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小學生走路的三大“隱形殺手”,家長們注意了!

小學生走路的三大“隱形殺手”,家長們注意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不少中小學生喜歡在步行甚至騎車時打電話、戴着耳機聽歌、低頭玩手機遊戲或發短信微信,對路況視而不見,對身邊的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汽笛聲和鈴聲也“充耳不聞”,因此導致交通事故及人身安全問題時有發生。

近日,全球兒童安全組織發佈了廣州《青少年因電子設備分散注意力步行》專題調研報告,呼籲公衆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步行行爲規範,減少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

小學生走路的三大“隱形殺手”,家長們注意了!

多數學生邊走邊玩

學生在路上玩手機現象有多普遍?

幾天前的一個下午,放學時分,記者在北京市海淀區黃莊十字路口觀察,20分鐘內,發現在等紅綠燈的四五十個中小學生中,大約有一半左右的學生每人手裏都拿着一部智能手機,有的學生在打電話;有的一直低頭玩遊戲或發微信;還有幾個孩子聚在一起,對着手機屏幕在討論,綠燈亮了,他們就這樣低頭討論着穿過路口,偶爾擡頭看一眼身邊的車輛;甚至有三個學生是被在路口執勤的交通協管員勸說回來的——因爲過於專注手機內容,忘記擡頭看指示燈徑直往前走,險些闖紅燈。如此狀況,記者不免爲他們捏了一把汗。

對於“低頭”過斑馬線的情況,一位初中男孩是這樣解釋的:“我們在班級微信羣裏聊着呢,別人都說話,我也不能沉默。其實,每天也就放學後這點時間比較自由,到了家用手機總被家長限制。”而另一位低頭族男生直言在關注遊戲中角色的狀況,“我知道走路玩遊戲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住。還有,我玩的這款遊戲沒有暫停設置,如果走路或過紅綠燈時停下來,就前功盡棄了。”男孩不好意思地說。

同樣,記者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學門口看到,絕大多數中學生出校門後的第一件事也是掏手機,盯着屏幕或給父母打電話。出學校不遠就是萬泉莊橋高架橋,橋下是一個五岔路口,學校對面是中國人民大學西門。學校周邊的道路上車輛多、車速快、人流熙熙攘攘,再加上快遞在學校附近擺攤送件收件,即便行走也需要“眼觀六路”。

記者發現,兩個走出校園的女孩邊走路邊戴着耳機聽歌,眼睛盯着手機屏幕,不時掃一眼左右。由於躲避快遞員擺在人行道上的“攤位”,兩女孩走在高架橋邊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公用的、並不寬闊的道路上,身後不時傳來自行車鈴聲和轎車的喇叭聲,兩女孩似乎聽而不聞。記者上前詢問:“是否意識到走路一心二用會不安全?”其中一位女孩表示:“沒事,我用餘光可以看路的,天天這樣走。”女孩一臉的自信。

調查顯示,50.9%的學生表示自己曾在步行時使用電子設備,而“邊走路邊發短信”(67.2%),“用耳機聽音樂”(66%)和“打電話”(63%)位於分心步行行爲的前三。

走路使用手機的危害有多大?

事實上,邊走邊看手機,並非多數學生想的那樣“沒事”。海淀區某初一學生鄭林走路時專注於手機遊戲,沒有看見路上的臺階,一腳踩空,導致腳踝骨骨折。而另一初二學生因走路聽音樂並搶紅包,被一輛汽車撞倒,司機曾鳴笛示意學生避讓,但其戴着耳機沒有聽到。也有人表示,自己曾經在放學路上刷劇看視頻,沒看清腳下的路,摔得四腳朝天。

調查顯示,青少年在步行時常會因使用電子設備而分散注意力,導致交通意外事故發生,受訪學生表示自己(9.74%)或所認識的同齡人(38%)曾因使用電子設備分心而在步行時發生過交通衝撞。研究表明,在多數情況下,交通意外是在平均每1.1秒就有1輛車通過的交通流環境中發生的。遺憾的是,大部分學生並未意識到其危害,調查發現,70%的受訪學生不認爲這些行爲具有危險性。但是,事實是殘酷的。在我國,15~17歲青少年因道路交通事故死傷的人數是0~17歲年齡羣中比例最大的,爲30%~40%,而他們通常會獨自步行,且電子設備不離手。

由於在行走時低頭看手機而引發的悲劇往往在一瞬間發生。一位資深的交管人員表示,別小看那幾秒鐘,很多意外都源於剎那間的偶然。人在低頭的同時,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手機上,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能力迅速減弱,體現在視覺和聽覺等方面,比如聽不到司機的鳴笛聲,以及騎車人的招呼聲。而一旦意識到自己身處危境,頓時心生恐懼,這時採取的舉措往往是不恰當的——突然往前奔跑或是突然後退,事故就這樣發生了。可以說,聽音樂、發微信、玩遊戲是中小學生過馬路時的三大“隱形殺手”。

日本一電信公司研究發現,盯着手機的行人,平均視野只有正常走路時的5%。這家公司在東京涉谷一個繁忙的十字路口所做的電腦模擬測試顯示,如果1500個要過馬路的行人都盯着手機看,其中446人會發生碰撞,103人會被撞倒,21人被撞掉手機,大約只有1/3的人能夠安全過馬路。

幫孩子繃緊安全這根弦

如今的中小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據瞭解,北京的很多學校規定進教學樓後必須關掉手機,回家後又有不少功課要做,週末除了有學校作業還有課外班,所以,多數孩子就選擇在放學路上玩遊戲、聊微信放鬆一下,這一行爲具有普遍性,所以對孩子的交通安全教育不能忽視。

自從女兒上了初中,苗珊珊就不再接送女兒上下學。不過,每天早上,她都忘不了囑咐女兒一句:“放學後給媽媽打個電話。”女兒則遵囑照辦,苗珊珊確實覺得孩子大了,自己也省事多了。然而,今年初,女兒因在路上給她發短信,沒看見腳下的臺階,一腳踩空摔倒,幸好只受了點皮外傷,沒有什麼大礙。“這件事給我提了個醒,之後反覆對女兒講:‘打電話尤其是發短信,一定要先在路邊停下來,等發完信息再走!’我也告訴女兒,走路別聽音樂,更不能玩遊戲。現在路上車多人多,路口複雜,即便步行,也要有安全意識。”苗珊珊說。

家長姚女士平時經常提醒兒子走路一定別看手機,但孩子總是當耳邊風,依然控制不住。去年,她同事的兒子因爲在騎車時看了一下手機微信,就幾秒鐘的時間,與一輛轎車相撞,身體多處骨折。姚女士在看望同事兒子的時候帶上了自己的兒子。姚女士說:“當我兒子看到平時和自己玩得很好的哥哥腳和腿纏着紗布被高高架起,胳膊和頭部也包着紗布,頓時有些吃驚。從病房出來,兒子自言自語:‘在路上看手機後果怎麼會這麼嚴重呢?太可怕了!’”

姚女士認爲,耳聞不如一見,說教不如用事實教育,間接經驗也是教育的好素材,不一定非得親自“吃一塹”,才能“長一智”。“同事的兒子出了車禍,我和兒子都很難過,這件事也給兒子上了很好的一課,從內心真正意識到了在路上用手機的危險。”

姚女士趁機對兒子講,邊走邊玩手機,首先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是把自己置於危險境地,你玩的不是手機,而是一條鮮活的生命,以及這條生命身後家庭的悲歡。爲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一定別做道路手機控一族。

據瞭解,爲了避免中小學生在步行或騎車上下學途中造成交通事故,不少學校經常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也有的學校與交警部門合作,播放青少年安全步行交通安全公益宣傳片,開展交通安全知識講座、張貼宣傳掛圖、發放交通安全資料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向學生宣傳交通安全常識和法律法規,倡導中小學生“安全步行,擡頭行走”的理念,以保證學生的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