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爸爸去哪兒》林志穎不告而別引爭議 網友誇Kimi勇敢

《爸爸去哪兒》林志穎不告而別引爭議 網友誇Kimi勇敢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上週五的《爸爸去哪兒》中,Kimi再次不肯離開爸爸做任務,而林志穎隨後不告而別,引發網友的爭議。有人稱讚Kimi勇敢,但同時林志穎的做法也遭到質疑。

上週五播出的《爸爸去哪兒》,林志穎兒子Kimi先是離不開爸爸而哭鬧不止,後來林志穎在耐心陪伴後再偷偷離開,當發現爸爸已悄然不在時,Kimi不哭不鬧的表現彷彿一秒長大。可是,這個過程引起觀衆激烈討論,有網友發起 “Kimi退出”話題,並認爲林志穎的教育方式嚴重有問題;也有網友發起“Kimi加油”話題,稱“要求kimi退出的人,請先去看心理醫生”。爲此,媒體採訪有二十多年從業經驗的心理諮詢師邱少波,他認爲,小朋友被觀衆妖魔化了,“觀衆會把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投射到節目中,其實大家的重點不在小朋友哪個該退出的問題,而是觀衆把父母對自己教育的方式投射在這些小朋友身上。”

《爸爸去哪兒》林志穎不告而別引爭議 網友誇Kimi勇敢

 網友爭論:有人誇獎Kimi勇敢 也有人質疑林志穎做法

對於林志穎不告而別,Kimi不哭不鬧,外界形成兩種觀點。網絡上大部分觀衆表示,沒想到Kimi這麼勇敢,也有網友紛紛留言:“黑米哥哥尋找爸爸的眼神讓人心碎”、“有時候就是在這種無助的時刻激發人的成長”。

但也有網友認爲林志穎做法“太狠心”,網友“刺蝟xi不吐槽會死”在微博開炮:“強烈要求kimi退出!沒有一次能自己獨自完成任務,永遠要老爸跟着;林志穎的教育方式嚴重有問題,只會跟孩子講‘這樣不可以’,卻不告訴孩子爲什麼不可以!每次出任務都跟着,孩子就會覺得‘只要我一哭爸爸就會聽我的’!” 到截稿時,該條微博轉發超過2000,此話題的討論度超過159000條。不過,大多數網友並不希望Kimi退出,而是覺得大家要多寬容,認爲發帖人此話題太過分,希望刪話題。

網友“立十金金金”發起“Kimi加油”的話題,力挺林志穎的教育方式沒有問題,並以林家兄妹的成長爲鑑:“林志穎家裏兄妹五個從小沒被打過,連捱罵都很少,結果哥哥幫林志穎打理科技公司,弟弟英國留學回來,妹妹是公務員,全家都是帥哥美女。林志穎從小被認爲是女孩子,叛逆期時還一直被記過,現在卻是全面開花,林氏家族的教育方法,真不用旁人操心。”而林志穎也對節目組表示:“有些時候,你越強迫他,他的這種(牴觸)態度反而會更堅決,因爲他覺得爲什麼一直要逼我去做這件事情。這時候要換一種方法跟態度去引導他。”

專家意見:不辭而別讓父子都成長 需思考爲何有人想讓他們退出

繼“王詩齡滾出《爸爸去哪兒》”、“張天天滾出《爸爸去哪兒》”後,林志穎的兒子Kimi也被網友喊“退出”。爲什麼一個本該是有愛的綜藝節目,卻招來這麼多網友的質疑?廣東省社會醫學研究會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委員、壹情商首席顧問邱少波認爲,問題不是出在小朋友身上。“父母對孩子的愛分成兩種,一種是溺愛柔和的愛,一種是嚴厲管教的愛,在每個時期,這兩種愛的比例是不一樣的。而觀衆會把自己從父母那裏接受到的管教方式,投射在5個小朋友身上。如果觀衆本身接受到的是嚴厲管教的愛,那他或許就會接受不了小朋友在節目中表現的任性。”

他認爲,Kimi表現出不願意離開林志穎的原因,是缺乏安全感。人每個時期的情感需求是不一樣的,0歲到3歲的小朋友會靠觸覺和嗅覺來依賴父母,3歲到5歲時則是依靠視覺和聽覺。“孩子要獨立離開父母,離開照顧者,靠的是自己而不是照顧者。Kimi才4歲,他需要依賴着爸爸,可能到了5歲就會沒那麼需要了。”

對於林志穎不辭而別,邱少波也認爲做法得當,“林志穎轉身離開,不僅讓Kimi面對成長,同時也是他自己的成長,這種依賴是雙向的。林志穎也不想離開Kimi,透過細微的觀察,你可以看到他的表情和肢體語言,都傳遞着不捨得的情緒。”對於頻頻有網友喊出孩子們退出和讓爸爸們看心理醫生,邱少波認爲,“其實爸爸們都很盡力,幾個孩子也沒有大的問題。比起討論誰該退出,大家更應該思考爲什麼會有人想讓他們退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