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要做的,並不是成爲完美的父母!

你要做的,並不是成爲完美的父母!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父母窮其一生讓自己在孩子面前變得“完美”,沒日沒夜的爲其操心,讓孩子上興趣班,陪做作業,逼迫自己跟孩子一起去自己一點也不喜歡的公園;忍受屎一樣的公司氛圍,只爲孩子下個月能去一次歐美夏令營,能上一個滿意但昂貴的幼兒園;逼迫自己假裝文藝的做出兒童美食,做菜1分鐘擺盤1小時......

在這個充實的育兒路上,你每一次分享朋友圈都引得無數爲人父母的好友點贊,慢慢的連自己都開始麻木,以爲自己確實就是完美父母的範例,你從來沒去細心發現,孩子越來越不喜歡你,討厭你,遠離你,而這個時候你不得不用“也許孩子長大了都是這樣的”來安慰自己。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熱度非常高的話題:《恨父母的孩子應該怎麼走下去?》

恨父母的孩子應該怎麼走下去?我想說說我的心裏話,我知道一個孩子恨它的父母是天理難容,是不肖沒有良心,因此,我既恨自己不道德,沒有感恩之心,是個壞孩子,我也恨我的父母。我每天都很不開心,有時候我想還不如死了算了,恨父母的人大家也容不下,我該怎麼繼續生活?

你要做的,並不是成爲完美的父母!

乍一看覺得標題無比辣眼,孩子怎麼能恨父母呢,父母對我們這麼好!但參與討論的人數過萬,並且第一條回覆點贊就有7000多人,這說明恨父母的孩子是普遍大量存在的,而這些人的父母我相信絕大多數並沒有對孩子做過窮兇惡極的事,只是他們愛孩子的方式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在孩子成年後一直無法擺脫陰影。原生家庭的帖子我寫的也比較多,而根據以往的用戶留言,或多或少恨父母的人,絕對不在少數,只是我們出於倫理道德,一直壓抑着這種真實的感受。很多時候,我們愛父母並不是發自內心,而是道德驅使。

我能明白這個話題的發起者他內心的煎熬,一方面深深的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人,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內心的真實感受。

你要做的,並不是成爲完美的父母! 第2張

雖然他無比憎恨自己的父母,但父母說的最多的卻是“爲了我多麼不容易,吃了多少苦,花錢供我讀書他們自己什麼都捨不得買種種”,一直活在強權之下,沒有理由去反駁這樣的愛,也不需要思考自己到底喜歡什麼,因爲在父母那裏那些都不重要。

所以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間,產生了一種非常荒謬的關係:

你要做的,並不是成爲完美的父母! 第3張

我極其贊同和欣賞《反父母小組》的核心理念:反對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積極的手段,爲的是個人向社會化進一步發展,達到自身素質的完善和社會更加的融合。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制腐朽、無知、無理取鬧父母的束縛。

一段輕鬆而優雅的親子關係,絕不是父母在佔絕對優勢的家庭權力下讓孩子聽從自己的指令,以爲孩子好爲出發點去要求孩子完成別人和自己認爲的完美人生,這本身對孩子就是不公平的,因爲父母自己沒有完成的心願卻讓孩子去完成。所以站在這個角度,在某項成就上有缺憾的父母其實是不能給孩子提供有效路徑的,有的只是虛無縹緲的殷切期待。

你要做的,並不是成爲完美的父母! 第4張

要評價自己是否是一個合格或優秀的父母,要看除了生理學上的親子關係,孩子是否真的把你當朋友看待,能和你順暢的交流、溝通和盡情表達,如果沒有,說明你一直表現的像一個“權威的父母”。極有可能你所追求的完美父母狀態,最後會以孩子成年後的掙扎和憎恨收尾。

以我們自身爲例,那些被父母殷切希望壓的踹不過氣又無法反抗的人們,進入社會後以更慘痛的教訓爲代價去適應這個世界,某一天我們突然發現,我們要適應這個世界,必須跟過往的認知做強烈對抗,而那些被強權父母們政治正確壓的失去反抗能力和極難刷新固有認知的人,終其一生都在煎熬中碌碌無爲的度過。

世間最大的無奈,是我們可以逃的掉沉悶無趣的學校,卻永遠也別想可以從父母那裏畢業。

從孩子出生,就註定開啓了分離

我們看着他的背影慢慢遠去,逐漸模糊

看他摔跤、哭泣、迷茫甚至蹉跎人生

而我們要做的,是用堅定的聲音告訴他

去吧,孩子,用你自己的方式去體驗這一生

作爲父母,以此自勉。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