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家長還在糾結要不要滿足孩子的要求嗎

家長還在糾結要不要滿足孩子的要求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延遲滿足和自控力一樣嗎?自控力的培養有什麼作用?自控力的培養不等於延遲滿足,家長別再糾結要不要滿足孩子的要求了,下面來說說孩子自控力的培養。

生活裏,有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喜歡把自控力的培養和延遲滿足結合起來,那什麼叫延遲滿足呢?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帶孩子上街,孩子要買這個,買那個,家長不給買,或者說以後再買。確實,這屬於最簡單的一種延遲滿足,但如果你認爲這就是培養自控力的全部那就太片面了,其實自控力是遠比延遲滿足更廣的概念,只不過使用延遲滿足來提高孩子自控力的情形更容易被父母觀察到,所以這方面的關注度比較高。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真正的自控力表現是非常豐富的。比如說在生活中孩子聽從家長的指令或者孩子可以專注地玩玩具,這些都是自控力的表現。所以父母們要從全局出發,在生活的點滴中培養孩子自控力,而不是糾結於滿不滿足孩子的要求這個問題。如果要求合理,就沒有必要實施拖延,也沒有必要總是故意不滿足孩子的要求,一味盲目的讓孩子等待。如果長期對孩子的情感不做及時和適當的迴應,反而還會傷害親子關係。所以培養自控力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做應該做的事兒。

那麼具體來說要怎麼做呢?在這裏父母可以把專注能力和自控力一起訓練。有一個比較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遊戲來鍛鍊孩子來自我控制意識。比如,有個遊戲叫“請你跟我這樣做”,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孩子必須要注意別人的動作,還要自己跟着做同樣的動作,這對於孩子排除干擾,用意志控制自己的動作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想讓孩子安靜一段時間,建議玩躲貓貓的遊戲,孩子藏到一個地方後,需要一動不動,不能讓別人看到,你會發現在遊戲的情境裏,孩子們能夠剋制自己更久一些。

還有一些情況下,也可以採取短暫等待的方式。這裏的短暫等待和延遲滿足不一樣,它是給孩子一個確定的指向,並且時間相對短。很多時候,父母低估了孩子等待的耐性,其實在必要的情景中可以讓孩子等一等,不要以爲他們天生就是急性子。很多研究發現,一歲半到三歲的孩子,慢慢就具備了自控力,在很多情況下已經能夠做到短暫等待,比如過生日的時候孩子會等吃了生日蛋糕之後再拆生日禮物,或者等一個小朋友玩好了以後再玩同一個玩具。

家長還在糾結要不要滿足孩子的要求嗎

除了父母的主動訓練,我們有時也會注意到,在做一些事兒的時候孩子喜歡自言自語,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解讀呢?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發現,自言自語其實是孩子控制自己行爲的手段,比如說:剛會繫鞋帶的時候,一邊系一邊嘴裏說着繫鞋帶的每個步驟。當遇到挑戰性問題時,自言自語的情況也會相應的增多,這些其實都是孩子自控力自然發展的表現,因爲當他們自言自語時,專注力會更持久。而隨着年齡和能力的發展,慢慢的也就不再需要用這種方式來思考了。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忽然在自言自語時,要保持觀察,不要去打斷他,這是他自我成長的表現。

在做到上面這些之後,這裏還有很關鍵的一點,要滿足孩子合情合理的要求,並注意疏導。這樣做的意義在於滿足孩子的一些小願望,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已經是被滿足的。今後在大原則上不被滿足的時候,從情感上就更容易接受。不然大事小事都不被滿足的孩子就會和爸爸媽媽產生疏離感,就容易在今後更多合作上出現問題。這些年隨着現代生活快捷和便利,滿足孩子願望的機會增多了,父母可以在滿足孩子的過程中,讓孩子在一定範圍內自己做主,在選擇中適當控制自己的慾望。就拿剛纔的例子來說,帶孩子上街,孩子要買這買那,如果孩子想要的很多,父母不妨說,今天我可以給你買,但你要好好想想,到底要哪一個?只能要一個。這樣能去達到了鍛鍊孩子剋制自我意識的目的,也培養了他做決策的能力。

好,總結一下:自控力的培養不等於延遲滿足,父母要在生活點滴中培養孩子的自控力,而不是糾結於滿不滿足孩子的要求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鍛鍊孩子對自我意識的控制,也可以通過短暫等待的方式培養他的耐性,做到這些的同時要注意滿足孩子合情合理的要求,注意疏導。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