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孩子7種必須糾正的行爲習慣

孩子7種必須糾正的行爲習慣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 假裝聽不見父母說話
當你提醒孩子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自己洗臉刷牙時,他是不是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仍然像沒聽見一樣呢?如果是,那麼父母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因爲,這些信息傳遞出來的是孩子對父母所說的話的漠視與無所謂。父母一次又一次的提示,本意是讓孩子主動去做,而不是一遍又一遍的提醒。如果孩子長期漠視父母的話,而父母卻一味縱容,那麼你的孩子將來很可能會變得目中無人,並極有控制慾。

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要做的是:走到孩子面前,看着孩子的眼睛說話,並讓孩子給你一個肯定的答覆。如果孩子不聽話,則告訴他後果是什麼,並且說到做到。比如節日將不能得到禮物;週末不能出去玩等。孩子的行爲多是父母身上的反射,因此,父母也應做到及時迴應孩子的要求,以身作則。

孩子7種必須糾正的行爲習慣


2、 無視規則
小的時候無視規則的孩子,長大後也一定不會遵守社會規則。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規則,比如,要遵守交通規則、遊戲規則、物品要歸放原處、按時作息等。如果孩子從小就無禮視規則,比如玩遊戲時,別的小朋友都可以按遊戲規則玩,而你的孩子卻只會在其中搗亂;再比如玩完遊戲後,有的孩子可以將玩具放回原位,有的卻弄得滿屋狼藉。

其實,在孩子2歲以後家長就可以給其制定規則了。
家長立的規則一定要合理,並且在孩子能做到的範圍。同時應注意不要大聲呵斥孩子,逐步引導,並且一旦制定規則後就應堅決實施,不要輕易更改。孩子形成一個好的規則意識後,便可以舉一反三,在做其他的事情上也不會無視規則。
延伸閱讀→ 什麼時候給孩子立規矩最管用?

孩子7種必須糾正的行爲習慣 第2張


3、不尊重他人
或許,你會認爲孩子與長輩說話時翻白眼、傲慢無理是在耍小性子,但是傲慢的舉止反襯出來的卻是孩子不尊重他人的行爲。一些父母以爲這只是階段性的,或者歸爲“叛逆”,而置之不理。但是時間久了,你會發現孩子周圍沒有朋友,並無法與老師和同學融洽相處。

父母的正確做法應是明確和孩子提出來:你這樣的說話方式所有的人都不喜歡,你這樣的行爲會讓人討厭,你這樣會失去朋友等。必要時要給予孩子一定的懲罰,讓孩子記住教訓。

孩子7種必須糾正的行爲習慣 第3張


4、說謊
我們常常會看見這樣一些孩子:明明不會疊被子,卻當着小朋友的面說自己早上疊了被子;明明沒有玩過某樣玩具卻說自己曾經玩過;明明在家裏沒有刷牙,卻和老師說刷過牙了。當孩子有這樣說謊或誇大事實的行爲出現時,父母應開始警惕了,但也不必過於憂心。

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經常會出現混淆概念的現象,這時候父母不要過早地給孩子下結論。多聽少說,是最好的方法。
對於年齡稍大的孩子來說,說謊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不能夠公正的處理,都會讓孩子用說謊的方式來逃避父母的責罵。

其實,孩子說謊並不是一種好的品德習慣。說謊只是給父母們敲響了警鐘,說明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父母應及時糾正錯誤的教育方式,並和孩子多溝通,切記動手打罵,否則可能會讓孩子的情況越來越糟糕。

孩子7種必須糾正的行爲習慣 第4張


5、 嫉妒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例子:
6歲的果果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孩子。一天,媽媽的同事帶着2歲的兒子到果果家玩,果果媽媽很喜歡小寶寶,一直抱着小寶寶逗弄。這時,果果突然摔壞了自己的杯子,然後坐在地板上放聲大哭,把媽媽和同事弄得非常尷尬。

果果的行爲是因爲嫉妒媽媽抱着小弟弟而忽略了她。其實孩子的嫉妒還有很多種表現形式,比如孩子會和小夥伴比玩具、比衣服、比學習成績、比老師的誇獎等。

一般來說,對孩子的嫉妒只要很好地教育引導,便可以變壓力爲動力,激發孩子發奮上進,養成健康的性格和良好的品德。相反,如果不能很好地引導,就會影響身心健康成長。比如,當一個孩子對媽媽說:媽媽我想再買個玩具小車,XX的小車比我的好看。如果此時媽媽同意並支持孩子,那就是助長了孩子的嫉妒行爲;反之,如果拒絕並告訴孩子:不是別人有的東西你就一定要擁有,你的玩具也有很多小朋友羨慕,要珍惜自己的玩具。這樣的教育可能就從此杜絕了孩子攀比、嫉妒的行爲。

孩子7種必須糾正的行爲習慣 第5張


6、 打斷父母談話
幾乎每一個家長都經歷過這樣的事: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一旦你的電話響起,他理會立即撲過來和你搶電話聽,或者不停地叫“媽媽、媽媽”。還有一些孩子總是打斷父母或客人的談話,“媽媽,過來”,“媽媽,看看我的新作品”“媽媽,你們別說了”。

孩子之所以會打斷父母談話,可能是因爲好奇、想在大人面前好好表現、不想自己獨自玩等,也有可能孩子自我意識很強的時候,他還不太會從別人的角度去考慮感受。然而,無論是哪種原因,如果無限制地縱容孩子打斷你的談話,則會讓孩子變得不爲他人着想,不能忍受挫敗。

因此,父母在找出原因、理解孩子的同時,也不要放任不管。父母可以在打電話或和朋友交談之前就和孩子約定:保持安靜、不能打擾大人談話,如果孩子違反規定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等。

孩子7種必須糾正的行爲習慣 第6張


7、 攻擊性行爲
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案例:
文文今年3歲半了,在與別的小朋友玩時會經常發生咬人、打人的現象。媽媽爲此打過文文很多次,可是文文似乎越打越不聽話。現在,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區裏,都沒有小朋友願意和文文一起玩了。文文的父母爲此也非常苦惱。

對於有攻擊性的孩子來說,打罵的教育方式是最不可取的。孩子的模仿力很強,實際上孩子的很多不良行爲和習慣都是從周圍的生活環境如家長、同伴、電視等中模仿而來的。如果父母以暴制暴,只會加深孩子的錯誤認識,使孩子的不良行爲變得越來越嚴重。當然,父母也不要以讚賞的姿態面對孩子,這樣可能會強化寶寶的攻擊行爲。

當孩子比較小的時候,父母可以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假裝對寶寶的行爲視而不見,達到淡化寶寶這種行爲的目的;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父母應先應該問清楚事情的原委,耐心地與孩子交流,並給出相應的處理方法。此外,也可以通過講故事、聊天等方式向孩子表明你的立場。如果寶寶有進步,應立刻給予鼓勵,以增強他的自信心。

孩子7種必須糾正的行爲習慣 第7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