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是否把便,需要理性面對(附如廁訓練建議)

是否把便,需要理性面對(附如廁訓練建議)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把便問題,是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必定要面對的問題,今天的文章是希望可以幫助大家理性看待把便。

何爲把便

把便不只是中國的傳統,在其它國家也可以見到,把便的姿勢大同小異:家長兩個手分別握住孩子的大腿,使兩腿稍分開,讓孩子半坐在大人的膝上,同時發出噓噓聲刺激孩子排尿或者排便。

爲何把便?

尿不溼是上世紀80年代才被髮明和使用的,9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而被廣泛接受和使用則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的事情了。我國的70後80後甚至很多90後小時候都沒有尿不溼可用,有的都是尿布,而把便在以前的中國非常普遍,也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把便最顯著的好處就是避免寶寶出現尿溼疹,同時減少換洗尿布或是衣褲的次數。

可能正因爲把便在過去的中國相當普遍,以至於並沒有人對此做過什麼研究,反而是美國人曾經在東非深入研究了把便的利弊。是不是和我們曾經見到的情形很像?握住孩子的雙腿,擺好姿勢,之後嘴裏發出“Shuus”的聲音?

從孩子出生後的幾周起,這些媽媽通過觀察孩子的肢體動作、表情、聲音等來判斷孩子是否想要排尿排便,一旦發現孩子有想排便的信號,就開始把便。通過這種方式,最初調查的34個孩子裏有30個在4-6個月就訓練得很成功,隨訪到16個5個月的孩子,有10個可以白天不尿溼衣服,晚上也很少尿牀,到1歲孩子能走之後,就可以到生活區以外排便了。這項研究是1977年發表在美國《兒科學》雜誌上的文章。由此可以看出,把便實際上是一種早期的如廁訓練,幫助孩子實現自主控制排便。有些孩子使用尿不溼直到三四歲,很大了還不會自主控制排便,是很值得我們深思的。

是否把便,需要理性面對(附如廁訓練建議)

把便是否是強迫孩子排便?

這種“把便”並不是強迫孩子排便,而是媽媽注意到孩子的排便意願後幫助他,排完便後通過餵奶、親暱或其他開心的活動來獎賞和鼓勵孩子,幫助寶寶逐漸實現自主控制排便。

和國內妖魔化“把便”相反的是,西方國家反而開始對“把便”這種關注孩子排便的信號並輔助排便的訓練方式感興趣了,對早期的如廁訓練也開始有些研究了,意大利人的一項研究對286個家庭進行了問卷調查,發現在頭6個月內開始“把便”訓練的孩子比那些晚開始訓練的孩子更早訓練成功,而且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副作用。

很多人批評“把便”時認爲,這是在強迫孩子排便,但正如圖片裏非洲那個被把便的孩子一樣,正確被把便的孩子很少有哭鬧,因爲很少會有父母非要強行讓這麼小的孩子排便,大多情況下是覺得孩子想排便了就把一下,沒有就算了,把便不等於強迫排便。對於強迫把尿的行爲,是要制止的!

把便會導致便祕、肛裂等問題嗎?

這裏引用小兒外科裴醫生(小兒泌尿外科醫生)嚴謹的專業論證:

把便可以理解爲一種很早開始的如廁訓練,有些人認爲過早訓練會導致便祕等問題,但這種猜測毫無根據,國內把便非常常見,但兒童便祕的發病率約4.73%,並不高於很少有把便的發達國家。至於說把便的體位會導致肛裂、痔瘡、直腸脫垂更是憑空想象,把便這個體位對孩子來說和蹲坐在馬桶上並沒有太大區別,肛裂主要和便祕有關,直腸脫垂更多是與先天發育、營養不良有關,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實他們和把便有關,兒童痔瘡更是非常少見。

安全把便五要素1月齡

當寶寶四個月左右開始可以嘗試把尿,我們會發現四個月的寶寶睡覺的時候尿不溼通常是乾的,睡醒了纔會尿尿。這時候寶寶能比較穩定地控制自己的頭,把尿時脊柱也不會明顯彎曲了。

2時機

可以選擇寶寶剛睡醒憋尿的時候把便。除了剛睡醒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仔細觀察寶寶的排便規律,識別寶寶排便的信號,從而實現引導排便,避免強迫排便。每個寶寶都是不同的哦,只有爸爸媽媽纔是最瞭解自家寶寶的,不要簡單套用別人的經驗。

3姿勢

把尿要讓寶寶靠坐在家長身上,基本成坐姿,雙腿輕微分開即可,要避免寶寶屁股下墜、雙腿分開很寬的姿勢。

4時長

把尿時間一定要短,若把一分鐘左右寶寶不拉不尿就算了。千萬不要強迫寶寶排便,那樣就失去了引導寶寶排便的意義,並且會帶來諸多負面的影響,很可能導致寶寶對把便的強烈牴觸。

5頻率

開始的時候建議每天有三次機會可以給孩子把尿:早上睡醒、上午睡醒和下午睡醒的時候。把便一定不要太過頻繁,不要怕寶寶有時把便成功,有時又拉尿在尿布裏。當寶寶逐漸建立起自主排便的意識,又有清晰的排便信號,就很容易建立起規律的排便習慣。

這裏在囉嗦幾句,有關把尿的地點,在戶外不建議把便。外出時爲了保證寶寶的腿部的溫暖、生殖器的衛生,更爲了保護寶寶的隱私,是要穿閉襠褲的。

何爲如廁訓練?

現代的如廁訓練是讓寶寶在馬桶上排便,起初是大人幫助寶寶脫褲子,並且把寶寶放在馬桶上,慢慢發展成寶寶自己脫褲子,坐馬桶,擦屁股,提褲子,最終實現如廁過程的完全獨立。

何時開始如廁訓練?

1開始坐便盆

當寶寶七個月能坐得比較穩的時候,就可以讓寶寶坐便盆了,這時候是把以前把便的形式換爲坐馬桶,但仍舊使用以前給出的把便信號,比如噓噓聲,幫助寶寶形成新的條件反射,把排便和便盆建立起聯繫。爸爸媽媽們可以提前爲寶寶準備好一個寶寶便盆,當寶寶醒來時可以帶到便盆的位置去尿尿,這時候寶寶通常處於憋尿的狀態。

2開始進一步的訓練

讓寶寶學習自己獨立尿尿的時間建議是接近兩歲的時候開始,這個時候寶寶開始學會自己脫衣服,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否有便意,然後自己主動去尿尿。如果練習的過早,寶寶的能力可能達不到,會讓寶寶有挫敗感,容易形成逆反。兩歲前後是訓練寶寶自己控制尿尿的好時機,家長和寶寶都會少一些焦慮。

3寶寶準備好去掉尿不溼的表現

讓當寶寶出現以下行爲,可以考慮開始做如廁訓練了:

寶寶在白天小睡後可以保持屁屁的乾爽,換上尿不溼以後可以保持至少兩個小時以上乾爽。

寶寶開始有意識地開始向大人暗示一些東西,並且這種暗示通常是向媽媽表達自己需要如廁。

寶寶開始模仿大人如廁的姿勢。

即使充分飲水,尿不溼經常保持乾爽。

寶寶開始規律排便。

寶寶慢慢學會自理生活了,比如快速爬行,平穩走路,甚至飛跑,能夠自己拿勺子進食等。

可以獨立將衣服拉上拉下。

如何進行如廁訓練?

1讓寶寶觀察和模仿

讓寶寶看大人上廁所,比如兩歲的男孩可以站着尿尿了,當爸爸上廁所時就讓他跟着看,孩子很願意去模仿成年人。

2給寶寶固定的把便信號

寶寶把尿的時候要發出固定的信號,比如噓噓,發出噓噓的聲音就是給寶寶培養條件反射,將來寶寶聽到信號就會放鬆尿道括約肌,把尿排出來。

3別讓孩子有負擔

不要讓寶寶覺得尿尿是不好或者是一件有負擔的事情。寶寶睡醒以後可以動作快一點,語調歡快一點,引導寶寶尿尿,讓他覺得尿尿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4選擇一個可愛的小馬桶

馬桶的選擇也很重要。能唱歌什麼的就算了,排便是件需要專心對待的事,從小就要養成認真排便的習慣。顏色亮麗、好清洗纔是關鍵,能多功能就更好啦。

特別提示

當小寶寶已經開始脫掉紙尿褲學會了自己尿尿,有時候又會控制不住而尿褲子,這個時候不要指責寶寶,建議拖延一兩分鐘給他換衣服,讓寶寶自己察覺到溼溼的褲子很不舒服,他就知道下次應該提前一些自己去尿尿,以免尿溼褲子很難受。

如果寶寶夜間入睡以後,還會排尿,爲保證媽媽和寶寶的睡眠,建議使用尿不溼。當媽媽發現寶寶的尿不溼連續幾天都是乾的,就可以考慮去掉不帶了。

根據寶媽的經驗,白天越早不使用尿不溼,越更有利於寶寶養成自己排便的習慣。我家小寶是1歲4個月開始白天不使用尿不溼的,三個月後晚上也去掉了尿不溼。雖然偶爾還是尿褲子,但到2歲時白天已經可以自行排便了。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