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劉璇分享一胎分娩經歷,宮口開5指卻順轉剖,許多孕媽遇到過

劉璇分享一胎分娩經歷,宮口開5指卻順轉剖,許多孕媽遇到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9.1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安全的,只是要注意監測胎動和胎心,防止胎兒缺氧。如果是臍帶繞了兩圈、三圈,甚至還纏上了身體,情況就比較複雜了,醫生也會提醒孕媽多注意寶寶的狀態。個別情況,比如纏得很緊或臍帶太短,就會影響胎兒的…

原標題:劉璇分享一胎分娩經歷,宮口開5指卻順轉剖,許多孕媽遇到過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懷孕生子所面臨的困難,任何人都無法避免,存在太多無法控制的意外,即使身體素質優秀的專業運動員也是如此。

前段時間,劉璇在《新生日記》裏分享了自己生一胎雄赳赳時的經歷,也算是一波三折。

作爲專業運動員,劉璇的身體素質自不用說,是相當不錯的,即使孕期也有堅持運動,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內,數次產檢數據都很好,一切都很完美。

因此,她自信順產沒問題,一直也是這麼打算的。

劉璇分享一胎分娩經歷,宮口開5指卻順轉剖,許多孕媽遇到過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孕40周醫生通知她入院催產,打了催產針後,宮縮直到宮口開到5指時都很順利,但就在這時醫生監測到胎心有點問題。

而後,經檢查發現是臍帶纏繞了胎兒的脖頸,胎位也不正,只要胎兒往下走,胎心監護就滴滴作響。

在緊張的氣氛下,醫生見劉璇想順產,表示還可以再觀察一下。

兩個小時後,胎兒有點窘迫,狀態不太好,醫生稱現在必須剖腹,否則大人小孩都會有危險。

好在剖腹產進行得很順利,孩子健康出生了。

劉璇爲順產做足了準備,卻不想最終還是敗在了臍帶繞頸上,不過她自己也表示,胎兒安全是最重要的,可惜也沒辦法。

劉璇分享一胎分娩經歷,宮口開5指卻順轉剖,許多孕媽遇到過 第2張

類似事件除了劉璇,還有很多明星媽媽經歷過,比如麥迪娜、蔣勤勤......

她們面對胎兒臍帶繞頸的狀況,同樣無法淡定,畢竟確實是存在風險的。

但別不必太過焦慮,臍帶繞頸十分普遍,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寶寶出現過,其中臍帶繞頸一週、兩週是常事,超過三週或以上的就不太多了。

因此,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安全的,只是要注意監測胎動和胎心,防止胎兒缺氧。

此外,臍帶繞頸確實會影響生產方式,很多寶媽因此不得不由順產改爲剖腹。但我想說的是,無論順產還是剖腹產,只要母子平安就好,不必心存偏見。

主要原因是胎兒體型較小,而宮內豐沛的羊水方便了其活動,長長的臍帶就是“玩具”。不過胎兒太調皮,又不知何爲危險,難免會出現臍帶纏繞了頸部取不下來的情況。

但多數情況下,臍帶繞頸會自動解鎖!

劉璇分享一胎分娩經歷,宮口開5指卻順轉剖,許多孕媽遇到過 第3張

媽媽通過B超發現胎兒脖頸處有U型或W型壓跡後,心急是難免的,但焦慮並不能解決問題。

如果是臍帶繞了兩圈、三圈,甚至還纏上了身體,情況就比較複雜了,醫生也會提醒孕媽多注意寶寶的狀態。

比如個別情況,比如纏得很緊或臍帶太短,就會影響胎兒的氧氣輸送,使胎心減速,醫生會在胎心監護中發現這一問題,並做出相應處理。

準媽媽們能做的,就是孕檢千萬不要錯過。

若在產前胎兒出現很嚴重的缺氧狀況,危及生命,需及時剖腹產。

劉璇分享一胎分娩經歷,宮口開5指卻順轉剖,許多孕媽遇到過 第4張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嗎?很可惜,目前來說還沒有什麼有效措施,但保持良好的心態準沒錯,胎兒體會到母親的情感會更加活躍,說不定動來動去的,就湊巧解開了呢~

臍帶繞頸後還可以順產嗎?這大概是每位有此苦惱的寶媽共同的擔憂。

如果只是繞頸一週,並不會影響順產,繞了兩週也不算什麼大事兒,只要纏得不緊,長度又足夠,當胎兒的頭部娩出後,會有助產士幫忙解開。

若發現臍帶在胎兒的頭部纏得太緊,助產士會提前將其剪斷,然後儘快幫助寶媽娩出。

若在B超中看到胎兒的臍帶繞頸三週以上,又纏得很緊,且胎兒已有缺氧反應,那麼爲了母子的安全,採取剖腹產手術是最好的。

劉璇分享一胎分娩經歷,宮口開5指卻順轉剖,許多孕媽遇到過 第5張

臍帶繞頸的問題很難控制,但孕媽們可以通過日常的胎動監護髮現徵兆,並及時採取措施,做好以下幾點:

劉璇分享一胎分娩經歷,宮口開5指卻順轉剖,許多孕媽遇到過 第6張

仔細關注胎動,這是判斷胎兒健康狀態的最直觀方式,過多或過少都說明情況不對,尤其是在臍帶繞頸的情況下,因此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去醫院。睡姿要正確,多用左側臥的姿勢,如此可減輕子宮內血管的壓力,使胎盤中的血液流動更暢通,讓寶寶有充足的氧氣及營養補給。按時產檢:到了孕晚期,每一次產檢都要認真,胎心監護能準確瞭解胎兒在子宮內的情況,B超能發現臍帶繞頸的程度,降低危險。減少對子宮的刺激,如果已經臍帶繞頸,孕媽就不要再做刺激子宮的事情了,如劇烈運動,突然改變體位等,以免加重問題。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