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2013世界鎮痛日:疼痛是不是疾病

2013世界鎮痛日:疼痛是不是疾病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0月11日是世界鎮痛日。疼痛是我們經常遇見的問題,那麼疼痛究竟是不是疾病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不可忽視的痛吧!

2013世界鎮痛日:疼痛是不是疾病

10月11日是世界鎮痛日。疼痛是我們經常遇見的問題,那麼疼痛究竟是不是疾病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不可忽視的痛吧!

作爲每個人一生中體驗最早、最多的主觀內在感覺———“疼痛”,是我們經常遇見的問題。但由於長期以來人們對疼痛的認識比較片面,認爲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狀,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會消失,所以至今還有衆多患者正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

國際疼痛學會從2004年開始,將每年的10月11日定爲“世界鎮痛日”,中華疼痛學會在2004年將10月11日至17日定爲第一個“中國鎮痛周”,今年正好是第十個世界鎮痛日和第十個“中國鎮痛周”。

疼痛究竟是不是疾病?

疼痛究竟是一種症狀,還是一種疾病呢?省醫學會疼痛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省人民醫院麻醉手術中心主任歐陽碧山告訴我們,急性疼痛是一種症狀,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種疾病,短痛不治會導致長痛不愈。

歐陽碧山說,目前大多患者覺得疼痛不是什麼大毛病,忍一忍就行了,這是誤區。疼痛其實是一種疾病,如果不及時診治,將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我看到很多的病人,疼了20多年,還告訴我原來是小痛,後來變成頑固性疼痛。部分長期忍受慢性疼痛的患者,還會演變爲痛性殘疾,胳膊腿都健全,就是不能動彈,常年癱在牀上”。

歐陽碧山說,隨着近年來疼痛醫學的迅速發展,疼痛理念已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疼痛已成爲人體繼呼吸、脈搏、血壓、體溫後的第五大生命體徵。疼痛診療已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別是疼痛介入技術引入疼痛治療,使疼痛學科發展突飛猛進。衛生部於2007年7月發出227號文件,確定在“醫療機構診療科目名錄”中增加一級診療科目“疼痛科”,正式在我國二級以上醫院開展“疼痛科”診療服務。

海南骨科醫院椎間盤科主任胡陽告訴記者,目前疼痛主要分爲以下幾類:急性疼痛、慢性疼痛、頑固性疼痛、癌性疼痛以及各種特殊疼痛類。“疼痛只是疾病的表象,究其根本,疼痛可能來自不同的病因。疼痛也必須對症下藥,分清楚疼痛感覺是來自骨骼肌肉痛還是神經病理性疼痛。像骨骼肌肉疼痛比較常見,大家一般也比較容易分辨。相比之下,神經病理性疼痛,是常常被忽視的一類疼痛,這種痛通常是針刺性、電擊性、撕裂性、刀割性的疼痛,拖延治療,病情容易惡化。”胡陽說。

 積極治療,遠離疼痛困擾

疼痛在各類人羣中普遍存在。一項網絡調查顯示,3310個被調研對象中,98%以上有過疼痛難忍的經歷,84%經歷過令人無法入睡的疼痛。胡陽說,面對疼痛,忍耐是最不明智的選擇。很多時候僅僅是一個疼痛,就可能導致小病變大病。疼痛會影響人們的情緒、生活和工作,不及時診治還會遷延或加重。因此,患者一旦發現病症,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

胡陽說,人的中樞神經中的某些化學物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和五羥色胺,管理着痛覺。因爲不同的人,體內的化學物質濃度不同,並會因身體、心理等其他狀況發生改變,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比例失調時,不論男女,都會變得特別不熬痛。比如女性容易感覺偏頭痛厲害,男性往往會感覺頸、腰椎痛加劇。

胡陽介紹說,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疼痛程度劃分爲10級(見右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和表現主要體現爲以下幾種:急性疼痛會引起病人焦慮和煩躁,長期慢性疼痛可使人表情淡漠,甚至精神抑鬱;疼痛會引起應激反應,促使體內多種激素釋放,如兒茶酚胺、皮質激素、血管緊張素II等,最後容易造成血糖升高和負擔平衡;劇痛可興奮交感神經,使病人血壓升高、心動過速和心率失常,對高血壓患者很不利。而劇烈的深部疼痛有時又可引起副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下降,脈率減慢,甚至發生休克;慢性疼痛還會引起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對於術後病人來說,疼痛引起肌張力增加,影響呼吸;疼痛引起的應激反應會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促進血栓形成;疼痛還會引起免疫功能下降。

胡陽說,目前治療疼痛主要方法有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神經阻滯、椎管內給藥、痛點注射、鍼灸療法、經皮神經電刺激、心理療法以及癌症治療的階梯療法等。

胡陽提醒,有了疼痛不要熬,“叫痛”與你的意志力無關,應當積極到醫院就診,醫生會診斷你處於何種級別的疼痛之中,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果反覆出現不明原因的疼痛,應及時到醫院就診。而有不少人在發生疼痛時隨便買點止痛藥,殊不知這已經爲身體埋下了安全隱患。比如任意使用止痛藥,對於胃腸道本身就非常脆弱的患者來說,不啻於雪上加霜,容易引發消化道潰瘍、出血甚至穿孔。

 不良生活習慣 疼痛多發“現代病”

在房地產公司任辦公室文員的小林平時很少運動,國慶期間,她閒來無事,就和同事相約去體育館打羽毛球。不料到一場球打下來,不僅筋疲力盡,第二天早上睡醒,她感到膝關節疼痛得十分厲害。她急忙到醫院就診。經過診斷,醫生斷定她是患了運動損傷。

海南骨科醫院主任醫師黃思名告訴記者,以前疼痛的病人多以勞作損傷爲主,而現在疼痛的病人多以久坐不動導致的頸肩腰腿痛、突然大量運動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現代病”。這三種病人在疼痛門診中佔了很大的比例。

黃思名說,現在最常見的疼痛患者是由於久坐不動導致的頸肩腰腿痛。這類病人最多見的是公司職員、財會人員、老師、邊檢、窗口人員、長期打麻將的人。這些人由於長期久坐不動,引起的腰肌勞損、頸部肌肉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另一類較多的疼痛病人是運動損傷疾病。這些往往出現在偶爾才運動一次的人身上。這些人長期不運動,心血來潮,就突然大量劇烈運動,因此出現了肌腱損傷、踝關節、膝關節損傷而疼痛。

黃思名告訴記者,就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年輕人的發病率有明顯增多的趨勢。年輕白領們由於工作強度大,飲食、睡眠不規律,更容易出現疼痛。除此之外,休息缺乏規律性也會引起痙攣性疼痛,如胃痙攣疼痛。在年輕人中,較爲常見的是頸椎痛、腰椎疼、頭疼、手關節疼這類神經性疼痛,而這些主要是因爲工作的壓力和長期身體姿勢不良,造成肌肉過度緊張,以及缺乏鍛鍊造成的。

黃思名說,比如人在翹二郎腿時,腰椎兩側的肌肉不平衡,長期下去,會造成腰椎變形、突出,引發疼痛;還有,經常把手機夾在肩膀和耳朵之間,電話粥一打幾小時,雙手空出來打電腦,這是很多電腦一族的做法。耳朵夾手機時,肩頸部位肌肉極度緊張,如果長時間得不到緩解,不出幾個月,就會導致頸部和肩膀疼痛,並誘發胳膊的麻刺感;而發短信過多,則會導致手指肌腱炎;手腕總擱在鍵盤上,坐在椅子上背部沒有支撐,雙腳難以接觸地面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導致肌肉疼痛。

黃思名建議,由“現代病”引發的疼痛不容忽視,建議大家平時注意採用正確的坐姿,加以適當的體育鍛煉,以及疼痛病發後進行合理的治療。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