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拼音版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拼音版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拼音版,這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鄉村生活的安恬美好的詞,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拼音版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拼音版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原文:

北隴田高踏水頻。西溪禾早已嘗新。隔牆沽酒□纖鱗。

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雲。賣瓜聲過竹邊村。

拼音解讀:

běi lǒng tián gāo tà shuǐ pín 。xī xī hé zǎo yǐ cháng xīn 。gé qiáng gū jiǔ □xiān lín 。

hū yǒu wēi liáng hé chù yǔ ,gèng wú liú yǐng shà shí yún 。mài guā shēng guò zhú biān cūn 。

翻譯:

北邊高地上很多人辛勤地踏水灌地,人們已經嘗過了新收割的西水邊上的早稻,隔着牆打來酒,燉上細鱗魚。

忽然間下了一陣雨,使人感到涼爽,可是一會兒連一點雲彩也沒有了。賣瓜人已走過竹林旁的村莊。

註釋:

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爲詞調。沙,一作“紗”。

常山:縣名,今浙江省常山縣。

隴(lǒng):高地。

踏水:用雙腳踏動水車。

禾早:早熟的稻米。

嘗新:指品嚐新稻。

沽(gū)酒:買酒。

纖鱗(lín):小魚。

更無:絕無。

霎(shà)時:形容極短的時間。

賞析:

詞的上片通過選取江南農村獨具特色的題材和生活場景,描寫了鄉村生活的安恬美好,表達了洋溢在作者心頭的喜悅。“北隴田高踏水頻”,北面高地上的農民在不停地踏着水車,灌溉農田。“頻”充滿動態和聲勢,也暗示出農民在農忙時節的辛苦勤勞。“西溪禾早已嘗新”,與此不遠的一個村莊,農民們已收割完早稻,他們已碾出了新米,蒸出了噴香的米飯。“嘗”寫出豐收年景的來之不易和豐收年景里人們的喜悅。“隔牆沽酒煮纖鱗”,一天的勞作結束,煮上從河裏撈到的細鱗魚,倒上白天買來的酒,有吃有喝,有滋有味,一天的疲憊和辛苦都煙消雲散了。上片三句描寫的是三幅畫面,三幅畫面地點不同,風采各異,似同時(或先後)收入作者的眼簾,構成一幅充滿生機、生動獨特的農村生活畫卷。“北隴”“西溪”“隔牆”等詞語不僅突出了鄉村氣息,更暗示出空間的開闊廣袤,讀來讓人思維活躍疏宕,毫無局狹之感。

下片通過夏天風雨不定獨特天氣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寵辱不驚的淡定心態。換頭兩句“忽有微涼何處雨,更無留影霎時雲”,忽然涼風吹拂,接着飄來幾星細雨,就在人擔心要下雨的時候,擡頭望天,帶雨的雲一眨眼又無影無蹤了!表意一波三折,波瀾起伏。這兩句寫夏天獨特的天氣變化,內容倒平常無奇,但表達上有不凡之處,形式上少了幾分詞的隨意靈活,多了幾分詩的整飭和表意的含蓄及理趣。但此時,作者的着眼點並不在風雨陰晴上,而是在最後的結句“賣瓜人過竹邊村”一句。有了這一句,前面的風雨陰晴變化即是過眼煙雲。至此,小令的境界頓然躍升。

上片先寫北隴踏水灌田,西溪收稻嘗新,繼寫沽酒煮魚。足見農事辛勤,生活安樂。下片寫忽降微雨,清涼宜人,轉眼雲影飄散,藍天當空,賣瓜人在綠竹叢生的村莊推銷產品。通篇清新淳樸,生活氣息濃厚,宛如一幅生機盎然的浙西農村圖。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