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父母們別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父母們別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育一個孩子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時間以及金錢,父母總想着孩子長大後能夠孝順自己,那麼你教育方法對了嗎?父母們別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總說養兒防老,作爲父母,我沒有想過將來孩子要怎麼孝敬我們,只要他幸福就好。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可以成爲一個不懂孝順、不懂感恩的人。

前段時間聽說舅舅病了,還沒進病房,就聽到了房間裏的爭吵聲。

“你是要氣死我對不對?你就是這麼對你親爹的嗎?”

“沒想到啊,竟然是頭小白眼狼!” ……

進去的時候,舅舅拍着胸脯坐在病牀上,他的兒子,也就是我那16歲的弟弟,雙手插口袋裏抖着腿站在一邊,看見我們進來,轉身就出去了,招呼都沒打一下。

舅舅說,這個兒子,早晚要把自個兒氣死:自己住院,行動不便,到了飯點想讓孩子出去給自己買點吃的,結果他屁股像是被膠水黏在了椅子上似的,一直在玩手機。催了他幾下就不耐煩了,不情不願地說了句沒錢。

告訴他錢在哪,他拿到錢就出去了,飯也帶回來了。結果讓舅舅心寒的是,弟弟拿走了舅舅兜裏所有的錢,當天晚上就一夜沒有回醫院。一晚上,不知道他做了些什麼,五百多塊錢都沒了。

舅舅說,又當爹又當媽地把他帶大已經很不容易,萬萬沒想到,竟然養了一頭白眼狼!只知道惹事和要錢,從來不會爲長輩考慮一下。以後還能指望他什麼?

弟弟從小被我舅舅帶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沒有媽媽的照顧,舅舅儘量滿足弟弟的所有要求,弟弟想要的,舅舅都會幫他實現。慢慢地,弟弟變得不學無術、好吃懶做起來,把家長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

父母們別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不懂感恩的孩子,與狼有何差別?

人們形容一個孩子沒有良心,總說他是“白眼狼”,其實,“白眼狼”孩子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養成的。

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

父母爲孩子事事代勞,遞食物、穿衣服、交朋友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慢慢地,失去了付出愛的能力。

有個朋友常跟孩子說:家裏什麼事兒都不需要你,你只用搞好學習就行。

有天朋友生病發燒,兒子中午放學回家,一句噓寒問暖都沒有,冷冰冰掏出一句話:“你病了,誰給我做飯吃?又不提前說聲,害我白跑一趟!”

朋友聽完心酸不已,爲孩子做這做那,甚至連牙膏都擠好,孩子對自己沒一點關愛和體貼。

做得越多,孩子卻變得越來越冷漠。

“無私地”都滿足他所有要求

幾乎所有“白眼狼”的童年時期都有這樣的共同點:只知道提要求,我要什麼,你都得給我,不給我就鬧。

網上有個流行的詞語叫做“全民富二代”,大概的意思是富人家的孩子當富二代養,窮人家的孩子也當富二代養。

所以無論家庭的窮富,很多孩子從小物質享受就被過分滿足:小學跟父母要手機,中學跟父母要電腦,出了社會跟父母要房要車,結了婚要父母帶孩子……

他的要求一慣都得到滿足,對親人的感受視而不見,等哪天父母沒什麼能給了,他還會覺得父母多對不起他。

當一個人得到的東西越容易,越不懂得珍惜與感恩。

放縱孩子所有不合理的行爲

穿着鞋子踩沙發、霸佔東西、野蠻粗暴……無論惹出什麼樣的禍,大人都能找到理由袒護他們,對孩子所犯錯誤,無原則縱容。

漸漸地,孩子的心中,無視規則,輕視別人,做什麼事也不想後果。

孩子的行爲並不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反而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升級,小時候的“熊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就變成“白眼狼”。

我們常說,父母養孩子,不是爲了回報,但是如果哪天,孩子因爲父母給不了他想要的而怨恨,這恐怕是做父母最寒心的事情了。

孩子變成了白眼狼,究其根本,是親子之間缺乏界限:父母將本該由孩子自己面對的事情,攬到自己的肩上;孩子長大,也習慣把自己的責任推卸給父母。

父母教育孩子,不是教他做“白眼狼”,也不是叫他做愚孝子,而是幫助孩子成爲獨立有主見的人。

爲了自己的孩子不成爲“白眼狼”,請經常提醒自己放手,不要替孩子做他分內的事,讓孩子承擔些家務,相信孩子有照顧好自己的能力。

別什麼事情都滿足他,讓孩子懂得,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都能得到。

光愛孩子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教育孩子愛別人。

俗話說:“3歲看大,7歲看老。”3-6歲是孩子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人的很多性情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初步定型了。所以在這個時期,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和引導尤爲重要。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