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報復心強怎麼辦

孩子報復心強怎麼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爲何不聽話? 瞭解孩子行爲的目的,一起來解決它。孩子爲何會“報復”與“自暴自棄”,作爲家長,該怎樣有效的應對與解決。

孩子報復心強怎麼辦

即便我們作爲家長,當我們感覺到被攻擊的時候,也會出於本能進行反擊的,你打我一下,那我也要打回去給你一下,這是人類的天性,也是報復循環如此普遍的原因。

如果權力之爭演變下去,就是孩子對我們的報復,我們之前也強調說,家長要求孩子控制它們的行爲,但是我們自己卻難以控制,自己陷入到報復循環當中(你越是批評他,他越是跟你頂嘴,你是不是就越生氣),所以,當我們感覺到孩子挑戰我們的時候,不管是權力之爭還是報復,都請不要反擊。需要更加心平氣和的,不要被孩子給激怒了,孩子其實再用報復的手段,來掩蓋自己所受到的傷害。

我們知道了這一點之後呢,我們家長應該表示出對於孩子的理解,可以這樣說孩子,你現在一定受到了很大的傷害,爸爸可以理解,你要是換成我也會有一樣的感受的,撤出權力之爭,並且表示對孩子的理解是避免報復循環的關鍵。

緊接着,我們依然要跟進問題,家長需要保持和孩子溝通的大門一直敞開着,我們可以說,當你感覺好受一些的時候,我們在坐下來談一談這件事情吧!

關於報復行爲,我們再舉一個孩子說髒話的例子。

一個三歲的小孩突然學會說髒話了,可能他覺得特別有意思,整天就把髒話掛在嘴邊上,其實3歲的孩子,他是不懂髒話的含義的,也不知道這是不禮貌的,她只是感覺到了,我說這個詞的時候會讓大人很驚訝,緊張和生氣,我一說髒話,爸爸媽媽立馬就會變得反常,這是我支配它們的小妙招,以後只要對大人不買滿,我就會用髒話激怒他們,這個做法屢試不爽。

那糾正孩子說髒話的正確方法其實是冷處理,我們需要保持平靜的外表,告訴孩子說髒話是不對的,如果孩子繼續,我們根本不用理會,當孩子發現髒話不能在激怒我們的時候,他自己會感覺到手上的這個武器失效了。

針對反覆犯錯會有報復行爲的孩子,我們父母需要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我們父母要和孩子說話,而不是對孩子說話。“和”的關鍵在於平等的交流,是表達者的同時,也是傾聽者,不是父母居高臨下的說教,孩子只有聽的資格,沒有說的權利,屢教不改的孩子,其實已經聽不見我們大人的話呢,也就是我們和他們之間溝通的大門關閉了,和孩子說話是要讓孩子感覺到我們是他的夥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

最後一種錯誤行爲自暴自棄,孩子認爲我自己已經不能有所歸屬,所以我選擇放棄,會完全的放棄自我,覺得自己做什麼事情都不可能成功?他們會不斷的強化自己的這個信念,目的是躲避那些預料自己會失敗的事情,其實就是在用表現出來的,無能和愚笨來回避努力。

孩子自暴自棄的原因,往往是父母的行爲導致的,我們作爲父母當然擔心孩子不學好,我們總是監督他們,想方設法的讓他們不要犯錯,孩子在沒有犯錯的時候了,我們不停地打預防針說不能這樣不能那樣,而當孩子真的做錯了的時候,我們要加以指責,因爲我們使用了這些錯誤的方式,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經常犯錯,而且害怕犯錯,這樣對於錯誤的恐懼,就會導致孩子不願意做任何的事情,變成了我們經常說的,做的越多,錯的也就越多,所以乾脆不如不做。

應對的方法,就像上期文章當中我們所提到的改變,我們自己與孩子對於錯誤感到羞恥的信念,要把每一次犯錯都當作一次學習的機會,變成一次,我能從中學到什麼的積極的探索。

我們家長的需要把一個任務進行分解,拆分成很多的小步驟,讓孩子稍微行動,就可以得到小小的成果,建立及時的正面反饋,給他帶來成功體驗,幫孩子積少成多,慢慢地恢復他的自信心。

以上就是孩子2種錯誤行爲,和他們背後的目的,以及我們父母最基本的應對思路。

能夠識別出孩子的錯誤,目的非常的重要,就是因爲了解了孩子行爲背後的目的,才能幫助我們更加有效的採取應對策略,進而幫助孩子達到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但是真正的目的就是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

不過,要識別這些錯誤目的其實並不簡單,因爲孩子可能用同樣的行爲,來表達四種錯誤目的當中的任何一個。

同樣是不做作業的孩子,是用不做作業的方式來獲取

1、家長的過度關注,這個時候,孩子的潛臺詞是爸爸媽媽,你來看看我呀。

2、也可能他們是以此來顯示自己的權利,潛臺詞是你沒有辦法命令我,或者他不寫作業。

3、只是爲了報復,潛臺詞是,你們竟然覺得學習成績比我還要重要,你們不愛我,我也要讓你們感覺不舒服。

4、也可能是孩子主動放棄,我是真的不會,你們不要再來要求我。

如何辨別孩子行爲背後的錯誤目的了,我們有二條線索。

第一條識別孩子錯誤目的線索是:

1、關注我們父母也就是我們自己的感受,如果我們感覺到惱怒,着急,或者是內疚,那孩子的目的可能是尋求過度關注,

2、如果我們感受到了威脅,挑戰或者感覺自己被擊敗了,那孩子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尋求權力,如果我們也以權力迴應,那就陷入到了權力之爭當中。

3、如果我們感到失望,難以置信,或者是憤怒,那孩子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報復。

4、如果我們覺得無能爲力,絕望或者是無助,我到底怎麼做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的?讓孩子鼓起勁頭來了,這個時候,他的目的是自暴自棄。

這裏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當我們問自己,孩子的行爲給我什麼樣的感受的時候,得到的答案多半都是憤怒。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事,憤怒其實是我們的第二感受,當我們受到了威脅,傷害或者感覺無能爲力的時候,我們都會調用憤怒的情緒,把第一感受給掩蓋起來,因爲憤怒會讓我們有一種虛假的力量感,讓我們怒吼咆哮,對孩子進行猛烈的攻擊。

如果我們不去細細的體會自己的第一感受,而任由憤怒的支配了,我們與孩子很快就會陷入到報復循環當中,所以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憤怒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是我太着急了,感受到威脅了,失望了,還是我無能爲力了,體會自己的第一感受,然後找到對應的孩子行爲背後的錯誤目的,才能更有效的幫助的孩子,也是幫助到我們自己。

識別孩子錯誤目的的第二條線索是:

1、我們要求孩子停止行爲之後觀察孩子做出的反應。尋求過度關注的孩子,他停下來一會兒,但是很快又會重新開始原來的行爲,或者說換一種同樣能夠引起我們關注的另一種行爲。

2、尋求權力的孩子了,他會繼續自己的不良行爲,對我們的要求進行言語頂撞,或者是消極抵抗。

3、報復的孩子,他會有種破壞性的行爲,或者是傷害我們的話,來反擊我們。

4、自暴自棄的孩子,他們的反應很消極,希望我們趕緊放棄,不要再去打擾他。

這是我們在要求孩子停止他們不良行爲之後,看他們的反應,通過這些線索,能夠幫助我們解碼判斷孩子的錯誤目的,它到底是什麼?說到這裏,我需要在最後強調一下,一個行爲不當的孩子是喪失了信心的孩子,我們解碼孩子行爲背後的目的,都是爲了幫助她獲得歸屬感和價值感,如果孩子的這個目的已經得到了滿足,他們就不再需要使用不良行爲了。

我們習慣於懲罰,說教,以及其他形式的羞辱和痛苦來促使孩子做的更好,但這些辦法,都沒有辦法應對孩子行爲背後真正的目的,就是歸屬感和價值感。

我們再說一下,十幾歲青春期的孩子,孩子到了12歲之後啊,他們的不良行爲當然也包括我們上述提到的四種尋求過度關注,尋求權力抱負和自暴自棄,但是也有其他的因素摻雜其中。

對於他們來說,同齡人的認可比我們大人的認可更加的重要,因爲十幾歲的孩子正在經歷一個個性化的過程,他們正在探索脫離了父母的自己,到底是誰?他們對於父母價值觀的檢驗,往往是表現爲叛逆的行爲,而我們也明白,這種叛逆很少會延續到20歲之後,除非是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和懲罰太過於嚴厲了,因爲孩子這段時間,他們的大腦前額葉皮層發育的非常迅速,他們常常把周圍人的身體語言誤解爲挑釁的行爲,這孩子十多歲的時候,我們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語表達和教育方式。

過度的控制,對於十多歲的孩子來說,簡直就是災難性的,他們更加不甘於俯首帖耳的地位,我們需要更加明白,我們與孩子站在一起,有多麼的重要,很多家長與自己十多歲孩子的關係完全可以說是楚河漢界兩軍對壘,父母親可能想要更多的控制,但是要控制十多歲的孩子,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我們越是想要控制它們就越是不屈,而關係也就越是疏遠,贏得十幾歲孩子合作的最好途徑只能是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態度來解決問題,只要我們長期用正面管教的方式對待孩子十幾歲。

孩子通常會在20歲之後重返父母的價值觀,並且學會脫離大人的監管之後,所必需具備的那些重要生活技能。

今天這期節目的內容啊,其實並沒有那麼容易接受我也是反覆看了好多遍,思考得很久,在上述的例子當中,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時候都運用到了前面幾期節目,我們所講到的知識,包括接受錯誤,贏得合作的表達方式,包括家長對於孩子不良行爲的應對方式,永遠都要建立在堅定而和善的基礎之上,我們需要營造一個互相尊重的氛圍,所有的教育行爲,都要以幫助孩子自立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