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的吶喊,家長你聽到了嗎?

孩子的吶喊,家長你聽到了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閲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做為家長,我們要知道,孩子的健康成長必須要得到充足的愛,即充分的自由,就像人類必須要有新鮮空氣和乾淨的水一樣。

只要是正常的真愛,給得再多也不會讓孩子變壞。正常情況下,孩子的自然表達一定是善和美的,這是天性。

真正的成長必然是自由選擇的結果。任何形式上的愛的匱乏或剝奪,都會給孩子造成某種程度的心理創傷。

孩子的吶喊,家長你聽到了嗎?

最近北大博士生與父母決裂在朋友圈成了熱議,看過他的控訴信,我理解他,像一個傀儡一樣被操控了這麼多年,而父母根本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一如既往,忽略他的感受,導致他與父母的心越來越遠,最終決裂。如果父母稍微有點意識,也不至於此。

生活中經常見到有些父母高高在上,不打不罵,温文爾雅的操控自己的孩子。他們都説,我非常尊重我的孩子,不對孩子發脾氣,什麼事都和孩子好好商量,可是感覺孩子越來越難懂,在家裏説話越來越少。

和她們接觸起來發現,家長確實是和孩子商量,不吼不叫,但是聽着聽着就變味了,温和商量的目的還是讓孩子服從自己,還是想要控制孩子,讓孩子聽話,然後説,孩子認知不夠,我們這是在引導孩子。仔細想想,感覺這是在控制這個炮彈上裹上糖衣而被隱形起來,被這些父母冠以對孩子的尊重而已。

最近碰到一個六歲多的小女孩,老是悶悶不樂,她的家庭氛圍很好,父母恩愛,對孩子也極其上心,一有時間就陪孩子玩耍、閲讀,可是孩子為什麼會不開心呢?相處下來,我漸漸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媽媽感覺孩子吃得少了,一直在旁邊温柔勸説,讓孩子再多吃一些;感覺孩子情緒低落,在一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條件這麼好,爸爸媽媽專心陪你,你應該開心;如果孩子選的玩具和家裏已有的玩具類似會輕聲細語地勸説孩子放下,因為選重了;孩子在路邊撿一些有些髒的小玩意,温柔相告,有細菌,髒,要扔掉;家裏的零食,温和而堅定的控制孩子吃;遊戲電視也會給孩子設定時間,擔心孩子眼睛近視;尤其是孩子玩的時候,媽媽也要指點一番,讓孩子選擇玩一些有意義的遊戲,即便孩子喜歡其他遊戲,可為了媽媽開心,還是會違心的玩媽媽認為好的。

孩子在家看似很自由,可以自己支配自己的時間,但是遇到孩子不想做的事情,而父母認為是好的,就會温柔勸説孩子去做。她的父母自我感覺很愛孩子,給孩子自由,不打不罵,對孩子温柔以待,但孩子呢?

她在家經常默不作聲,獨自發呆,因為她感覺不被父母理解,感受不到自由,感受到的只有不被信任,孩子的內心舒展不開,她當然不開心。這種温柔的控制好像被很多父母所推崇,它不像暴力對孩子身心造成顯而易見的傷害,不會讓小孩子察覺到父母可怕,專政。

而孩子都是天然愛着自己的父母,遇到這種温柔的隱形控制,他們大多會配合自己的父母,在外界看來,他們懂事乖巧,很讓父母省心,父母也得意於自己的育兒很有成效,但是孩子從中感受到的是不被尊重,不被信任,長期如此,會怎樣?

孩子的吶喊,家長你聽到了嗎? 第2張

孩子在父母的糖衣炮彈中,逐漸喪失了自己的判斷能力,越來越沒有自己的主見,隨着孩子越來越大,他們要麼反抗父母,就像王猛一樣,要麼唯唯諾諾,很自卑,長期依靠父母,我想這是我們任何一個人都不願看到的。

這樣的父母表面看起來温文爾雅,但是骨子裏太強勢了,孩子的大小事情都要干涉,美其名曰在引導孩子,想想看,一個連玩都不自由的孩子,她的內心無疑是無助的,不快樂的。

只是家長不自知,還津津樂道自己的孩子多麼懂事,省心。這樣的懂事,省心是孩子無條件的愛着自己的父母,而去配合討好自己的父母的結果,是被要求,壓抑的懂事,一個小小孩對父母有多失望,才會表現得處處乖巧懂事聽話,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父母心目中的完美小孩。

無論父母對孩子有多柔情,如果心裏不尊重孩子,老想着改造孩子,?任何事情都要去指導孩子,沒有把孩子放到平等地位,不管出於什麼心態,都是對孩子的不信任,得不到父母的認可,孩子內心是惶恐不安的,沒有安全感,跟父母也不會有親密感。有多少父母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舉手看看,各種擔心,睡覺晚了擔心,玩電腦擔心,穿衣吃飯都在擔心,偏偏不擔心自己過度的焦慮,管控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傷害。

我發現周圍的人都是嚴重低估孩子的能力,誇張的高估孩子的道德,怕孩子做不好,不厭其煩的叮囑,幫忙,孩子想要獨立,想要自己做事情,父母又打着“我是為你好”的幌子來壓制孩子……怕孩子沒禮貌,訓練小孩子也要彬彬有禮,問候別人,殊不知能力是在一次次自己動手實踐中提高的,

道德也是在社會環境中慢慢習得的,如果想讓孩子好,那麼就少嘮叨孩子,無條件的支持和信任孩子,同時自己做好道德榜樣,孩子不會讓我們失望的。

著名哲學家康德説過,自由不是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你想不幹什麼就不幹什麼。這才是真正的自由。良好的親子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基礎上,而自由是信任、尊重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沒有自由,一切都是空談!而温柔的控制更是摧毀自由的一把利劍,孩子把成長的能量用在與父母的對抗中,這樣她怎麼能更好的自我成長呢?

我們認為好的東西不一定就適合孩子,孩子感受不到它的好,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鏈接,親子關係不好,一切都沒有意義。

温柔的強行塞給孩子一個她不需要的東西,並且説這是為她好,雖然孩子身體上不受傷害,但是孩子內心依然很痛苦,因為他不自由。控制,不管是嚴厲的還是温柔的,都是不信任孩子,都會讓孩子迷失自我,壓抑自己,孩子小時候意識不到,無條件地服從家長,但是她們與父母心的鏈接越來越遠,越來越關閉自己的心門,如果父母還不自知的話,最後只有自食其果。

想想我們自己,我們都是從孩子長大,我們那時候希望父母怎樣對待?人都一樣,渴望自由,渴望信任,渴望被尊重,孩子感受到這些,才會激發他積極向上的內在驅動力,才會更好的成長,活出自我。

事實上只有孩子自己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什麼是適合他們的,我們能做的就是給與孩子真正的愛和自由,支持他們。

聽到有媽媽説,無條件的愛和自由適合一出生的孩子,不適合在家長的管控下長大的孩子,否則會放任自流的。

記得尹老師在書中説過(不記得原話了),相信人性是積極向上向善的,你就會在任何時候都去信任孩子,給他愛和自由,讓他健康的成長,而不是有附加條件,孩子怎麼樣,父母才去信任他,不管控他,關係不要顛倒,是父母的信任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好,這是真理,想想我們自己在做事情的時候,如果別人信任我們,我們會身心愉悦,特別積極地去做這件事,而不辜負別人的信任。孩子也是一樣。

孩子的吶喊,家長你聽到了嗎? 第3張

很多成年人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成長,等到孩子意識到問題,控訴的時候,他們又開始聲淚俱下的博取同情,這樣子女和父母的心始終不會連接起來,最為悲哀的是雖有血緣,實屬路人。

其實人生短短數十載,別讓自己活得太累,太辛苦,讓自己開心快樂地生活不好嗎?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當我們的焦點放在自己身上,愛自己,提升自己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切都是那麼和諧,孩子還是原來的孩子,他正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發展獨一無二的自己,唯一變化的就是我們自己的認識提高了,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了~

尊重信任孩子,摘下父母高高在上的面具,把自己放到和孩子平等的位置,從當下,從小事,從細節做起,孩子的事情交給孩子自己管理決定,不去幹涉孩子對事物的體驗。 體驗即成長,孩子的認知是在一次次的體驗中發展起來的。

作為父母,能做的就是無條件的愛他,支持他,陪伴他。孩子有的只是不成熟,在任何事情上,我們不干涉,做好孩子的善後工作,孩子需要幫助時給予必要的幫助,讓她感受到媽媽的愛。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他一個擁抱,不要着急着把一些自己認為對的説教給孩子,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不是冷冰冰的大道理。任何時候,孩子想起父母來都是暖暖的愛意,而這美好的回憶終究會給孩子的生命爭光添彩。

剛剛4歲的女兒,在面對爸爸要求她聽話時,反抗説,我不聽你的,爸爸問,那你聽誰的,她回答,聽我自己的,讓我自己選擇,這是孩子的原話。聽自己的話,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去生活,活出真實的自我,這就是一個人最好的狀態。

家裏只要有一個人堅定無條件養育,愛和自由的信念,孩子就能發展出很好的自我~~想想十幾年後,幾十年後,我們希望孩子怎麼待我們呢?答案不言自明。把一個精靈般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父母有責任去好好呵護他,尊重他,如果你的孩子能選擇,他會選擇什麼樣的人當父母?會是我們嗎?比如王猛,“我不能選擇出生,但我可以選擇離開,各自安好”

父母的控制慾伸向哪裏,孩子一生都將在那裏體驗到扭曲的痛苦。若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都活了,孩子活什麼?現在外在的,隱形的控制在不知不覺的吞噬着孩子的幸福快樂,希望我們父母能意識到,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從內心真正的尊重他們,理解他們。孩子只有在真正的愛和自由的環境下才能迎來豐盛的人生。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為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