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家長的自以爲是,孩子的“敢怒不敢言”!

家長的自以爲是,孩子的“敢怒不敢言”!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庭教育其實是一種相互的事情,不僅是家長教育了孩子,有時候還是孩子教育了家長。當然最好的結果還是家長孩子一起共同進步。

最近我發現,家裏有一種新的對話模式。

“你這樣總是發脾氣不好,得學會管理你的脾氣。”我們認真跟兒子說。

“你也要管好你的脾氣。”

“不要總是想着多看會電視就好,注意保護眼睛。”

“你也不要總是盯着手機,保護好眼睛。”

“早點睡,早睡早起身體好。”

“你也要早點睡。”

遇到這樣的對話,只能“好好好,我也會”。

然後敗下陣來。

朋友聽說後說,“這都是你平時說尊重他,給慣出的毛病。我們家,我一句話下去,他不聽直接開打,每次都服服帖帖。”

朋友說這句話的時候,很滿意的樣子。

再反觀我家,這樣的對話,更需要時間和耐心。

因爲這脣槍舌戰之後,該管的得管,該教的得教。

更重要的是,自己該改的還是得改。

因爲細細一想,孩子的回答不無道理啊。

我們總是要求孩子如何如何,卻對自己沒有一點要求,這就有點讓人看不懂了。

因爲你曾告訴孩子,人都是平等的。

那就要平等以待,要求當然也要一視同仁才行。

你平時尊重並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那孩子就會說出自己的想法。

你平時理解孩子的行爲,以積極肯定的態度對待孩子,培養了孩子的“高自尊”,那就註定要小心翼翼。

當然,如若一個家庭沒有培育這種民主平等的文化,孩子沒有這種表達的機會,自尊被忽視。

那孩子必然是願意服服帖帖當你的“小寵物”,不會有半分怨言表露。

而你也會自以爲是的覺得這就是愛。

家長的自以爲是,孩子的“敢怒不敢言”!

爲什麼很多孩子小時候很乖,到了後來就慢慢的變了。

開始不聽話了,開始跟你對着幹了。

這不是青春期綜合徵,這應該叫“缺愛綜合徵”。

因爲孩子的心裏從來就沒有感覺到真正的愛。

爲什麼會這樣?

平等和民主的家庭氛圍會催生尊重和自尊,這是愛流通的前提。

就好像一根水管,你給堵住了,水根本就無法流通。

而專制和忽視就是堵住管子的東西。

可那些自以爲是的父母,常常是喜歡這兩樣東西的。

只是自己當時並不覺得。

王朔在《致女兒書》裏說:“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着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再後來,一想起他們就心裏難過。”

對生養自己的父母,你會糾結,會迷茫。

有時多年後發現,自己誤會了父母。

可有時,你覺得當初的傷痛,還是那麼真真切切。

你想着去彌補,或者想着去逃離。

都是痛,全因自己的心,父母沒想過去讀懂。

家長的自以爲是,孩子的“敢怒不敢言”! 第2張

在很多時候,孩子還沒有說,但父母卻早就有了答案。

並且一定要孩子承受是這樣才放手。

非逼得孩子認錯不可。

我有一個同事,說自己最怕的就是父母那自以爲是的樣子。

她小時候,有一次從同學那借了一本小說。

好看到讓她半夜打着手電筒在被子裏讀。

有一天晚上,她看得起勁,竟然還在被子裏咯咯笑着。

沒想到突然被子就飛了。

猛回頭一看,媽媽開燈站在那。

然後瞄了一眼她的書。

她趕緊合上,沒想到合上更不好。

因爲封面插畫師一對男女手牽手依偎着。

“你看什麼書?”

“沒什麼”

“拿出來,看什麼書?”媽媽很激動。

她把書放在背後,然後盯着媽媽。

心裏想着“趕緊出去呀!別問了。”

“我就知道你今年成績差,肯定是受了什麼影響,沒想到看一些這麼賤的書。”

她當時聽到那個賤字,感覺臉上發燙,但是不知怎麼反駁。

後來的事她也不記得了。

只是媽媽說的那個賤字,讓她一直記得。

其實她想跟媽媽說那只是一本非常正常的校園小說,而沒有她想象的那些骯髒情節,但是她知道媽媽認定的事,誰也無法改變。

就算你給她看,她也不會看,甚至覺得你是侮辱她。

所以她選擇了沉默,默默地接受媽媽自以爲是的指責。

她說自己如今有了孩子,做得最多的事就是讓孩子說。

因爲她怕自己也像媽媽當年一樣,用自以爲是的態度傷害自己的孩子。

那種傷害,經歷過的人才明白。

家長的自以爲是,孩子的“敢怒不敢言”! 第3張

孩子小的時候,有自己的想法,你得去接近他們,瞭解他們,接納他們。

而非打擊、喝責、自以爲是地去安排一切。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一個小學老師帶着一羣孩子去戲水,一個小女孩突然開始旁若無人地脫衣服,一件又一件地脫下來。

在旁人看來,這孩子的行爲真的不行,得趕緊制止啊!要讓她知廉恥啊!

可是那個老師強忍住沒去制止,只是繼續等待。

最後小女孩擠幹了衣服上的水,又心無旁騖地玩起來。

而且邊上的同學都沒有半點異常,因爲他們並沒有關注這個女同學。

可當時老師如果大喊一聲,或者有人對孩子指指點點,這個女孩會是什麼樣的反應?

孩子的世界是純淨的,面對孩子時,一定不能自以爲是。

在《窗邊的小豆豆》裏,也提到在學校的游泳池洗澡。

小豆豆和其他一年級同學跑到禮堂一看,那些大一點的孩子們正吵吵嚷嚷地脫衣服呢!並且,脫完衣服以後,就象進澡堂子洗澡似的光着身子,一個接一個地飛跑着到校園裏去了。小豆豆她們也連忙把衣服脫光。熱風吹來,光光的身子渾身都感到舒服。

校長的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什麼樣的身體都是美的。”

因爲巴學園的學生裏,還有幾個象泰明同學那樣患有小兒麻痹症和有身材異常矮小的生理缺陷的孩子,因此校長還有這樣一種想法:讓他們脫光身子和大家一起玩,這本身就會去掉那些孩子的羞怯心理,進而也可能有益於他們不致產生自卑感。而且事實證明這種做法是正確的。

可是,在父母眼裏,這未必行得通。

要知道,我們很多的父母,自己的女兒夏天穿一條短一點的裙子,都覺得是不好的。倘若有這樣的學校,說不定要去告校長了。

還有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之後,就覺得可以開始宣講自己的人生信條。

可以開始讓自己未竟的夢想在孩子身上得以實現。

於是跟孩子叨叨叨地講要如何做人,嘴邊天天掛着馬雲、任正非這一類的大咖……

希望拿着這些人的故事來激勵自己的孩子,去取得你夢寐以求的成就。

可說的時候忘記了一個事實,孩子將是未來的孩子,他們屬於未來。

不屬於你的過去,更不是你。

在過去的30年裏,你經歷的,孩子沒有經歷。但是未來30年,孩子將經歷什麼樣的時代,那是我們無法想象的。

當你老生常談,用自己落後的經驗來給孩子規劃未來,你覺得有意思,可孩子會怎麼想?

你想着要他端鐵飯碗,說不定他骨子裏更喜歡創業。

你想着他去創業,他也許更喜歡穩定的生活。

做父母,千萬別太自以爲是。

因爲你自以爲是的樣子,真的很可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