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你對孩子做的那些事真的“有用”嗎?

你對孩子做的那些事真的“有用”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那時候聽他唱歌,只是覺得好聽。

如今他做了爸爸,我們也做了父母。

再回來看他唱的歌,感受完全不一樣了。

我們總是會猜孩子在想什麼。

其實看一下自己小時候渴望什麼,就基本明白了,因爲孩子也有同樣的渴望。

我們渴望自己優秀,也渴望自己能開開心心的玩。

我們渴望有父母的愛,也渴望自己能夠有自己的世界,得到理解和尊重。

周杰倫在《你可以不平凡》中提到了自己的一個經歷,我覺得對父母是一個啓發。

“我覺得厲害的人,我覺得不平凡的人,並不是書要念的多好,我覺得他要有一技之長。本身呢,也要聽媽媽的話,尊師重道。”

他說到了兩個東西,就是關於孩子的興趣,能夠讓孩子有一技之長。

另一個是品格的教育,心存感恩。

多年後寫了聽媽媽的話的周杰倫,小時候也有很多叛逆搞怪。

文化成績不好的他當年應該讓父母操碎了心,但是他的父母一直沒有放棄他,而是督促他,支持他。

你對孩子做的那些事真的“有用”嗎?

周杰倫高三畢業辜負了父母親的期望高中畢業時沒能考上大學。

爲了生活,他不得不外出打工,他先在一家餐館做服務生,父親得知後,找到他對他一頓臭罵:“打工洗盤子是你想要的生活嗎?如果你沒有自己的規劃,再這樣低迷下去,我就不要你這個兒子了!”說完扭頭就走。

在父親的督促下,周杰倫重拾音樂夢想。

他後來自己提到“我覺得父母在我小的時候,花費太多的金錢讓我學鋼琴,所以我要彌補回來。”

這是一個孩子對父母的感恩之心,當你真的用心了,孩子會感受到的。

而在夢想之外,他也自發地喜歡很多的東西,很多年以後,他發現這些東西讓都成了自己成功的關鍵。

他在演講中對年輕的大學生說:“你想一想年輕時候,如果我被好好的關在那邊,我沒有去打球,我現在怎麼拍《大灌籃》。

如果那時候沒有學琴,我現在怎麼拍《不能說的祕密》

這些呢,都不是父母讓你去學的,你是有自發性的,你喜歡這樣的東西。

所以,我覺得人要有一技之長呢,比學歷更重要。”

我對他的這段話非常有同感。

我也常常跟朋友們談起,不要讓自己的孩子總是盯着課本,要努力去培養和鼓勵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說不定哪一天就用的着,誰知道呢。

就好像我那時候在校時,有同學就說參加社團沒用,不如讀書拿獎學金;也有同學跟我說不要去看新聞學那些理論,看了你也做不了記者;還有同學說沒必要去學ps,你又不會去做設計。

我反問,“那我們該學什麼?”

然後就只剩下“玩吧,呵呵”了,大家該幹嘛還是幹嘛去了。玩遊戲的玩遊戲,逛街的繼續逛街。都說要彌補自己高中時吃過的苦。

很多年以後,我們發現進了社會一切都變了。充滿挑戰和機遇的社會早就已經打破一成不變的東西。“跨界”成爲一個流行。當年學的那些東西在工作中一一起了作用。

我喜歡文字在學校時做了雜誌,爲如今做平臺積累了豐富的編輯經驗。然後偶爾p一張圖也不要求人,自己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搞定。至於我學的那些理論,我發現當問題出現時,他就會產生強大的力量。

千萬不要讓孩子只學習而不顧其他。反而應該鼓勵孩子多去接觸新的事物,要保護好孩子對大自然的興趣,讓他多接觸社會。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你對孩子做的那些事真的“有用”嗎? 第2張

我一直覺得,生命裏每一段經歷都有它獨特的價值。

所以孩子願意去嘗試一些新的東西時,我從不會說去考量這個到底有沒有用。

而是考慮看適不適合孩子,會給他的成長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就拿他喜歡的書來說。

他喜歡恐龍書,我們都知道這個看多了對孩子的學習沒什麼用。

有媽媽就會問“爲什麼不讓孩子去看一些有用的書呢?總是看這些沒用”。

我真的不知道你說的有用的標準是什麼。

有父母就去追求給孩子智力腦力開發的書籍,去報一些這樣的早教班。

當然效果因人而異,教學質量也有好有壞,我不能一味否定。

孩子天天跟你生活在一起,父母的判斷纔是關鍵。

我知道很多老一輩的父母認爲有用的書就是學校發的書,除此之外,一切都是無用之書,不能看。

所以很多年輕父母最痛苦的記憶莫過於自己心愛的課外書被父母撕爛或者沒收。

“淨學一些沒用的”、“淨玩一些沒用的”。

這樣的話成了一些父母的口頭禪。

其實你自己看一下自己走過的人生路,一切真的按照了自己當初的想法嗎?

很多孩子被父母告知一定要考一個好的大學,所以就要拼命學習,將其他能割捨的興趣愛好全部割捨。

然後當孩子真的考上了,畢業後就問父母:

“我接下來該幹嘛呢?”

如果這樣一問,我估計你就傻眼了。

因爲這個時代你自己根本看不懂,無法給孩子好的建議。

你對孩子做的那些事真的“有用”嗎? 第3張

教育如果過於追求功利目的時,就會忽視引導孩子去認識自己。

特別是父母都未曾蹲下來傾聽孩子的內心,孩子又怎麼去表達出來,怎麼去告訴父母自己的疑惑,自己的苦惱,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求呢?

很多時候,孩子的叛逆就是自我意識的覺醒,父母告訴孩子去認識自己的情緒和內心就顯得很重要。

如果你選擇控制和打壓,那孩子最終會關閉心靈之門。不要覺得一個孩子對自己是沒有認識的,其實很多時候,當我們給了孩子充分的自由,他會去思索。

而一味的控制打壓纔會讓孩子天性泯滅,成爲你控制着的小木偶。表面上對你服服帖帖,或者真的對你卑躬屈膝,還真的有很多,比如軟趴趴的媽寶男,還有心安理得的啃老族。

基本就是父母包辦與控制的結果。

如果你跟孩子說“一定按我說的辦,因爲這是捷徑”。

你可曾想過。這條路真的通上何方呢?走在這條路上的孩子,又真的快樂幸福嗎?

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最好禮物就是幫助孩子去認識自己。

發現孩子的夢想,並且持之以恆地鼓勵孩子去爲之努力。

因爲孩子在追求夢想的路上,肯定會遇到風雨坎坷,需要父母的督促和強有力的臂膀。

每個小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

他們帶着對卓越感的追求來到這個世上,希望擁有更好的人生。

只是很多人沒有遇到對的父母,羽翼被剪,即使風來,也無法起飛。

孩子需要父母在關鍵的幾年,給予正確的愛,給予堅定的支持。

你的心需要夠寬闊,眼界需要夠高遠,在孩子身上需要夠用心。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