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家庭暴力易生心理疾病

家庭暴力易生心理疾病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昨天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社會上對婦女遭受家庭暴力的關注度一直很高,相比之下,對未成年人受家庭暴力傷害的關注卻有點少。   記者近日從濟

家庭暴力易生心理疾病

   昨天是國際反家庭暴力日。社會上對婦女遭受家庭暴力的關注度一直很高,相比之下,對未成年人受家庭暴力傷害的關注卻有點少。 
  記者近日從濟南市青少年研究所瞭解到,逾五成家長會採取打罵方式教育孩子。而一些心理諮詢機構的數據顯示,因家庭暴力導致心理疾病的兒童在逐漸增多。專家認爲,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往往接受並使用暴力,還有可能將這種暴力行爲延續至下一代。 

  5歲男孩遭家暴四處流浪 
  濟南市救助站裏成“常客” 

  今年8歲的小偉(化名)是濟南市救助站的“常客”。3年前他第一次被送到該救助站,成爲站裏年齡最小的流浪人員。“隔一段時間,他就又會被民警發現,重新送回救助站。”濟南市救助站兒童保護中心主任姜明說,3年裏僅對他的救助就有十幾次。 
  小偉老家在菏澤農村。5歲那年,父母離婚了,他一直跟着爺爺奶奶生活。但家人並不喜歡小偉,常因爲一些小事動手打他。一次,捱了打的小偉跑到鄰村,整夜未歸。好心的村民收留了他,這讓小偉突然覺得,外面要比家裏好多了。 
  3年間,他就在別人的施捨中生活,先後在廣東、上海、浙江等地流浪。姜明說,他的言行舉止,根本不像一個小孩子。因爲長時間流浪,接觸的人過於複雜,他還學會了偷東西。“在遭受過家庭暴力的流浪兒童中,小偉是比較典型的。”姜明說。據瞭解,從2003年至今,濟南市救助站接收的職業流浪兒童就有20餘名,因受家庭暴力而流浪的孩子佔七成。“他們有些來自單親家庭,從小缺少關愛,還有些忍受不了家長粗暴的教育方式,被迫離家出走。”姜明說。接受救助的流浪兒童中,年齡最小的5歲,最大的也不過14歲。 

  


      缺少關愛14歲少女吸毒 

  濟南市救助站接收的流浪兒童中,有些孩子不僅家境殷實,父母還都有較高學歷。但他們寧願過流浪的日子,也不願回家與父母相處。 
  莎莎(化名)今年14歲,母親是位老師,父親在金融機構工作,優越的家庭環境讓她從小吃穿不愁。但是,她並不快樂。父母平時工作忙,極少有時間陪她。有時,她一天都難得和父母說上一句話。在家裏,莎莎覺得自己是多餘的。 
  慢慢地,她開始厭學,常常逃課,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孤僻。父親知道後,對她就是一頓暴打。後來,莎莎就經常不回家,結交了一羣朋友,整天在街上晃盪。“被送到救助站時,她已經吸毒成癮了。”姜明有些心疼地說。 

  

 

 

      網吧老闆比父親好 

  在百度“家庭暴力吧”,記者

遇到了20歲的濟南網友“音樂盒”。他告訴記者,自己從小遭受父親的虐待,父親的責罵已經讓他失去了自信,變得越來越自卑。他見到陌生人就不願說話,現在連找女朋友的勇氣都沒有了。“音樂盒”說,上小學的時候父親就經常揍他。有一次,作業上沒有寫最後那個句號,父親看到後,拿起一根竹條就打他,因爲用力過猛,竹條都斷了。“我最受不了他侮辱我,叫我渣子、廢物。我夜裏經常會做噩夢。”他說。 
  上初中時,他還離家出走過一次。那段時間他都是靠朋友吃飯,也沒去學校。後來在街頭一個角落避風時,他被父親發現了,當場被打斷兩條肋骨。 
  他說,家庭環境甚至還沒網吧溫暖。他跟一個網吧老闆很熟,一次實在沒錢吃飯了,老闆就給了些錢,拿到錢的那一刻他就哭了。“爲什麼外人都能關心我,而自己的父親卻不能?” 

 

 

 

兒童遭家暴很少做傷情鑑定 

  在濟南市家庭暴力傷情鑑定中心,記者瞭解到,從2005年成立至今,受到家庭暴力傷害的兒童來此鑑定的人數很少。“目前,還不足總鑑定人數的一成。”該中心法醫叢樹東說。 
  該中心最近做的一次針對兒童的家庭暴力傷害鑑定,還是在2006年。當時,年僅11歲的玲玲(化名)用零花錢買了兩隻小雞,父親發現後對她一頓毒打,導致玲玲背部和四肢有明顯的淤血。 
  叢樹東說,“不打不成器”的傳統觀念仍然很嚴重,家長認爲打孩子是天經地義的。玲玲的遭遇最初被媒體發現並報道,在社會中引起了廣泛關注,後來母親帶她做了鑑定。 
  中華女子學院女性教育學教授田梅英認爲,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在維護權益時也面臨尷尬。“他們還需要父母的監護,如果真訴諸法律,也有可能損害他們的身心健康。”田梅英說。

      一半多家長對孩子缺乏尊重

  我國第一代獨生子女中,有不少已爲人父母。去年,濟南市青少年研究所在對他們教育下一代的方式的調查中發現,一半以上父母會採取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
  調查中,承認“經常打罵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有5.94%;承認“偶爾會打罵孩子,孩子氣得你沒辦法”的高達48.51%;表示“從不打罵孩子,打罵孩子是家長無能的表現,也是違法的”有36.63%;選擇“其他”的佔8.91%。
  調查顯示,有一半多家長的兒童權力意識、法律意識淡薄,對孩子缺乏足夠的尊重和理解,當孩子出現問題時,採取打罵這種最簡單粗暴的方法來解決。
  該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徐勝男說,如今家長所受各方面的壓力

的增大、家長對孩子學業期望值的增加以及新時期孩子獨立意識的增強,使得一些家庭中打罵現象變成暴力事件並不斷升級。這不僅給孩子帶來精神與肉體的雙重傷害,也是孩子不良性格形成的重要誘因。

 


  強迫孩子上輔導班也是家暴 

  濟南建新律師事務所律師馬玉珍認爲,家長經常對孩子說“你真沒用”“你真讓我丟人”等話語,從不讚揚孩子,兒童成長過程中經常目睹家庭成員間的暴力,都會使兒童喪失自信,心理上受到極大傷害。“我不理孩子,或者說他兩句,這也是家庭暴力?”市民李女士說,之前根本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對此,馬玉珍認爲,各種類型的責罵、威脅、恐嚇或嘲笑,又稱“冷暴力”,雖然不會直接導致身體上的明顯創傷,但很可能對兒童的心理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妨礙兒童身體、心理等方面的發展。“比如,家長強迫孩子上輔導班,就是冷暴力的一種形式。” 
  打孩子一巴掌也違法? 
  “打孩子是爲了他好。”在記者隨機調查的30名家長中,有21名被調查者認爲,打孩子是家庭內部的事,別人沒有權利干涉。“我打孩子一巴掌,也是家庭暴力嗎?難道我連自己的孩子都不能碰了?”一位出租車司機說。 
  濟南康橋律師事務所律師孫兆祥指出,判斷家長是否對孩子實施家庭暴力,要看造成的影響是否具有長期性和持續性。他說,一般情況下,經常性地對家庭成員的身心造成傷害的不法行爲即構成家庭暴力。如果是偶爾打罵,但造成了嚴重後果,同樣構成家庭暴力。 
  孫兆祥說,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禁止父母虐待子女,並未對家庭暴力作出具體規定。除非把孩子打傷、致殘等,觸犯了刑法,父母纔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暴力也會被“繼承”

  濟南大學心理學教授龔曉潔說,孩子不論是直接還是間接遭受家庭暴力,往往都會接受並使用暴力。這是一種“暴力循環”現象。
  她說,家長對孩子動輒打罵,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經常捱打不僅容易使孩子產生暴躁的性格,還會讓孩子誤認爲,使用暴力手段就能解決問題。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當孩子做父母時,有可能把暴力解決問題的方式,用在下一代子女身上。
  龔曉潔還認爲,在暴力中長大的男孩,成年後虐待女性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大。年齡較大的孩子則以流浪的方式逃避家庭暴力。
  許多受暴者不但遭受着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有些還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
  山東心理諮詢網諮詢師楊忠斌說,因遭受家庭暴力患上心理疾病

的兒童,他每年都會接診數十例。“這個數字還在增長。”他說。
  今年9月,市民趙女士帶着9歲的兒子來做心理治療。趙女士說,兒子從小就聰明伶俐,尤其喜歡畫畫。可從去年年底開始,兒子性格大變。“現在他幾乎不和我說話,表情也很木然。”她說。
  詳細瞭解情況後,楊忠斌發現,趙女士和丈夫常常吵架,有時還會大打出手。起初,孩子還因爲害怕哭鬧,慢慢地就不再說話了。“家長間的暴力行爲間接地影響了孩子,導致他患上自閉症。”楊忠斌說,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兒童,由於受到長期的驚嚇,他們經常會做噩夢,有自閉情緒。有的還離家出走、輟學,甚至做出違法的事情。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