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柳葉刀》:相對常規體外受精,胞漿內精子注射不能提高活產率

《柳葉刀》:相對常規體外受精,胞漿內精子注射不能提高活產率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相對常規體外受精,胞漿內精子注射不能提高活產率。

原標題:《柳葉刀》:相對常規體外受精,胞漿內精子注射不能提高活產率

不孕不育發病率正在逐年增高,每10對夫婦就有1對面臨無法生育的困擾。試管嬰兒技術的出現,已幫助全球數百萬夫婦實現生兒育女的夢想。

試管嬰兒技術的“初始形態”,是常規的體外受精(IVF)技術,俗稱爲“一代試管”,它是將卵子和一定數量經過處理後的精子放在一起,由精子激發頂體反應鑽進卵子的透明帶,讓卵子受精。

卵細胞漿內單精子注射(ICSI)俗稱“二代試管”, 它是一種將單條精子直接注入成熟卵母細胞胞漿內的技術,因此克服了精子太少、精子不能遊動、不能激發頂體反應等障礙,主要適用於不育症男性。

如果僅從技術本身來看的話,“二代試管”顯然是優於“一代試管”的,那麼“二代試管”是否適合常規開展呢?

事實上,本來應該用於不育症男性的ICSI,在部分國家已經常規用於非男性因素不孕夫婦了,其應用範圍甚至在短短數年間從15.4%增加到66.9% [1](注:國內情況有所不同,見文末)。

這樣做的理由是增加受精率,減少卵子浪費 [2]。但是從活產率來說,ICSI是否比常規IVF更好或更差,仍然缺乏臨牀數據。畢竟活產率纔是輔助生殖技術最終的結果體現,而不是受精率。

爲此,越南胡志明市My Duc醫院Vinh Q Dang團隊展開了一項開放標籤的隨機對照試驗,比較了非男性因素的不孕夫婦進行ICSI和常規IVF的妊娠結局,證明了ICSI並沒有提高活產率,質疑了輔助生殖中常規開展ICSI的必要性。研究於近期在《柳葉刀》雜誌發表 [2]。

《柳葉刀》:相對常規體外受精,胞漿內精子注射不能提高活產率
論文首頁截圖

這項研究在2018年3月16日至2019年8月12日之間,一共篩選了6440對夫婦。入排標準爲:(1)男性精子參數正常;(2)這對夫婦不得經歷超過2次輔助生殖;(3)使用拮抗劑方案,同意移植不超過2個胚胎;(4)不得參加其他IVF試驗;(5)不得使用冷凍精子,不接受前一個週期受精差(≤25%)的夫婦。

最終,5376對因爲上述因素被排除,1124對入組並隨機化。兩組取卵子方案一致。取卵子當天獲得新鮮精液樣本,分別用於ICSI組(532對)和常規IVF組(532對)。

在輔助生殖治療過程中,ICSI組有2對夫婦最終根據意願採取了常規IVF,而常規IVF組有41對夫婦採取了ICSI。因此,實際發生治療的分別是:ICSI組571對,常規IVF組493對。

《柳葉刀》:相對常規體外受精,胞漿內精子注射不能提高活產率 第2張
試驗流程圖

文章的分析是依據原始的隨機化分組來進行的。ICSI組和常規IVF組最終活產率分別爲35%和31%(p=0.27),妊娠失敗率分別爲5%和6%(p=0.60),差異均不顯著。

但如前文所述,ICSI組的平均卵子受精率是顯著高於常規IVF組的:ICSI組爲75.0%,常規 IVF組66.7%(p<0.0001),因爲常規IVF存在精子沒有鑽到卵子裏的可能,ICSI組則沒有這個問題。

既然ICSI組平均卵子受精率更高,也就意味着異常受精率(包括受精失敗)更低。具體來看,ICSI組異常受精率的數值均顯著低於常規IVF組(1.3%與7.4%,或者1.1%與6.3%,均爲p<0.0001)。在ICSI組中有8對夫婦(2%)最終沒有獲得用於移植的胚胎,而常規IVF組則爲21對(4%),但差異不顯著(p=0.024)。

在隨機分組後12個月內的累計妊娠率上,ICSI組(42%)與常規IVF組(41%)沒有顯著差異(p=0.80),在持續妊娠時間上也不存在顯著差異(見下圖)。

《柳葉刀》:相對常規體外受精,胞漿內精子注射不能提高活產率 第3張
12個月內的累計妊娠率

在其它臨牀參數如第三天(day3)的囊胚/優胚數、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異位妊娠和流產率等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兩組的圍產期結局也沒有顯著差異。

雖然這項研究有很多優點,例如多中心隨機設計、大樣本量和零丟失隨訪,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侷限性。

首先,本研究中的男性檢查沒有囊括精子碎片率,這項指標可能造成妊娠結局不良;第二,大多數入組夫婦卵巢儲備充足,一半患有繼發性不孕症,大多數接受首次治療;第三,排除了先前受孕率低下的夫婦;第四,入組夫婦均爲day3胚胎移植,而實際上臨牀存在囊胚期的移植;第五,儘管篩選期進行了精子參數評估,但沒有在取卵日去重新評估,但有證據表明精子形態對ICSI或常規IVF影響較小;第六,由於患者治療的偏好,部分患者更換了ICSI或常規IVF的方案,不過即使按照更換方案後的分組進行分析也不影響結論。其中第二點至第四點導致研究隊列部分偏離真實情況。

《柳葉刀》:相對常規體外受精,胞漿內精子注射不能提高活產率 第4張
第一次胚胎移植後的生育結果和母體安全

總之,這項隊列研究表明,與傳統IVF相比,ICSI並沒有提高活產率。雖然ICSI組的卵子受精率顯著提高了,但最終沒有反映到活產率上來。

考慮到成本(需要多500英鎊)、侵入性(ICSI需要穿透卵子)和操作複雜性(需要專業的胚胎師),作者質疑了常規使用ICSI的必要性。而且,已經有研究表明,ICSI相對於常規IVF在兒童出生後5年內提高自閉症風險 [3],儘管生物學證據還不充分。

不過,這個結論對我國輔助生殖行業參考價值可能有限。

因爲在衛科教(2003年發佈,目前仍沿用)的176號文件中明確規定了ICSI的適應證,對於非男性因素的不孕夫婦,在我國是不符合ICSI指徵的。

儘管如此,作者通過嚴謹的隊列試驗證明ICSI並沒有提高活產率,還是具有很大研究意義的,尤其是在國外ICSI趨於常規進行的大背景下。

參考文獻

[1] Boulet, Sheree L., et al. "Trends in use of and reproductive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Jama 313.3 (2015): 255-263.

[2] Dang, V. Q., Vuong, L. N., Luu, T. M., Pham, T. D., Ho, T. M., Ha, A. N., ... & Mol, B. W. (2021).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versus conventional in-vitro fertilisation in couples with infertility in whom the male partner has normal total sperm count and motility: an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The Lancet, 397(10284), 1554-1563.

[3] Kissin, D. M., Zhang, Y., Boulet, S. L., Fountain, C., Bearman, P., Schieve, L., ... & Jamieson, D. J. (2015). Association of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 treatment and parental infertility diagnosis with autism in ART-conceived children. Human Reproduction, 30(2), 454-465.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