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太全了!寶寶睡覺&吃奶10大問題,必須收藏!

太全了!寶寶睡覺&吃奶10大問題,必須收藏!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沒吃完奶就睡是奶水不足嗎?怎麼樣才能讓寶寶睡整夜?爲你解答寶寶吃奶和睡眠兩大問題,收藏起來慢慢看吧!

1、寶寶一天到底要吃多少次奶纔夠?

金喆君專家:一方面,有時候我們很難回答我們一天要吃多少次飯纔夠,因爲取決於我們的消耗量以及每餐獲得的能量。

其實孩子也是那樣的,對於孩子來說,早期的按需餵養正是爲了讓母親和孩子在嘗試多次餵養的過程中瞭解和確認彼此的狀態和需要,因爲孩子會把各種需要歸結到乳房上,餓了吃奶,不餓的時候因爲什麼地方不適應也會找奶,因爲胸口的狀態接近子宮。

我常常說“寧喂錯不錯過”,因爲“只有喂錯過才能不喂錯”,因此常常建議新手媽媽主動餵養。

另一頭,因爲小寶寶胃容量很小,他們通常都是少食多餐的狀態,有區別的可能是,有的寶寶時間段分配得比較平均,有的寶寶則可能在某一段時間裏吃得比較頻繁,之後有一段相對集中的休息。

通常來說,新生寶寶一天哺餵12-18次(或更多)並不少見,但別看見次數就做除法,這個數值並不代表孩子都是每隔2小時吃一次奶。

太全了!寶寶睡覺&吃奶10大問題,必須收藏!

母乳寶寶打嗝了,外婆說喂水就好,到底要不要喂水?

金喆君專家:小寶寶發生呃逆是挺常見的狀態,這樣的時候即便不做什麼措施,呃逆也會慢慢停下來。

當然,吸吮和吞嚥能更快地讓呃逆停止,比如餵奶,對小寶寶來說,如果一定要給她什麼東西吸吮吞嚥的話,乳房比奶瓶合適,獲得乳汁也比獲得單純的水分有意義。

我們也很清楚,在六個月內,在充分的母乳按需餵養的條件下,小寶寶是不需要額外喂水的,這樣做降低正常營養的獲得量,同時過多的水分攝入反而是一件有風險的事。

媽媽發燒了,還能餵奶嗎?

金喆君專家:看是否能繼續哺餵母乳,要看引起發燒的疾病是否可以哺乳。大部分的疾病都是可以哺乳的,比如常見的感冒、腸胃炎等。發燒的媽媽要注意洗手。另外,咳嗽和打噴嚏的時候避免對着孩子或一定要戴好口罩。

這時哺乳對寶寶還有額外的益處,因爲乳汁裏還有相應的抗體幫助寶寶更好地抵禦周圍的病毒和細菌。

媽媽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療期間,選擇哺乳期使用安全的藥物(很多常見抗生素都可用在哺乳期,比如阿莫西林,頭孢拉定等,包括常用的退燒止疼藥物,比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都可在哺乳期使用,但現在仍在使用的退燒藥物安乃近,則不是哺乳期安全用藥)。

寶寶不能吃完奶就睡是母乳不足嗎?

金喆君專家:很多寶寶在吃完奶以後都需要在持續地安撫下才能進入穩定的睡眠狀態,加之寶寶的睡眠週期較短,又以淺睡眠爲主,就會造成吃完奶不能馬上入睡,或者即便入睡也睡不穩很快醒來的狀態。所以並不能單純以吃完奶是否能進入較長時間的睡眠來衡量是否吃到足夠的乳汁。

吃到讓自己感到舒服的乳汁量,的確是寶寶安穩入睡的一個條件,卻絕對不是唯一的條件。且從進食角度而言,也不是隻吃一頓奶就能獲得相對於24小時而言的足夠的乳汁量的。

太全了!寶寶睡覺&吃奶10大問題,必須收藏! 第2張

直接乳房餵奶根本看不見奶量,我怎麼知道寶寶吃到奶而且吃夠了呢?

金喆君專家:其實即便我們吃飯看不見具體數量,仍可通過自己的飽腹感受來確認自己是否還想進食,就好像我們通常不用一定知道一杯水多少毫升,來確認自己是否不渴了,除非我們的身體出現了一些特殊情況,這對孩子來說也是如此。

在正常情況下,孩子在乳房上的吸吮強度也是由於他對乳汁的需要程度決定的,還想要更多吸吮就會更強更久,覺得已經OK就會變輕變緩。

而乳房餵養的優勢,除了可以讓孩子獲得來自母親的正常菌落,促進孩子腸道菌羣定植及免疫系統發育以外,更重要的便是“迴應式餵食”,孩子吃纔有,不易造成過度餵養(奶瓶因爲本身結構的關係常常容易造成過度餵養)。同時,也讓孩子從小在進食上成爲自己身體的主人。

要判斷是否乳汁攝入足夠,可以通過孩子每日的排泄情況來確定,如果孩子每天有5-6片有重量的紙尿褲(有重量是指落在地面上時不會輕飄飄的),就說明有獲得足夠量的乳汁。

一段時間內體重增長也能說明孩子的攝入是否正常,可以參考世界衛生組織的生長曲線來評估,通常而言,月子裏的孩子每週增重在150g-210g左右,四個月到六個月一週增加120-150g,六個月後一週增加約60-120g。

明明剛剛吃好奶,我奶也很多,但是寶寶剛吃完又哭了,非得含着奶纔可以安靜下來,非得這樣才行嗎?

金喆君專家:小寶寶對子宮外環境需要一些時間,而胸口是最接近子宮的地方,又有吃的又有溫度還有熟悉的氣味和心跳聲,這些都會讓小寶寶在吃完以後希望待在媽媽的胸口,如果吃完奶以後就容易被抱走,他們可能就會選擇通過含奶的方式來實現願望。

如果媽媽希望減少使用乳頭安撫,可以用其他安撫方式來做轉移和替代。可以在吃奶後孩子的吸吮變得是否輕柔時輔以有力的包裹和輕晃,也可以加上白噪音,來讓孩子慢慢放開乳頭(剛開始可能會有一些反覆)。在孩子適應懷抱以後,也可以停止其他一種安撫類別,比如停下白噪音,慢慢地可能只剩下包裹,也可以試着用嬰兒毯替代媽媽胸口的包裹,但記得要在有大人照看的情況下。

太全了!寶寶睡覺&吃奶10大問題,必須收藏! 第3張

每天睡覺前,都要加60-100ml的奶粉才能睡覺,否則就會翻來翻去,別的時候就沒有問題,這是母乳不足嗎?

金喆君專家:飽腹感或過度的飽腹感都能讓血糖升高,讓人想睡覺,對可能還沒有做好睡眠準備的寶寶來說,奶瓶的高流速卻能讓他們更迅速地獲得大量的乳汁,進而可能距離媽媽爸爸希望他們快點想睡覺的期望更近一步。但這招並不是一直管用,有些爸爸媽媽會發現到後來他們即使提高了瓶子的奶量,但孩子並沒有如期睡着,因爲影響睡眠的因素有很多。

同時,從奶瓶裏獲得乳汁的方式可能讓孩子對乳房相對低的流速缺少耐心,同時,如果孩子只是因爲想吃更多才睡的話,只要有吸吮,正常情況下乳房都能有相應的產出,不少情況下,孩子並非因爲單純的飢餓不入睡,就類似成人的入睡較長也並不一定和飢餓相關。

孩子現在只認媽媽,偶爾要出門都會哭鬧得很厲害,怎麼辦啊?

金喆君專家:和孩子建立最初的連接的是母親,在後續的照顧過程中,更易與他建立依附關係的也是媽媽,隨着孩子各感官的發展,他們會開始分辨人臉的不同,有了危險意識。這時候孩子們就可能會對媽媽以外的人表現出相當的警覺。同時,很多孩子的物體恆存概念也剛剛開始建立,他們不能很好理解現在看不見的物體不是真正地消失,孩子總是活在當下的,“媽媽過一會兒就回來”並不能讓他們馬上理解媽媽不是真的消失這件事。

對於這個狀態的寶寶來說,幫助他們和代養人更好更快地建立互相信賴的關係可能比他們立刻理解“媽媽很快就會回來”要容易一些,因爲幫助他們與代養人建立良好關係時,媽媽是與之“並存”的,媽媽可以成爲孩子與他人連接的橋樑,比如在媽媽在的場合讓代養人蔘與親子游戲或撫觸等,從生活的各個方面引入代養人,讓孩子與之熟悉的信賴,有了相對穩定紮實的鋪墊,即便媽媽離開時孩子還是會哭鬧,但只要代養人和孩子正常互動起來,孩子的不安也能被更好地安撫。

另一方面,隨着孩子的發展和對周圍世界的進一步探索和學習,他也會慢慢通過自己的感知理解“媽媽一定會回來”這件事。

太全了!寶寶睡覺&吃奶10大問題,必須收藏! 第4張

什麼時候寶寶才能睡整夜呢?

金喆君專家:通常將睡過22:00-6:00的6-8小時稱爲睡整夜,但即便對成年人而言也沒有長達6-8小時的睡眠週期,我們所見的成人的整夜睡眠也是數個1.5-2小時的睡眠週期的疊加。

所以嚴格來說,並不存在什麼睡整夜,只有睡眠週期的不斷銜接,成人會更好地自我安撫來幫助自己重新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小寶寶這方面的能力在早期我們無法期待更多。

同時,小寶寶的一個睡眠週期比成人更短,小寶寶的睡眠週期大約50-60分鐘,但卻有一半時間在淺睡眠中,即他們對周圍的環境變化更加警覺,更易醒來(因此他們會更加安全),這就讓孩子的睡眠看起來不穩定,且相對很短。

而另一個事實就是,即便是成年人也不能保證有完全銜接到嚴絲合縫的睡眠週期,一點也不會醒來的夜間睡眠。

一些數據研究會提示,孩子可能在6個月左右有“睡整夜”的能力,但即便如此,孩子們也還是願意找他們家長來安撫他們重新進入下一個睡眠週期。

但隨着孩子的成長,他們的自我安撫能力隨着對周圍世界的探索不斷提升(因爲更易覺得安全),生理因素也更趨向穩定,他們的夜晚獨立銜接睡眠週期,達到更連續的睡眠時間的狀態也會慢慢變多。只是影響睡眠的因素會很多,夜晚連續睡眠的長度並不總是一直拉長,也會有中斷和反覆。

太全了!寶寶睡覺&吃奶10大問題,必須收藏! 第5張

是不是孩子必須有一定的作息規律比較好?

金喆君專家:新生兒可能比較難有清晰的作息規律,他們通常頻繁吃奶頻繁醒來頻繁休息,外界的夜晚白天更替似乎和他們沒有太大關係,這對照顧他們的成年人來說就會有些辛苦,因爲作息完全不能對應,常常成年人需要有穩定安靜的休息環境的時候,他們就來唱反調了。因此在早期,我們會鼓勵媽媽跟着小朋友的作息走,減少作息不接近帶來的休息不足程度。

但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當然希望寶寶的作息能慢慢和我們接近,好在隨着孩子視網膜和生理功能的不斷髮育,一個月以後寶寶會慢慢受到光的影響,在夜晚時分泌更多褪黑素來促進更穩定的睡眠,白天則更多用來活動,睡眠相對會零散和短暫。因此,我們也可以根據這一發展趨勢,慢慢在白天安排恰當的活動,讓光線明亮,在夜晚則降低刺激,睡眠時關燈,來幫助這一作息更多的建立 。

所以我的通常建議就是,以全家人的習慣作息作爲一個作息建立方向,大家的作息越接近,照護起來就能降低一些辛苦程度。因此這並不是說,所有人都要依照一個作息規律,而是要根據全家生活的方便和習慣。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