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孩子是睡覺困難戶,媽媽總休息不好,分開睡這件事還有戲嗎?何時分牀、怎麼引導,都在這裏了!

孩子是睡覺困難戶,媽媽總休息不好,分開睡這件事還有戲嗎?何時分牀、怎麼引導,都在這裏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晚上睡覺總是不踏實,會哭,需要反覆抱着哄睡,我一直睡不好,太累了,怎麼辦?”“寶寶已經25個月了,一直都是跟我們睡,什麼時候可以分開睡呢?”

“孩子晚上睡覺總是不踏實,會哭,需要反覆抱着哄睡,我一直睡不好,太累了,怎麼辦?”“寶寶已經25個月了,一直都是跟我們睡,什麼時候可以分開睡呢?”

“是不是一開始和孩子同屋睡是錯的?應該學美國那樣分屋子睡嗎?可是我不放心啊,孩子也總哭……”

育兒的種種坎坷中,最讓媽媽們心力交瘁的不是生產的疼痛或是哺乳的辛勞,而是“睡覺”裝個大難題。孩子睡不好,全家人都休息不好,尤其是媽媽,從孕期開始睡眠就受到影響,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不用夜奶了,可小傢伙也難免踹來踹去、滿牀滾。

其實我一直也在面對這些難題,女兒現在到了一個貪玩兒的階段,每天即使上牀後都纏着人嘻嘻哈哈,不肯睡覺。昨天晚上淘氣不睡覺,我有些生氣,問她,你怎麼還不閉眼睡覺呀?小傢伙兒說:“我閉上眼睛看不見媽媽了怎麼辦?”——你瞧,她一句話就把我萌化了,讓我又捨不得她。但在不睡覺拖晚這件事上,真是不能妥協呢,一旦立場不堅定,小傢伙就可能會一直熬下去。

究竟改變孩子“睡覺困難戶”的狀態?孩子多大可以和家長分開睡?怎麼引導和培養呢?今天分享的文章正是幫大家解答這些問題。

爲什麼到了晚上就要母嬰分離?

如果沒有特殊的問題,母親和嬰兒一起睡比較好,等待孩子自己主動獨立睡。

孩子是睡覺困難戶,媽媽總休息不好,分開睡這件事還有戲嗎?何時分牀、怎麼引導,都在這裏了!

母嬰同睡最重要的好處(僅這一條就足以)就是安全感。嬰兒就得跟母親多待在一起,恨不得形影不離纔好,爲什麼晚上要刻意分開?國外有很多人是從出生就讓孩子自己睡,美其名曰爲獨立,可是獨立這事應該孩子自己做主,他們的安全感滿足了自然會尋求獨立的。

很多孩子到上小學了還不自己睡,根本不提自己睡的要求。這種情況在中國很常見,一個原因是孩子的安全感沒有真的得到滿足,二個原因是家長沒有抓住孩子獨立的信號,過度擔心阻礙了孩子的獨立,這一點何止在睡覺方面,其他方面都是這樣。

所以很多人才會有這樣的兩難:要麼就出生強迫嬰兒自己睡(安全感怎麼辦),要麼一旦“失守”就得睡到上小學以後(獨立性似乎又被耽誤了)。其實是可以兩方面都兼顧的。

當然,怎麼睡要結合每家的具體情況,只要大家相對綜合最舒服,就是好的選擇。

本文主要強調兩點:

1.不用僅僅因爲擔心孩子不夠獨立而選擇出生就分房睡。

2.如果選擇母嬰同睡,從一開始就儘量不阻礙孩子的獨立。

孩子是睡覺困難戶,媽媽總休息不好,分開睡這件事還有戲嗎?何時分牀、怎麼引導,都在這裏了! 第2張

不僅要和媽媽一起,還要和爸爸一起

下面具體說說我家的情況。

從孩子出生起,我們選擇了嬰兒牀拼大牀的睡眠方式(只要臥室空間充裕),彼此陪伴又互相獨立。這個想法是從《西爾斯育兒百科》上看到的,書上有個圖,我們看到後立刻選定了這種方式,專門買了一個可以拆掉一邊圍欄的嬰兒牀。

順便說一句,嬰兒不僅要和母親一起睡,也要和父親一起睡。沒錯,是爸爸,而不是姥姥、奶奶、阿姨等人和媽媽一起跟寶寶睡,當然更不是沒有媽媽由其他人陪寶寶睡。

這樣的佈局就是在維護爸爸媽媽的第一位關係,鼓勵孩子的獨立性。

這個第一位的關係不僅僅是睡眠安排的佈局,還體現在明確地告知孩子界限:這是爸爸媽媽的大牀,這是寶寶的小牀,各睡各的牀。

偶爾他爬到我們中間來睡,我們會嘗試過一會把他勸走,小一點時主要用把他輕輕弄走的肢體語言表達拒絕,大一點主要靠語言勸說,有時候他先睡着了佔了我們的地盤,我們也會把他搬回去,他總共只有不到五次得逞(事實上沒妨礙規則的堅固)。

我們的堅持規則讓他明白界限,自然就明白了他的位置。我們的大牀沒有因爲有個娃被霸佔,我們沒有自己擠着沒地方睡讓給寶寶。

另一方面,我們非常享受一起睡這件事,不僅孩子喜歡我們也喜歡,親密的場景我就不秀了。睡前程序在我們家都是親子游戲時間,由孩子的秩序感主導。

無論我們再忙,我們始終守住了陪孩子睡的底線。(娃爸從來不出差,偶爾我出差或我們倆有人生病的時候,由另一個人單獨帶娃睡。)

想要孩子睡得好,先要學會偷懶

這裏要強調一下,保證較好的睡眠質量,很重要一點是:不要畫蛇添足做太多孩子根本不需要的事情,打擾孩子的睡眠(這一點在其他方面也一樣),否則大家都累都睡不好。

祕訣就是偷懶。

睡不好覺是育兒中最磨人的事情之一了,我們可以說是竭盡全力地偷懶。從孩子出生第一天起,晚上我除了餵奶、大便換紙尿褲(也就很短時間段有此需求)之外啥也不幹,不拍嗝,不安撫,不管娃冷不冷睡沒睡,只要不大哭就不理娃,我自己倒頭就睡。偶爾娃晚上小鬧一下,我就扔給娃爸管,娃爸比我更偷懶,往往更快達到效果。半夜試着玩點花樣沒人響應,娃只好乖乖睡覺。

10個月(其實可以更早)的時候路易就自己入睡了(那時還沒斷奶,睡前餵奶但不奶睡),一開始還摸摸他安撫,很快啥也不用了,我們關燈就睡自己的,管他啥時候睡着的。

偶爾娃睡前光玩不睡覺,我就動用上娃爸這個絕密武器,讓娃爸挨着娃睡。娃爸沒兩分鐘就呼嚕聲連連,娃一看沒勁還是睡覺吧,不一會也進入夢鄉。娃爸也好有成就感,常常爭着陪寶寶睡,覺得共享睡眠很親密。

孩子是睡覺困難戶,媽媽總休息不好,分開睡這件事還有戲嗎?何時分牀、怎麼引導,都在這裏了! 第3張

斷奶以後(我生病需要吃藥兩個月,斷奶過程很順利,娃沒感覺到沒奶吃的威脅,就忘記了吃奶這事,半夜娃就不醒了,偶爾哼哼摸一下或安撫一句話就好。(我是一個早出晚歸的在職媽媽,沒提前斷夜奶,選擇一起睡也有這個原因。)

除了偶爾生病,路易晚上幾乎沒磨到我們,睡眠質量很好,睡得時間長。白天睡眠也是如此,從兩個月起自己形成了規律的3小覺(那時候我們自己帶娃,白天我一個人在家很安靜),一共4、5個小時,後來慢慢減至兩小覺、一小覺,現在(2歲9個月)白天還能睡3小時,加上晚上睡眠總量都達到甚至超過標準。

其實路易曾經是個“睡眠困難寶寶”。在兩個月之前,我們家是有很多人帶娃的,娃有點小破事就一堆人衝上來,人多雜亂的結果就是路易白天一點覺也睡不成,睡得不好就更難睡好,惡性循環,人少干擾少就好了。

以上這些都給了孩子體驗,睡覺是自己獨立可以做的事。

隨着娃越長越大,那個嬰兒牀有點小了,我們也沒有換個大點的兒童牀放旁邊(其實主要是因爲懶)。路易天天擠着睡,大牀邊上佔得多點我們都要跟他抗爭一下(主要是爲了自己睡着舒服),沒有給他創造引誘他留下來的環境。

2歲的時候,路易有一次非要自己到客廳睡,我們當時還覺得好受挫被拋棄,後來弄明白是秩序感在“作祟”,路易是怕熱要和客廳的電扇在一起,後來把電扇拿到臥室就好了。

這件事提醒了我們,從這以後我們就做好了有一天孩子會主動離開的心理準備,這對我們後來的不阻礙非常重要。

孩子到了敏感期會主動提出分離

果然,過了好幾個月,路易開始出現這樣一種行爲,如果他睡前生氣了,他就要求到客廳沙發去睡覺。生氣的情況比如想做什麼事沒做好,比如不小心碰到頭了,比如爸爸媽媽沒按他的秩序感操作。

我們一開始覺得客廳沙發沒法睡呀,又冷又小又不舒服,可很快發現他是鐵了心要去的。如果不讓他去,脾氣鐵定升級,有一次他拉不動我們,幾次自己勇敢地衝出去,因爲沒有燈害怕又回來。而且,無論他脾氣升級到哪個程度,只要一到外面,立刻風平浪靜,如果他一要求你就讓他去,他都不用你陪着自己在那很快睡着。我們一開始還等他睡死把他抱回來,結果他半夜醒來發現自己被抱回來也很生氣。

我們很快轉變思路,只要他要求就讓他自己睡吧,我們只用給他周圍放置些椅子保護,就可以回來高枕無憂了,不用跟他較勁,也不用等他睡着,多好。有一次路易就這樣一個人在客廳睡的,第二天醒來問他睡得好麼,他還說睡得好。

還有幾次他累了,跟我們說他自己去睡覺了,就真的睡着了。比如有一次爸爸陪他在沙發玩,路易突然說:“寶寶要去睡覺了。” “爸爸陪你去吧。” “爸爸不陪,爸爸坐在沙發上。” 說完他自己就去我們房間睡覺了,也沒關門。等我們在浴室開着門洗漱忙完一看,路易已經睡着了。還有一次中午,由於買了新傢俱在安裝,我們都忙得要死沒人管路易午睡的事情,路易撐到3、4點,突然自己說寶寶要去睡覺了,自己到牀上睡着了。

他要爭取的,只是一個在哪裏睡、什麼時候睡的自主權。

我們又想,他要自己睡,乾脆建議他去書房睡,比沙發強多了。我們唯一的引導,就是告訴他這是寶寶的房間,寶寶是在這裏睡的。有幾次路易要求我們陪他到書房睡,我們雖然最後妥協了,但明確強調:“這是寶寶的房間,爸爸媽媽要在爸爸媽媽的房間睡的。”

與此同時,路易自發玩起來模擬睡覺遊戲,常常傍晚的時候說寶寶要睡覺了,自己跑到他的牀上玩一會,唱歌、自言自語一番,然後過一會出來說寶寶睡醒了,其實根本沒睡覺。

再後來,路易主動提出晚上自己睡。有一次,他睡前表示肚子癢要自己去睡覺了(還找個藉口,都怪之前我們的阻攔),跑到他自己的房間,媽媽跟着過去,路易說寶寶自己一個人就可以了,這是要爭取獨立空間呢。這次嘗試以半小時後路易跑回來結束,他說睡醒了,看來只是一次調整對時間段的模擬。

孩子是睡覺困難戶,媽媽總休息不好,分開睡這件事還有戲嗎?何時分牀、怎麼引導,都在這裏了! 第4張

幾次預演之後,終於要真刀真槍了。

春節前一週,路易主動要求自己在獨立房間睡覺,我們到門口偷偷看他被發現,他要求道:“寶寶自己一個人就可以了,媽媽走,不要關門。” 早上醒來問他:“寶寶自己睡得好麼?” “睡得好。” “寶寶喜歡自己睡還是跟爸爸媽媽一起睡?” “喜歡自己一個人睡。” 簡直太天使了,我們都沒引導,這一切都得益於“自我意識敏感期”,真是想不到。

過了兩天,路易自己睡覺的程序按部就班完成後,媽媽剛被他指揮着回到房間鑽進被窩,路易又呼喚起媽媽。媽媽過去一看,路易只是爲了叮囑一句:“媽媽房間的門要關上。” 好感動!原來,他觀察到爸爸媽媽的房間每天都鎖門,之前他要求不關門只是他的安全感需要,那時他還顧及不到爸爸媽媽的需求。儘管我們沒提,路易會在照顧好自己的前提下,有能力顧及別人的時候,主動地滿足別人的需求,這是他表達愛的方式。

引導孩子獨自睡眠的要點

這裏有幾個關鍵點強調一下:

1. 家長不要給孩子傳遞害怕的信號。

其實路易的關注點並不在害怕上,人家滿腦子都是“我是個獨立的個體”的想法。家長不要去渲染害怕的情緒,不要提醒孩子自己睡是件很害怕的事。本來嘛,自己睡是件多麼普通正常的事。

2. 家長不要表現出不捨或擔心。

這不僅體現在不說捨不得的話,不做挽留的動作,還體現在對孩子放心上。不用主動去睡前陪伴、講故事,也不用半夜跑去看看摔沒摔、蓋沒蓋被(我用的分腿睡袋,即使蓋被子孩子晚上冷了會自己找被子蓋的),除非孩子主動要求。孩子今天要求多少就做多少,明天不要求了就別做。

3. 不需要動用獎勵。

我有個朋友也回去試着孩子要求就讓她自己睡,本來孩子已經很有動力了(有自己的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房間很興奮),結果還畫蛇添足說自己睡第二天醒來有禮物,搞得孩子半夜興奮得爬起來找禮物看是什麼。孩子想做一件事根本不需要獎勵,也不看重獎勵。

4. 不要擔心孩子會反覆。

很多人的心態是,好不容易把“老佛爺”送走了,千萬不能妥協讓孩子回來,就前功盡棄了。如果你一妥協就前功盡棄,這恰恰說明孩子是被迫自己睡的,纔有會一點機會都拼命回來。成長是一個過程,孩子也有需要更多充電的時候,反覆是很正常的,慢慢自己睡得更多就好了。我們傳遞給路易的態度是“你來我們歡迎,你走我們爲你的成長而高興”。

5. 有人問怎麼跟孩子解釋爸爸媽媽一起睡,卻不跟寶寶一起睡。

很簡單,只需要陳述規則“爸爸媽媽睡爸爸媽媽的房間,寶寶睡寶寶的房間”。我們從來不說“爸爸媽媽不能跟寶寶睡了”、更不去對比似乎“寶寶被爸爸或媽媽比下去了”,他想跟我們睡我們從來都是熱烈歡迎,這樣的日子說實話不知道還有多久了。你的歡迎的姿態,而不是逃跑的姿態,給了孩子安全感,孩子會更有動力去獨立成長。

生活還在繼續,孩子就是這樣一眨眼就長大了。

孩子是睡覺困難戶,媽媽總休息不好,分開睡這件事還有戲嗎?何時分牀、怎麼引導,都在這裏了! 第5張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