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什麼孩子會學壞

什麼孩子會學壞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孩子會學壞?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長大會不會變壞,小時候能看出來嗎?下面來分享有一位心理老師,閒聊時說了他兒子的一個故事。

小男生有一個好玩伴。有一天回家時,爸媽發現小男生光着膀子回家,家裏人詫異地詢問他的衣服去了哪裏。他說借給一個同學穿了。原來,兩個孩子放學後玩摔跤,同學不小心把衣服蹭破了。同學的父母經常會因爲一些小事而打孩子,爲了避免同學被爸媽打,小男生把衣服借給對方穿了。

這位老師問兒子:“你把衣服借給他,他也會被父母打呀。”小男生說:“至少他被打時,我的衣服能幫他擋一些……”

孩子幾歲開始需要人際?

從兒童的社交發展來說,孩子們3,4歲前,大多數是獨自遊戲,合作遊戲幾乎爲零;而到孩子們4,5歲後,合作遊戲開始發展,並且趨向於佔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慢慢地,孩子們遊戲的主要表現是——“跟別人一起玩,而不是自己玩”。這時,孩子們開始對人際關係和友誼有需求,正如兒童心理學家Albert Ellis說,4-5歲以上的孩子,他們從以往的跟小朋友的平行遊戲關係,轉變爲協同的遊戲關係,孩子們對玩伴的需求開始了。

有玩伴的孩子,心理成長會更健康。

對於孩子的人際交往需求,父母一定是需要支持和鼓勵的,因爲有玩伴的孩子會更快樂。美國兒童社會關係研究者h和同事曾經有一項研究,他們安排了一些孩子到實驗室看卡通片。這些孩子有被安排與熟悉的朋友一起看,也有被安排跟陌生孩子一起看。

從觀察結果來看,跟熟悉的玩伴在一起,孩子們不僅互動的頻率較多,笑聲也會更多。

但是父母要注意,同伴效應給孩子的性格和行爲習慣帶來的影響,因爲同伴效應不僅有積極的影響,也會有負面的影響。

有一位媽媽跟我說,她的兒子小A因爲交了一位小玩伴,開始有了偷竊的行爲。當時兩人在廣場裏追逐一個氣球玩耍,後來小玩伴發現旁邊有一位阿姨打開了一袋糖,小玩伴趁阿姨照顧孫女時,悄悄從裏面拿了一顆。小A看見了,也立即從那袋糖果拿了一顆。最後兩個孩子躲在廣場邊的小樹叢中吃,被小A的媽媽看見了。

還有一位爸爸跟我說,他的兒子從玩伴身上受到了好的影響,他的孩子因爲玩伴的影響而愛上了看繪本。他兒子的玩伴很喜歡看書,每天出門都帶着繪本,還經常跟他分享書裏有趣的故事,他的兒子經常被吸引。兩個小夥伴每次見面都是看繪本,他的兒子也越來越愛閱讀了。

什麼孩子會學壞

美國心理學家is說過,一個孩子的人格特質的影響,40%-50%來自於同伴的影響。成爲朋友的兩個孩子,他們會經常一起玩、一起做遊戲、一起學習,他們的生活細節和行爲愛好相互模仿和“傳染”,不好的和好的都學會了。所以,同伴對孩子的影響,父母不容小窺,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有關同伴效應,我想起了一個例子。幾年前,一位媽媽跟我說,她的兒子不愛運動,每天放學就是看電視,她都要愁懷了,因爲小傢伙已經胖得連走路都氣喘吁吁。我給了她一個建議後,她經常領孩子到一戶鄰居家做客,這戶人家有兩個年齡相仿的小孩,無論老小都愛運動,家裏還有乒乓球桌。這種方式非常有效地幫她的小胖墩愛上了乒乓球,這位媽媽自己也學起了乒乓球。

既然孩子的玩伴和人際關係那麼重要,那麼哪些孩子更容易相互成爲朋友呢?

在同一生活圈的孩子,常常更容易成爲好玩伴。例如居住在同一個小區的孩子,或者同一個校園同一個班的孩子,如果生活圈和興趣圈重合的,就更有可能成爲朋友了。所以這也成爲我們這些父母該不該爲孩子擇校的一個重要的參考依據,因爲孩子跟誰玩、跟誰一起長大可不是小事。從這個角度考慮,孟母三遷的孟母,可有先見之明。

孩子有沒有朋友很重要,但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獲得好友誼呢?

記得美國大腦科學家約翰.梅迪納說過,預測孩子未來社交能力的兩個重要的因素是“情緒力”和“共情力”。對於情緒力,教會孩子“說出情緒”,常常就能幫助他們情緒緩解;而在孩子的共情力方面,“說出別人的感受”同樣有效。如果一個孩子習慣“說出別人的感受”,就能幫助孩子與他人心理的連接,孩子能對他人感同身受;“說出別人的感受”,即使說錯,也相當於向對方表達了“我在關注你”,關注會提高心理上的好感。最終都會促進友誼的發生。

最近坐電梯時,電梯裏兩個小朋友,大概5,6歲的模樣,還有3個大人。電梯裏靜悄悄的,其中一個小朋友突然放了一個響屁,小朋友不好意思地看了看他的小同伴。這時另一個小朋友哈哈大笑說:“我媽媽說,她小時候家裏窮,過年時放響屁當鞭炮。你的屁讓我感覺就像在過年……”3個大人都笑噴了,放屁的小孩也笑得直不起腰來。

我常常在想,溫暖就像一塊磁鐵,能吸引到很多很多的溫暖回饋……一定是這樣的!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