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如何真正的用心教育孩子

父母如何真正的用心教育孩子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庭教育:孩子是一本書,你要用心讀。都能發現其背後蘊含着家庭教育的真諦,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悄無聲息又時時處處,原因正在於此。

父母如何真正的用心教育孩子

某天下課之後一個家長給我講了一件事。

老師給班裏三名寫字漂亮的學生(其中包括自己的孩子)佈置了一項任務:每人回家後拿方格紙寫一頁名人名言。孩子對老師要求的理解是:名言的字數加上標點符號剛好佔滿整頁方格紙,一個字不能多,也不能少。所以,這就對選哪一段名人名言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孩子從回到家就開始做這件事,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特別合適的,於是她要求媽媽幫她做這件事,她的要求是:幫她找到字數合適的名人名言,並排好版,全部弄好之後,自己直接謄抄。

媽媽在跟我描述這件事情的時候表示她當時"非常的生氣",生氣的原因有幾個方面:首先聽到孩子給自己提出的這麼複雜的要求就覺得"麻煩","頭疼"。第二,她覺得孩子應該先完成其他的作業,然後再翻回頭來做這項她認爲不太重要的"額外任務",但是孩子的表現卻恰恰相反,她顯然非常熱衷於做這件事,從一回家就花了很多時間去做它,孩子的表現,實在是"分不清主次"。第三,媽媽認爲如果她肯花時間精力去幫孩子整理和排版,那麼在她整理排版這段時間,孩子就應該先去做數學作業或者其他什麼作業,但是孩子卻沒有這麼做,而是在一旁看着她,還說,"我在旁邊等着你弄完"。對此媽媽非常生氣。

故事講完了,我們以這件"雞毛蒜皮"爲例,看看在家庭教育中,媽媽出現了什麼問題。

1.父母和孩子的溝通完全在兩個頻道——父母完全看不懂孩子行爲背後的心理需求,所以也無法進行有效溝通。

從這位媽媽的描述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來媽媽一直是站在自己的道理、立場、觀點中的,這是導致雞同鴨講、無效溝通的根本原因。

① 自我中心的"上帝視角"

"你應該"是最典型的自我中心思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習慣站在自己的視角,認爲別人理所當然的"應該"怎麼做。就像文中的媽媽,她在描述事件時,一直在強調"應該"——例如孩子應該先去寫作業,應該寫完作業後再完成字帖;孩子應該在她幫着排版的過程中學會合理安排時間,去學習或者複習功課,而不是在旁邊看着自己,浪費時間。

這些"應該"的思維,就是自我中心的思維,即在潛意識認爲別人理所當然的應該按照自己認爲"正確"的方向採取行動,這種"自我中心"的程度實際上不亞於把自己當成上帝——雖然如果真指出來,家長往往並不承認這一點。我們需要看到的是,當一個家長無形當中帶着這樣極具優越感的視角看待問題時,就註定會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因爲世界上絕對不會有任何一個孩子是父母肚子裏的蛔蟲,能夠百分之百的遵從父母的期望去做事。所以,當孩子做不到自己的期望時,父母就會非常生氣。

"看裏看不見別人,只有自己",是自我中心的典型特徵,而自我中心同時是一種人格,它會矇蔽一個人的雙眼,活在無意識的自戀裏面,喪失"看到"別人的能力,而既然看不到,自然也就更談不上理解和同頻。

事實上,不僅是父母對孩子會有自我中心,應該更準確的說,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存在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自我中心。所以,"去自我中心"是每個人的人格完善中必須成長的部分。

② 孩子的渴望和訴求,需要被父母看到

這一點和上一點相關連,每個人做任何事,其背後一定有ta的動機。這個動機就是渴望或者訴求。但是很多人因爲只活在自己的頻道里,就會忽視別人的訴求。

孩子爲什麼會在這個字帖這件事情上"浪費"那麼多的時間呢?其實只要家長稍微肯用心去體察一下,就可以知道:孩子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爲孩子在平時得到的體現自己價值的機會太少了。或者說,孩子太渴望被父母"看到"了。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個孩子平時得到的肯定和表揚非常多,就好像一個人碗裏有很多珍珠,那麼ta很可能就會比較"慷慨",不會那麼拘泥於一顆珍珠。如果碗裏只有一顆珍珠呢?那是不是就彌足珍貴?

孩子作爲全班那麼多同學裏面被挑出來的三分之一,被任命完成老師交給的這個任務,對孩子來說,這是價值的體現,同時也是一種責任——孩子這麼認真的對待老師交給的任務,實際上也是一種責任心的表現。但是不管是價值體現還是責任心,媽媽都沒有看到,媽媽活在自己的標準裏,活在那些"應該"裏,活在自認爲正確的道理裏,卻唯獨對孩子沒有一點共情的能力。

③ 父母的共情能力,決定了和孩子溝通的質量。

如果父母能看懂孩子行爲背後的心理,能讀懂孩子,那麼也就有了共情孩子的能力。有了共情的能力,纔有可能感同身受,完成和孩子進行高質量的溝通。這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關係,沒有前面的"一",就沒有之後的"二"和"三"。

從某種意義上說,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支撐就是對孩子的共情(同理心),其實這不僅適用於家長之於孩子,應該說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這樣的支撐,因爲沒有任何一個人是生活在真空罐裏的,每個人都需要和希望別人給到自己這樣的情感支撐,尤其是自己的重要他人。作爲孩子來講,當然更是如此,所以,家長最重要的就是懂得孩子——明白孩子的內心,體察孩子的感受,領悟孩子欲言又止的渴望。

在這個故事裏,媽媽有自己的標準,在媽媽的標準裏,非常簡單粗暴:就是孩子應該怎樣做,如果不這麼做就是"錯"的,"不懂事"的。這種簡單對立的二元思維,本身就蘊含着一種對孩子的否定和控制。我們一直在說"存在即合理",孩子之所以這麼做,一定有ta自己的道理。如果父母可以放下自己的標準,看到孩子希望被看到、被表揚、被鼓勵的渴望,並且將這一點反饋給孩子,讓孩子感知到,那麼孩子一定會獲得情緒上的穩定。當情緒穩定下來,再進行下一步的溝通,纔會有效。

但是大多數家長,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活在自認爲正確的標準裏。這就直接導致了孩子滿心歡喜的來到父母身邊,但是又沮喪的鎩羽而歸的現象

缺少共情能力,不能理解孩子行爲背後的心理,訴求,需要,也就不能給到孩子真正需要的東西,溝通必然無效。親密關係,依戀關係也必然會受到影響,這一點,需要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2. 孩子的拖拉磨蹭背後有對挫敗的恐懼和逆反

不管是媽媽是要求孩子先去做數學作業(因爲孩子的數學成績比較差,所以媽媽認爲孩子應該先把最難的做完,再做簡單的),還是要求孩子在自己爲她整理字帖的時候,先去完成其他作業,孩子都沒有按照家長的要求去做。在媽媽看來,這就是孩子的拖拉磨蹭。但事實是,拖拉磨蹭是現象,背後卻有其"正常的"心理機制。

① 對挫折的恐懼

孩子的拖延實際上都是一種對困難的抵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區,何爲舒適區?就是在舒適區裏呆着是最舒服的,從某種角度上說,沒有人願意做自己不擅長的事,對於文中的孩子來說,做語文作業和寫字帖,她是比較勝任,容易做到的,所以這就是她的"舒適區",而數學她不會做,所以這就是她的"非舒適區"。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這非常容易理解,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動物,沒有任何人尤其是內心力量還不足夠強的人,能很愉快的挑戰自己的非舒適區。所以,畏難情緒是孩子寫作業拖延的一個主要原因。

但是畏難情緒又是怎麼產生的呢?

人是受經驗驅使的動物,某種意義上說,人是條件反射的動物。也就是說,畏難,是因爲之前的條件反射的習慣。

中國有句老話叫"初生牛犢不畏虎"。孩子在生命之初都是懵懂的,不知道什麼叫舒適區,什麼叫非舒適區,當然也不知道什麼是困難。之所以在後天對困難、挫折產生了畏難情緒,一定是因爲成長的過程當中困難和挫折給自己帶來了一些不好的體驗。其主要原因,就是家長沒有在孩子遇到困難或者挫折的時候,對孩子完成很好的引領。

比如一個孩子,他走路的時候摔倒了。一個家長說:怎麼又摔倒了,褲子又白換了。趕緊起來吧。另一個家長則把孩子扶起來,接納孩子的情緒,安撫孩子,告訴孩子你之所以摔跤,是因爲你現在的神經系統發育的還不完善,但是這不是你的錯,隨着你年齡長大,走路就不會再摔跤了。

可想而知,這兩個孩子後面的心理狀態和各方面的發展一定是不同的。他們對待挫折的感受也一定是不同的。如果家長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階段,多給孩子一些正向的鼓勵、支持,避免讓孩子對自己做不好,做不到的事產生挫敗感和羞辱感,那麼孩子長大後就會對困難不那麼恐懼。反之,如果做自己不擅長的事,伴隨而來的總是一些傷害性的體驗,那麼久而久之,孩子就一定會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做完成困難的事。

② 逆反

孩子的拖延背後都有逆反。拖延本身就是對自己不喜歡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的逆反。比如作業,我不喜歡做,不想做,沒興趣,但是又不得不做。比如上學,我不喜歡,甚至討厭,但又被逼着不得不上。

你見過哪個孩子打遊戲逆反?玩手機逆反?不存在的。只有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纔會逆反,拖延。

而之所以會產生逆反,這一定是哪些地方做錯了。比如作業太多,孩子覺得永遠看不到希望,就會逆反,懈怠。再比如父母不斷加碼,寫完作業還有一大堆事要做,既然這樣,那不如拖拖拉拉,最後能少幹一樣算一樣。再比如,家長學校不斷的把學習和吃苦聯繫起來,苦口婆心的勸誡孩子,一定要多吃苦,肯吃苦,這樣才能學習好——無形當中把學習當成一件"苦差事"灌輸給孩子,那孩子憑什麼要吃"苦"呢?誰不知道"甜"才更好吃...

逆反的原因還有很多,成因也很複雜,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拖延背後一定有逆反的情緒在。至於怎麼化解孩子的逆反情緒,這需要家長用心體會。可以簡單的說,對孩子少一些包辦替代、嘮叨控制、有意無意的干涉…孩子的逆反就會少很多。

③父母的榜樣的作用,遠勝於教導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就像文中的這位媽媽,她和女兒正好相反,她擅長數學,但是卻對語文無感。所以,當她聽到女兒給她佈置的"任務"時,她感覺非常惱火。這個惱火,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爲自己不願意做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事。"讓我做兩道數學題,倒是還可以"。

後來的結果,是這位媽媽採取了"這是你的作業,不是我的事"的模式,成功的"擺脫"了孩子給自己佈置的艱難的任務。我問這個媽媽:你自己覺得麻煩,不願意做的事的時候,掉頭就跑,你又憑什麼要求孩子做到迎着困難上,什麼骨頭難啃就去啃什麼呢?

這個媽媽一時語塞。

很多家長都喜歡長篇大論的講很多人生的道理給孩子,恨不得將自己畢生的經驗全部用嘴巴傳授給孩子。但是,事實是:你是什麼樣,你的孩子基本上就是什麼樣,孩子跟你,就像大小號的同模"產品"。如果你覺得孩子讓你憤怒,那麼你自己身上一定也有類似的特質。只不過,你的眼睛只看到了孩子,卻沒有看到自己罷了。

家長最令孩子感覺到不能信服的地方莫過如此——自己都做不到,卻一本正經的要求孩子做到。同時,這也是導致孩子"信度逆反"的一個重要原因。

3.關注和警惕孩子的"假完美"人格

文中的孩子,她爲了完成這樣一篇字帖,斟字酌句,甚至拿尺子衡量,認爲寫的稍有瑕疵就撕掉重來——這也是爲什麼她媽媽認爲她"沒必要","浪費時間"的原因。

九型人格的1號,是完美型人格,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這些追求完美的人,其實大部分都是"假"完美。假完美的人格特質會給當事人造成嚴重的內耗,並往往伴隨着強迫性的行爲,而其背後的心理機制,是害怕犯錯。

所以,挑剔、指責、抱怨的家庭環境是生長假完美特質孩子的主要土壤。家長可能會覺得冤枉:我並沒有要求她必須達到什麼樣的標準啊?是她自己非要撕了改,改了撕,我反倒覺得差不多就行了。沒必要這樣追求完美。

那既然家長是這樣的"低"要求,孩子有爲什麼這麼苛求完美呢?

首先,是孩子平時體現自身價值的機會比較少,所以當孩子一旦遇到能夠體現自己價值的時候,就會表現得非常非常積極,非常想要讓自己的價值得到充分的體現,不想有一丁點瑕疵,不想犯一丁點錯。這就造成了追求完美的特質。

其次,爲什麼孩子平時體現自身價值的機會比較少呢?歸根結底,還是因爲自己的優點不被看到,不被鼓勵和欣賞,反倒是自己犯一丁點小錯,父母就會揪住不放,喋喋不休。

比如文中這個媽媽,她自認爲並沒有在字帖這件事上要求孩子,但是她既看不懂爲什麼孩子在字帖上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又對孩子沒有按照她的期望和時間安排寫作業而憤憤不平。換句話說,她的眼裏,只有孩子沒做到,做的不好的,或者是不合自己心意的地方,而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和長處。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中,孩子苛求完美就不顯得奇怪了。而且我相信,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也一定因爲追求完美而從中受益,比如說,老師可能會表揚她的字帖寫的認真、工整,那麼這對她來說也是一種正性的強化,會無形當中加強她對"完美"的追求。

應該更準確的說,對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追求完美,又因爲追求完美,可能會導致用時較長,這樣也可以無形當中逃避對自己不擅長、不喜歡的事情——例如寫數學作業。

我們的眼光,不僅要看到孩子現在對一篇字帖的態度,更應該從"人格"的角度去"審視"孩子。因爲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人格,而不是性格。假完美的強迫性人格背後,是一種深深的防禦——即害怕被挑剔,指責,不敢犯錯。當一個人在無意識的情況下,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用於防禦,用於防止自己犯錯之上的時候,ta的神經就會不自覺的緊繃,也會不斷的因爲沒有達到自己的"完美"要求而自責,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對一個人產生極大的內耗——因爲這樣勢必導致ta沒有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更有建設性的方向,同時也勢必會導致ta的"行動"困難,執行力、行動力、自我效能感都會大打折扣。這一點,是需要家長未雨綢繆看到的。

4.家長的"雙標"和簡單粗暴的應對模式對孩子影響深遠

① 雙標

媽媽顯然是雙標的,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說,她自己覺得給字帖排版麻煩,就找藉口推掉了,但是卻要求孩子能做到迎難而上,主動去做數學題。再比如,她自己在推掉孩子的請求時,她說 "這是你自己的作業,你自己弄吧",但是她在孩子晚上到很晚還沒有完成作業的時候,又埋怨孩子還不趕緊寫完作業,搞得她也沒法睡覺。我問她,你不是說寫作業是孩子的事嗎?你爲什麼要管她寫到幾點?難道你希望自己解脫的時候就說作業是她的事,因爲孩子沒寫完作業引發了自己的焦慮的時候,就需要孩子負責了?

這是家長典型的雙標:什麼對自己有利,就說什麼。家長雙標的一個重要後果是:孩子覺得沒法和家長溝通——道理全讓你一個人說遍了,怎麼着都是家長有理。這個時候,孩子的逆反必然會滋生。

而更爲重要的是,自己的雙標,很多人根本察覺不到,反倒是什麼時候都覺得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責怪孩子哪做的都不對。到最後,再給孩子安一個"逆反"的罪名。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潛移默化,有雙標的父母,除了會有"逆反"的孩子,還必然會有"耍賴"的孩子。因爲雙標也是會習得的。雙標本身,就是一種缺乏規則意識的表現,而且,雙標的目的,都是爲了自己的利益考慮,在這樣的教育影響下,孩子也會習得雙標,習得以自我爲中心,習得耍賴模式。

所以,家長應該時刻覺察自己身上有哪些人格問題,及時修正。

② 簡單粗暴的應對模式

其實簡單粗暴的應對模式,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犯懶"的模式。因爲遇到問題不願意思考,所以就採用最簡單的方式,一推了事。

比如說,在這個案例裏,媽媽對女兒不寫作業,交代給自己爲字帖排版但是仍然在旁邊等着,而不去寫別的作業等行爲是不滿的。但是媽媽沒有和孩子溝通,說出自己看到的事實,也沒有引領孩子更合理的安排時間,既沒有讓孩子放心,表示自己會認真對待孩子交代的任務,引導孩子可以安心先寫別的作業,也沒有跟孩子探討一下不願意寫數學作業是不是因爲遇到了一些問題?

因爲女兒沒有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去做,媽媽直接用簡單粗暴的方式進行了應對:拒絕孩子的要求。

這個拒絕,一方面是逃避自己不擅長的事,另一方面,是用拒絕的態度表達自己的不滿。

溝通是需要耗能的,引領是需要智慧的,但是拒絕是最簡單的,不費力氣的。所以,偷懶的家長就會選擇這樣的方式和孩子相處。但是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平時偷了懶,就意味着將來孩子要多走彎路。

事實上,這裏面也涉及下一個話題,父母應該給孩子什麼樣的陪伴質量。

5.父母給孩子的高質量陪伴

毫無疑問,父母應該給予孩子陪伴,但是陪伴光有時間的維度還遠遠不夠,它更看重質量的維度。

高質量的陪伴,至少應該包括幾個方面:聆聽、接納、共情、引領。

聆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懂得孩子行爲背後的心理和訴求。

接納孩子的情緒,例如孩子的畏難情緒,孩子對於父母不理解自己的憤怒情緒等等。孩子所有的情緒,都是應該被尊重,被接納,被允許的。在這一點上,很多家長都沒有做到,尤其是當孩子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還經常被孩子的情緒干擾,要麼無原則的妥協,要麼遷怒,暴跳如雷。

如果家長不能對自己的情緒進行管理,那麼就不可能做到接納孩子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

一個家長共情孩子的能力高低,直接決定了ta的陪伴質量。共情的前提是看到,看懂,感同身受,而做到共情,首先要做到去自我中心,放下自己的架子,從自己的視角里走出來,嘗試去理解和看到孩子,這纔有可能做到共情。

有了以上的基礎,剩下的,就還需要有引領的功力。以文中案例舉例,引領孩子,問問孩子作業的安排計劃,問問孩子打算怎麼分配幾科作業,如果遇到難題打算怎麼解決,等等,啓動孩子的思考智慧,在孩子有需要的時候及時出現,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引領孩子思考將來遇見同質問題時該如何處理…

做到以上四點,纔算有比較高質量的陪伴。否則,就算花費再長的時間,也依然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填補不了孩子內心的匱乏感。

不管是對孩子的陪伴,還是對家人的陪伴,如果想實現高質量,都需要花費心血,不僅是時間的輸出,更是情感的鏈接。做父母的,需要用心體察。

父母好,孩子纔會好。很多家長弄反了順序,把精力都用在"改造"孩子上,這實在是一個可惜的誤會。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