吸後,腦子裏搜索着有趣的事情,我忽然想到之前樂樂氣急敗壞的樣子,真的跟我一模一樣,然後自己被逗笑了,然後平靜的投入到工作中。我想這個過程在別人看來一定是非常的滑稽。成人面對打擊時,都能有如此劇烈的情緒變化,我們怎麼可以苛求孩子一直保持安靜?

在孩子進行“挫折訓練”的過程中,家長首先需要做到“共情”。認可孩子的情緒,但是不一定需要體驗和孩子一樣的情緒。這個有點陳詞濫調,但是確實很重要。試想這樣一個情景,孩子自己喝牛奶灑了,開始嚎啕大哭,那是因爲他確實體驗到了挫敗感,不管這個挫折在成人的眼裏看起來多麼的微乎其微。但是不幸的是,我們大多數成人已經忘記了自己幼年的感受,自然而然的站在自己的角度來評判孩子的情緒。“這麼小的事情哭什麼哭!”“再倒一杯不就完了嗎,你哭它也不可能再回來了啊!”這對孩子來說無疑是第二次傷害,試想一下在你傷心沮喪的時候,你的朋友親人這樣跟你說話,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可以先安撫孩子,然後邀請孩子一起把灑在地上的牛奶擦乾淨,然後和孩子一起倒一杯新的牛奶。注意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邀請孩子一起來處理,如果全部包辦的話,孩子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無助的、只會闖禍的人,沒有處理問題的能力,下次遇到困難他還是會用哭聲來提醒你爲他服務。

不要過度地保護孩子,分享心理學專業媽媽的育兒心得 第2張

在“共情”的過程中,父母應該保持平靜、溫和的態度,不需要體會和孩子一樣的大起大落。但是做到這一點並沒有那麼容易。研究發現,更容易焦慮的孩子往往有同樣焦慮的父母。我們經常看見面對孩子嚎啕大哭情緒崩潰的父母,這個時候,他們也彷彿變成了另外一個無助的孩子。美國的科恩博士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第二隻小雞”的理論,他發現一隻驚恐的小雞看到另外一隻平靜的小雞會很快從驚恐的情緒中恢復過來,但是如果看到另外一個驚恐的小雞,就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如果我們是平靜的“第二隻小雞”,孩子就會更快的從負面的情緒中恢復過來。

與孩子一起面對壓力

如果孩子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例如親人去世或者遭遇虐待,建議需要求助專業的心理治療師。我們僅在這裏討論輕度與中度的挫折感。

對於幫助孩子面對挫折而言,光有情感的支持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幫助孩子獲得解決問題的自信心與具體方法。孩子從我們身上學到的是,情緒過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習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是在他需要安慰的時候給予安慰與鼓勵,在他平靜後邀請他再次努力(切忌用力過猛),需要幫助的時候一起想辦法,成功後及時給予讚美。

如果過程中孩子表現的很反抗,請立即停止。我記得之前第一次帶樂樂去醫院看牙的時候,費了好大的勁我勸說他來到了醫院,但是看到幾個孩子被帶子綁在椅子上,一直撕心裂肺的大哭,電鑽聲、孩子大哭聲,讓樂樂害怕極了,不論我們怎麼勸說,他一直哭鬧不停,只能放棄。之後再讓樂樂踏入醫院成爲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過了一段時間我們選擇了一家離家較近的私人牙科診所,環境安靜很多,我和前臺的護士和他聊天,陪他玩耍,讓他放鬆情緒,但是當天沒做任何檢查和治療。第二次樂樂讓醫生檢查了牙齒。但是第三次,當我們試圖讓他躺在治療牙齒的那種平躺的椅子上失敗了,他開始大哭,看起來事情進展一下退回到了第二步。我們再次從第二步開始,經過幾次看牙經歷他發現自己每次都是安全的,終於有一次他讓醫生完成了一顆牙齒的治療。現在,我們仍然定期帶他去看牙醫,他都可以坦然的和醫生聊天開玩笑了。

循序漸進的來讓孩子面對挑戰,每次只近一小步,如果反抗厲害,退回原位,給予安撫,穩定後再繼續前行。當然,每個孩子的特質不一樣,有的孩子充滿冒險精神,有的孩子小心謹慎,如果你的孩子像樂樂一樣是一個小心謹慎的孩子,“每次只近一小步”是個不錯的方法,這個過程可能比較漫長,一定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