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又哭又鬧,怎麼破?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又哭又鬧,怎麼破?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一直被問得比較多的問題之一是:“只要有事情不依着孩子,孩子就又哭又鬧,怎麼辦?”

其實關於寶寶哭鬧,要按照年齡的不同分析過具體的原因和方法,

寶寶哭鬧應對系列一 | 0-1歲,哭鬧原因及應對

寶寶哭鬧應對系列二 | 0-1歲寶寶莫名哭鬧,7種方法有效安撫

寶寶哭鬧應對系列三 | 1-1.5歲,哭鬧原因及應對方法

寶寶哭鬧應對系列四 | 1.5-3歲,情感支持和界限遵守

這篇文章我打算從更加實操的角度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寶寶因爲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哭鬧時的應對方法。

大家都知道,在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很多寶寶的第一反應都是哭鬧,因爲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哭鬧就是他們表達需求並得以生存的重要手段,所以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寶寶哭鬧是非常普遍而正常的反應。

但是,我們也知道,隨着寶寶年齡增長,他們需要用更合適的方式來表達需求,比如用語言而不是哭鬧;他們需要遵守一些界限和麪臨一些失望,比如不能喜歡別人的玩具就開搶,不能看到什麼都要買。而這些,沒有哪個寶寶是生來就會的,他們需要在實踐中學習和強化。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又哭又鬧,怎麼破?

我們先來做個選擇題吧:

當寶寶一定要飯前吃塊蛋糕,你覺得飯前吃蛋糕影響吃飯,不想給他,然後他就躺在地上大哭,你或者家人會怎麼做?

A.工作了一天,很累,孩子哭得頭疼,給他算了

B.不給蛋糕,但是孩子哭得讓人心疼,用其他的玩具或者許諾來哄他

C.不給蛋糕,被孩子哭得頭疼,煩躁的你會訓斥孩子,或者打一頓屁股

D.不給蛋糕,也不想聽孩子哭,直接走開,忽略他的哭鬧

E.剛開始不給蛋糕,用其他玩具哄孩子,孩子還是哭,打一頓,打完捨不得,把孩子抱起來哄,給一點點蛋糕

F.不想給蛋糕,但是老人心疼孩子,會給孩子

我想很多的媽媽雖然知道上面的每個選項都不是最好的應對方法,但還是因爲這樣那樣的原因,選擇其中的某一個或者更多。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又哭又鬧,怎麼破? 第2張

我的建議概括起來是以下三點:設立規則;態度一致,明確分工;溫柔堅持,適當忽略。前兩點是前提,最後一點是哭鬧時的實際操作。

①設立規則

我曾經聽到有媽媽問我:“徐醫生,不是說美國的父母都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嗎?你在美國生活,爲什麼還是要求我們給孩子設立規則呢?設立規則會不會束縛了孩子的天性呢?會不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呢?”

我不知道這位媽媽是從哪些地方知道“美國的父母都給孩子充分的自由”,以致於設立規則就擔心“孩子沒有安全感和自信心”的,但是,我可以很肯定地回答:雖然我來美國也不過5年左右,但是我所接觸到的美國父母(一般都是高知父母)都是會給孩子設立規則和界限的。

另外,我想說的是,“設立規則”和“給孩子充分的自由”並不是完全對立排斥的,相反,在設定規則和界限的基礎上,給孩子的充分自由纔是我們需要做的。一個缺乏任何規則感的孩子,無論在學業和社會關係上都必然會處處碰壁,無論孩子在中國還是美國。

而且,規則的設立並不會讓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受限,恰恰相反,一致性的規則讓孩子明白事件的因果關係,可以對未來進行預測,反而會讓孩子更有確定感和安全感。

如果可能,規則的設立要和孩子商量,避免父母單方面做決定。一旦建立規則,就要堅持並且保持一致的執行。有的家庭確實給孩子制定了規則,但是孩子一哭鬧,有的父母就會讓步和妥協,那麼這種情況比沒有規則更糟糕,因爲給孩子傳遞了一個信息:規則在哭鬧的條件下是可以更改的,從而會強化孩子的哭鬧行爲。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又哭又鬧,怎麼破? 第3張

②態度一致,適當分工

在對待寶寶哭鬧的問題上,家中所有大人需要聚在一起,達成一致性建議,然後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來適當分工。

比如,如果爺爺奶奶無法忍受寶寶的哭鬧,會忍不住滿足寶寶的要求,就建議爺爺奶奶在寶寶哭鬧時暫且避開,由能堅持規則的爸爸或者媽媽來應對。我家就是這樣,有時候小包子因爲一些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大哭大鬧,都是我來應對,爸爸負責打配合,老人抱着妹妹小糰子去樓上房間或者推着妹妹出去散散步再回來。

大人之間意見不一致,甚至因爲意見不同而產生爭論,就很容易讓聰明的寶寶理解並利用這一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媽媽在的時候很乖,媽媽一離開就找無條件寵着自己的爺爺奶奶又哭又鬧地提各種要求。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又哭又鬧,怎麼破? 第4張

③溫柔堅持

所謂的“溫柔堅持”包括兩個方面:情感的支持和界限的遵守。情感的支持是指能與孩子產生共情,明白並尊重孩子的感受,允許並接納孩子的情緒表達,而界限的遵守顧名思義就是一切還是按照規則來。

舉個例子來說明。當孩子因爲一些不合理要求(比如,睡覺前要吃糖)哭鬧發脾氣的時候,媽媽可以表示理解其心情,但不能滿足其要求。可以對他說:“媽媽知道你很傷心(或很生氣等),但是我們現在必須要洗澡了(現在要睡覺了,不能吃糖)。你要是想要哭的話,就哭一會,媽媽在這裏陪着你,你要是需要媽媽幫忙或抱抱,就來媽媽這裏告訴媽媽。”

既避免了媽媽發脾氣或者忽略孩子哭鬧時讓孩子的安全感受影響,又堅持了生活規則,同時也像孩子示範瞭如何認識自己的情緒,並選擇合適的方式宣泄和表達情緒。要強調的一點是,情感支持並不等於“哄孩子不哭”,因爲哄孩子不哭會讓孩子學習到把哭鬧作爲要挾或控制父母的一種手段,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就用哭鬧來要求父母給予其他方面的“補償”。

我曾經在去幼兒園接小包子的時候,遇到小包子在戶外活動時要玩樹枝,老師出於安全考慮沒有同意,所以小包子大哭的情況。老師沒有太多的哄勸,但是一直重複的一句話是:“I am so sorry you feel sad, but you cannot play with it”(你那麼傷心我很抱歉,但是你不可以玩那個),這算是“溫柔堅持”的一個小實例吧。

通常的情況下,在全家意見一致的時候,這種“溫柔的堅持”實施過幾次後,孩子對於規則的服從性就會更好,也會減少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哭鬧的次數。即使還是會因爲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哭鬧,但是隻要大人擺出“溫柔的堅持”的姿態,通常這種哭鬧的時間就會顯著縮短,因爲以前的經驗告訴他:“爸爸/媽媽是玩真的了,哭也沒戲”。要知道,任何的哭鬧都是很費力的,如果啥也得不到,從行爲分析的角度來說,這種得不到強化物的行爲自然會消退的。

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就又哭又鬧,怎麼破? 第5張

有一種情況要特別強調一下:

如果你的孩子以前一直是一哭要求就得到滿足,那麼你在打算實施“溫柔的堅持”之前一定要想好,並和家人商量好。因爲在剛開始實施這種方法時,孩子的哭鬧行爲會有一個暫時性的升級,他們不明白或者接受不了哭一哭鬧一鬧就能得到想要東西的情況怎麼改變了,所以他們會升級哭鬧行爲來試探。如果你這個時候妥協了,那麼孩子就會得到一個信息:“噢,原來需要哭鬧得更厲害纔可以啊!” 然後自此以後,娃的哭鬧水平就會升級。

這也是爲什麼在行爲分析治療的領域,我們通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你覺得自己可能不能堅持,有可能會中途放棄,那麼,我們寧願你一開始就不做改變,因爲那樣的話,孩子的問題行爲還只保留在初始水平,不會被強化升級”……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