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清明節的故事】關於清明節的故事

【清明節的故事】關於清明節的故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清明節的故事 古有清明前一天爲“寒食節”之說,相傳起於春秋時期晉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飢”一事,後逐漸清明寒食合二爲一。唐代掃墓日期一般在綿山景區景點之一:母子石像寒食節,宋後移到清明。傳說中“寒食節”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來歷即是爲紀念介子推“割股充飢”而不圖爲報,最終在此被大火燒山而亡,綿山所在地原叫“定陽”,被晉文公更名爲“介休”,意爲介子推休息之地。現綿山已由當地人民開發爲著名旅遊景區,其中一重要景點就是高大的介子推母子石像,介子推成爲當地人民效忠兩全的人物的代表
相傳大禹治水後,人們就用“清明”之語慶賀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天清地明,正是春遊踏青的好時節。踏青早在唐代就已開始,歷代承襲成爲習慣。踏青除了欣賞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還開展各種文娛活動,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節的故事】關於清明節的故事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爲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爲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關於清明節。

清明節的故事點評 清明節的故事給小朋友們又科普了一次傳統文化,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需要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關於清明節的民間故事,我們也要一併吸收。
【清明節的故事】關於清明節的故事 第2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