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必讀: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好

父母必讀: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好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我們看到孩子懈怠、說髒話、打遊戲、把房子弄得一團糟……於是我們生氣、憤怒、指責、懲罰同時又無能爲力。然而我要說,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好。

父母必讀:孩子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好

2.孩子往往並沒有變壞。他們這樣有兩個原因:一是這就是人類本來的樣子,也是你本來的樣子。你並不會比孩子表現更好,然而這點常常被你忘記。二是這是孩子與環境互動的結果,包括與你互動的結果。

3.孩子經常不知道怎麼做。一方面,你給孩子提出了太多要求,另一方面,孩子又不知道你的核心要求。就是說,在孩子眼中,你是喜怒無常的。你沒有在你與孩子之間形成必要的邊界感。孩子不知道哪些不能觸碰,哪些是屬於自己的空間。或者,你壓根就沒有給孩子留下必要的且安全的空間。

4.例如,孩子可能在吃飯時不停地晃動腿,你就火了:“你還能不能好好吃飯?!”從你的角度來講,你是對的,這屬於餐桌禮儀。但問題在於,它背後傳遞的信息是,你在全方位地控制孩子,評判孩子的一切,而孩子那裏也並沒有領到一份比四大名著還長的“行爲清單”。孩子可能因爲怕你而屈從,可能覺得自我受到威脅而逆反,無論哪種情況都不好。相反,如果你只是友善地建議,而不作爲命令要求孩子必須做到,那麼,孩子就會明白,自己可以決定怎麼坐在那裏吃飯,父母只是建議而已,他就更容易聽取建議。

5.邊界感應該很清晰。例如,約定的學習任務(必然是有限的),約定的看電視或打遊戲時間(或約定不看電視不打遊戲),諸如此類。那麼,之外孩子的生活,只能建議,不能批評或隨意干涉。要允許孩子懈怠、浪費,甚至犯一些其實無關大雅的錯誤。

6.如果孩子完成了約定的內容,他就應該是自由的。鄰家孩子的挑戰卓越,不能成爲自己家孩子的詛咒,變成家庭教育的材料。你可以影響他,但不要強迫他。你有權強迫的部分,都與契約有關。

7.契約之外,你希望孩子達到的,就嘗試說服他,並協助他一起完成,例如收拾房間。但他不願意,萬勿勉強。

8.所有焦慮,所有扭曲的親子關係的背後,都有一個有問題的心理預設:我們希望孩子按我們想的做。你希望孩子重複你的生活嗎?既然不希望,爲什麼要有這樣的心理預設呢?

9.這個預設的背後,是一種親子關係中的權力預設:我們總把孩子當成我們的私有財產,從而有意無意地扮演明君或暴君的角色。只有很少的人能真正地意識到,孩子是一個獨立的需要尊重和支持的生命。

10.孩子比我們想象中要好。因爲沒有生命是甘於平庸的。你所看到的一切不好,通常都源自本能、缺乏指導而無所適從、自我防衛或反抗、自我否定甚至絕望。在孩子需要理解、寬容與支持的時候,你通常卻評判、指責以及缺乏指導。

11.讀了這幾條,不要怪你,也不要怪孩子,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都是“未完成的”。責怪任何人都沒有意義,有意義的永遠是共同成長。在成長中,一切過往的錯誤,都會轉變爲進一步發展的營養。別忘了我們的校訓:相信種子,相信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