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的培養一定需要溝通嗎

孩子的培養一定需要溝通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育寶寶離不開溝通,孩子最不願意聽到的這類話,父母一定要知道。孩子總是不聽話,爲什麼孩子總是跟自己唱反調?孩子怎麼那麼難管呢,脾氣真是臭的很,該怎麼管教纔有用呢?

孩子的培養一定需要溝通嗎


這是很多父母養育孩子過程中,遇到最棘手最無奈的疑問,當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一切的苦心婆媽都會絲毫不起作用,即使更爲激進的言語吼叫也無濟於事,不講究藝術的溝通,能獲得只是孩子的不屑一瞥。

寶寶不聽話,其實還是寶爸寶媽平時和寶寶交流時,做的不好,尤其寶寶聽到很反感的話,寶寶心理也是十分抗拒,所以跟寶寶溝通,從管好自己的嘴開始,寶媽要避免說孩子最不願聽到的話。

現在不少寶爸寶媽教導孩子的時候,能想到就是靠高分貝讓寶寶屈服,其實這隻能彰顯寶媽在對付寶寶上的軟弱,養育寶寶離不開溝通,孩子最不願意聽到的這類話,父母一定要知道。

嘮嘮叨叨的話語

每個父母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愛絮叨,寶寶做錯了一件事,寶媽總是會說了一遍又一遍,唯恐寶寶聽不到,其實這樣只會讓寶寶心生不滿情緒,對寶媽的嘮叨,也產生會反感。

其實嘮叨教育並不可取,需要提醒寶寶或者糾正寶寶的話語,只要寶寶聽到了,就無需嘮嘮叨叨重複不停,這種嘮叨對寶寶來說,是一種重複刺激,說多了,寶寶大腦也會自動屏蔽,起不到該有的作用。

諷刺不認可的話語。

有不少父母認爲,孩子是不能經常表揚,這樣只會讓寶寶產生驕傲的心理,所以就認爲刺激性言語會起到更好的作用,於是就處處用諷刺不認可的話語,讓寶寶更加上進。

其實這樣的教育根本起不到良好的作用,諷刺的話都比較刻薄,對寶寶的傷害也很大,寶寶做錯了事,會一直想着父母會諷刺自己,從而就會變得唯唯諾諾,並且還會對寶媽的教育產生抗拒,導致寶寶越來越不聽話。

處處揭醜的話語。

有這樣一個事例,一個寶寶三歲多了,不過還會尿牀,寶媽和奶奶見了別人就說,我家寶寶還尿牀呢,一點都不知道害羞,寶寶雖小,但是這樣處處揭醜也會讓寶寶心生反感。

孩子表現的怎麼樣,我們自己知道就行,沒必要給親戚鄰居數落寶寶的不好,雖然這樣能引起話題,對寶寶來說卻是一種傷害,寶寶的自尊心,遠遠要比我們想象的要強,所以我們要細心呵護。

警告威脅的話語。

“你在玩手機,我就揍你“,”你在不聽話,就把你賣了“,”你還哭?再哭,警察就來把你帶走“,這些話語是不是在生活中很常見呢,不管你說不說,反正我是很喜歡說這些的。

其實這種警告威脅的話語,對寶寶也不好,寶寶不聽話, 就要受到父母的威脅,這樣只會讓寶寶越來越膽小,還會讓寶寶嫉妒畏懼,因爲他們不知道父母的這些話到底會不會發生,生怕寶爸寶媽們真的不要自己了。

武斷審問的話語。

每個父母都關心自己的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足夠優秀,當然對於寶寶的錯誤眼裏也不能容下沙子,但是很多媽媽對於孩子的問題都太過武斷了,僅憑自己的判斷,就審問寶寶是不是犯了錯。

寶寶不是犯人,我們作爲家長也不能用審問來替代交流,父母過多的審問寶寶,只會引起寶寶內心的不滿和牴觸,面對不講道理的父母,寶寶還會把委屈藏在心裏,長此以往,寶寶內心情緒無處發泄,嚴重影響寶寶良好性格的養成。

缺點轉移的話語。

每個人都存在缺點,不少的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身上出現問題時,習慣不分青紅皁白地將這些壞習慣轉移到自家寶寶身上,然後千叮嚀萬囑咐告誡寶寶不要犯。

其實這樣只會讓強化寶寶對這類缺點的認識,及時自己身上沒有這些缺點,父母的缺點轉移會讓寶寶嘗試這些缺點的可能,另外這種缺點遷移的話語還會打擊寶寶的上進心和進取心,不可取。

跟寶寶溝通,從管好自己的嘴開始,寶媽要避免說孩子最不願聽到話,養育寶寶離不開溝通,孩子最不願意聽到的這六類話,父母一定要知道。

溝通交流是一門藝術,寶爸寶媽平時說話的技巧以及表達,都會深深影響寶寶的心理髮育和行爲習慣,所以寶爸寶媽一定要知道什麼樣的話該說,什麼樣的話不能說。

說話不講究的父母,上文提到的六類話語是不少父母最會犯的,這些話語不僅寶寶不喜歡,對寶寶的心理性格發育也不好,所以寶爸寶媽一定要注意,找到自己日常說話的類型,有針對的改正和避免,做會說話的父母。

寶寶不愛聽的話,我們要儘可能的避免說,說出來寶寶也不會聽,除此之外還會讓家庭不和諧,會說話和不會說話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不是一點半點,我們都爭取做個會說話的父母吧。

孩子不聽話時,您都是怎麼教導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