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中國式父母,正用“聽話”毀掉下一代

中國式父母,正用“聽話”毀掉下一代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的一生已碌碌無爲,如何指導孩子的人生“乖孩子”,是中國父母給予自己子女的最高榮譽。每一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唯自己之命是從,倘若不“聽話”,幼小之時打罵可收威懾之效;長成之後,情感和道德綁架,往往也是一般子女難以掙脫的樊籠。

他們通常認爲,從小“聽話懂事”的孩子,將來必有成就。

至於說自己活在泥塗還是雲端,是否真有那等智慧,力保孩子未來的輝煌人生,又有什關係?

事實真的如此嗎?德國心理學家海查,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

他對二至五歲時有強烈反抗傾向的100名兒童與沒有這種傾向的100名兒童,跟蹤觀察到青年期。

結果發現前者有84%的人意志堅強,有主見,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

而後者僅有26%的人意志堅強,其餘的人遇事不能做決定,不能獨立承擔責任。

記得小時候,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別人家的孩子”——賀含,從小就是乖乖女。

她家境不好,父母是國企的下崗職工,每天早晨2點起牀,磨豆漿、熬粥,在路口賣早點維持生計。

賀含每晚學習到12點,早晨6點就起牀看書,後來以643分的成績,考上北京一所名牌大學。

然鵝,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畢業後,賀含拒絕外企,回了家鄉小城,在一家國企做文員。

我對她的這個決定百思不得其解。她回來之後,有一次同學聚餐的時候,我問過她這個問題。

她說:“爸爸媽媽說想我在身邊,大城市壓力太大,不如回家安穩。”

賀含回來之後,3k的月薪,在十年前看來,還是不錯的。

工作第二年,同學邀請她去上海一起創業。父母堅決反對,她聽話了。

工作第五年,單位改制,賀含又聽了父母的話,留在清閒的老部門維穩。

就在今年,老部門被整個裁掉,賀含失業,重複了父母的命運。

一晃畢業十年,賀含的同學紛紛成爲企業高管、創業公司CEO。而名牌大學畢業的她,如今居然在一家打印社裏做文員!

因爲過去十年,除了在辦公室裏喝茶看報紙給領導打印資料以外,她實在沒有任何特長。

直到如今,賀含纔有所醒悟。有一次悄悄地跟我說:“最後悔,是所有的人生大事,都聽了父母的話。”

法國作家羅曼 · 羅蘭說:

一個人只能爲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

太聽話的孩子,她原本可以很好的人生,卻因爲聽了父母的話,一次次錯過發展的機會,最後泯然衆人。

父母的一生已碌碌無爲,如何指導孩子的人生?

太聽話的孩子,他的人生,往往拘泥於父母的格局。

中國式父母,正用“聽話”毀掉下一代

你想像的人順途

從來就不是孩子想要的

曾經有人說,中國的孩子世界最累。想想也是。

現在的孩子,2歲上早教班,幼兒園開始參加興趣班,跳舞、畫畫、書法、樂器,一個都不能少。

到了初高中,則淹沒在書山題海中,補習佔據整個童年。

林生就是這樣一個孩子,父母是成功的商人,家境優越。

他從小被送去學鋼琴,因爲父母覺得彈鋼琴優雅。可他一點都不喜歡鋼琴,喜歡武術,喜歡踢球。

作爲一個從小被訓練成的“聽話孩子”,他只好硬着頭皮練琴,一練就是十年,手指磨出厚厚的繭,卻也沒有多大成就。

彈鋼琴從來就不是他的夢想啊!

好不容易熬到高考,林生以爲終於可以選喜歡的專業了,卻沒想到,強勢的父親直接拿走高考志願表,替他填了國際貿易專業。

“你將來要繼承我的事業,爸爸文化不高,以後家裏的生意就靠你了!”

面對不喜歡的專業,林生的四年大學生活很痛苦。畢業後,他像傀儡一樣,被安排到家族企業工作,酒桌上觥籌交錯,商場上爾虞我詐。

一次酒醉之後,林生說:

“外人都以爲我很成功,誰知道我有多厭惡現在的生活。我從來沒得到過想要的生活,我不過是父母爲了完成他們夢想的工具。”

無論父母寄於多大的希望,付出了多少心血,強扭的瓜仍然不甜。

林生因爲不熱愛,不擅長經商,公司舉步維艱。

他患了嚴重的抑鬱症,去年底,他關閉公司,去國外休養。

總有一些父母,以爲自己是天,孩子只是附屬品。他們未完成的理想,應該由孩子來完成,卻不顧及孩子的感受。

他們的夢想未必實現,孩子卻一生都生活在痛苦裏。

中國式父母,正用“聽話”毀掉下一代 第2張

沒有棱角的石頭

註定無法脫穎而出

很多名人,從小都是所謂不聽話的孩子。

比如“壞學生”愛因斯坦,上課不愛聽老師講課,喜歡和教授爭辯,藐視權威,曠課自學。

後來,愛因斯坦發表量子論,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他寫出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論動體的電動力學》,獨立而完整地提出狹義相對性原理,開創物理學的新紀元。

《紀念愛因斯坦譯文集》中如是說:

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爲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爲一個專家。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而不應當把獲得專業知識放在首位。

一塊沒有棱角的石頭,註定無法脫穎而出。

一個完全聽話,毫無創造力的孩子,必然無法成爲偉大的人物。

循規蹈矩者,最多隻能小有成就。

而成大事者,任何一個時代和領域的開創者,往往具有超凡脫俗的思維和能力。

他們敢爲天下先,敢於挑戰權威,敢爲人上人。

中國式父母,正用“聽話”毀掉下一代 第3張

沒有創造力的複製品

無法成就偉大的人生

喬布斯也曾是一個不聽話的孩子。

他在小學時,覺得學習沉悶,成爲搗蛋專家,最嚴重的是在老師的座椅下引爆炸藥。

喬布斯曾經評價過小學生涯:

“我面對從未遇過的權威,我並不喜歡。他們(校方)差點害慘我,差不多將我的所有好奇心扼殺了。”

老師曾多次讓家長把他帶回家懲罰。

但喬布斯的養父說,“這不是他的錯。”

他認爲,學校不應該讓學生背誦無意義的東西,而要啓發思考纔對。一味聽話的孩子,沒有出息。

果然,不聽話的孩子喬布斯,後來成了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創新者之一,改變世界的商界領袖。

《致離經叛道者》是蘋果公司1997年的一則電視廣告,由喬布斯本人親自配音,這段廣告正是喬布斯離經叛道精神的真實寫照。

致離經叛道者:

那些格格不入的人,那些反叛分子,那些惹是生非的傢伙,

他們如同方孔裏的圓釘,都是異類。

他們總在異想天開,他們不滿條條框框,他們從不墨守成規。

你可以支持他們,反對他們,也可以讚美或中傷他們,

但你唯一不能做的,是忽視他們。

因爲他們勇於改變世界,他們推動了人類進步。

雖然有人視他們爲瘋子,我們卻稱其爲天才;

因爲那些妄想改變世界的人,正在改變着世界。

中國式父母,正用“聽話”毀掉下一代 第4張

物極必反,只因你的一句話

成就孩子的終身痛苦

我看過一期——“我無法再忍受一個媽寶男”的電視節目

男孩和女孩交往。媽媽認爲“化妝的女孩不是好女孩”,男孩深信不疑,指責女孩化妝。

男孩送女朋友的生日禮物,居然是媽媽喜歡的洗腳桶!

……

媽媽口口聲聲爲了兒子好,兒子也覺得媽媽都是對的!

主持人說:“每個人都有斷奶的時候,媽媽沒有幫孩子把奶斷掉,這是媽媽的一個失誤。”

中國式父母,正用“聽話”毀掉下一代 第5張

前蘇聯著名教育專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不能總是牽着他的手走,而是要讓他獨立行走,使他對自己負責,形成自己的生活態度。

美國作家愛德華也說:家庭關係緊張,父母專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講民主等因素,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與人生。

“成年寶寶”,終其一生,都在尋找臍帶的另一端。

“越界父母”,永遠在打着爲孩子好的名義,坑害孩子。

訓練孩子“聽話”,毀掉的,可能是他的一生。

中國式父母,正用“聽話”毀掉下一代 第6張

不聽話有好多種

如何正確地指導孩子的人生

現在有些家長也醒悟過來了:太聽話的孩子,長大可能沒出息。

但並不意味着家長不管孩子,放任孩子爲所欲爲。

完全不聽話的孩子,很有可能成爲問題少年。孩子畢竟年幼,缺乏社會和生活經驗,很容易誤入歧途。

柴靜說過:獨立,不是不聽,而是隻聽真理的話。

若你的孩子因爲有主見而不聽話,那麼恭喜你,他會是一個有創造力的人,鼓勵他獨立思考,獨立完成挑戰。

法國作家莫泊桑說:

天才不過是不斷思索,凡有頭腦的人,都是天才。

若孩子因爲叛逆而不聽話,家長必須先學會如何“做父母”,悉心與孩子溝通,搭建和孩子之間的心靈橋樑。

我們要做孩子成長路上的燈塔,照耀他的前方,而不能做系絆他們的“安全繩”。

中國家長,往往以“別人家聽話的孩子”爲榜樣,把聽話看成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

他們逼着孩子學習,考大學,考公務員,結婚。

太聽話的中國孩子,世界最苦,個性被磨滅,創造力被掐死在萌芽狀態,一生反而碌碌無爲。

研究表明,中國孩子自控力很好,但缺乏創造力。

而創造力,恰恰是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動力。

懂得尊重孩子作爲一個獨立個體存在的權利,激發他主觀能動地學習,讓孩子成就自己的夢想,中國家長,任重道遠。

其實教育孩子,大概三句話就夠了:

告訴孩子大是大非,

尊重他們的選擇,

給予盡力的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