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0-1歲 > 嬰兒疾病 > 風濕熱伴發熱臨牀上應採取哪些措施?

風濕熱伴發熱臨牀上應採取哪些措施?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閲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由於風濕熱對小兒的健康危害較大,所以臨牀應以及時的診斷,正確的治療來控制患兒病情,減輕患兒的痛苦。而發熱雖然對風濕熱並不是一個主要的症狀,亦不是一個特異性的表現,但對判斷風濕熱的治療效果,確定某些藥物的治療療程卻有着十分重要的臨牀意義。

那麼這些作用是如何體現的,風濕熱的發熱又應當如何處理呢?下面就具體談談這些內容。

首先要告訴大家,發熱只是風濕熱的伴發症狀之一,所以在臨牀一般通過合理的抗風濕治療,在其心臟炎、多發性關節炎等症狀好轉的同時,體温即會隨之下降。通常若以關節症狀為主,或發熱明顯時,應選用阿司匹林,用量為80~100mg/kg/d,療程在8~12周左右。若以心臟炎為主要表現,尤其伴心力衰竭者,應首選強的鬆。用量為2 mg/kg/d,服用2~4周後,逐漸減量,總療程12周左右。此外,為清除鏈球菌感染,應同時予青黴素治療,療程在10~14天。青黴素過敏者改用紅黴素口服。在風濕熱急性期還應強調卧牀休息,以減輕心臟負擔,有利於疾病的恢復。

一般經上述處理,發熱會逐漸得到控制乃至完全緩解。有少數身熱較高者,可適當採用藥物或物理降温方法退熱。這裏需要提醒的是在用藥物降温時,要注意患者有無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用量如何,以調整好用藥時間及藥量,以免造成體温不升等弊端。

另因發熱與否能提示風濕有無活動性,故臨牀尚可據此調整用藥,調整藥量。譬如服用阿司匹林,一般用至體温下降,關節症狀消失,血沉、C反應蛋白等降至正常,方可考慮減量。又如在抗風濕治療過程中若體温下降不明顯或體温退而復升,則應考慮有無藥量不足或減量過快問題,是否需要聯合用藥等等,以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使患兒儘快康復。

風濕熱伴發熱臨牀上應採取哪些措施?
點擊進入精彩育兒頻道!

嬰兒健康
嬰兒營養
嬰兒教育
嬰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