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2009年第十一期教育問與答

2009年第十一期教育問與答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Q:女兒1 歲半了, 她的調皮、任性越來越讓我頭疼。從一睜眼就開始動個不停,一不留神就給你出點“節目”,比如抓花盆裏的泥土, 拿掃把掃地, 或者把抽屜裏的東西翻騰出來……制止了,她一會兒還犯。也沒少罵她打她,可就是沒用。還有,她的脾氣特別急, 一不高興就抓自己的臉、頭髮,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來管她了!

2009年第十一期教育問與答

Q:女兒1 歲半了, 她的調皮、任性越來越讓我頭疼。從一睜眼就開始動個不停,一不留神就給你出點“節目”,比如抓花盆裏的泥土, 拿掃把掃地, 或者把抽屜裏的東西翻騰出來……制止了,她一會兒還犯。也沒少罵她打她,可就是沒用。還有,她的脾氣特別急, 一不高興就抓自己的臉、頭髮,真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來管她了!

A:這個問題很多父母都特別困惑。我們很容易從自己的層面想事情:她現在還那麼小,就給我們添了很多麻煩,將來可怎麼辦?從這個層面說,孩子是有一點任性。

但是從積極的一面看,你會發現孩子的堅持性比較高。堅持性是一種很重要的品質,能夠幫助孩子克服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困難,是成功必不可少的一種特質。是不是一定不讓孩子有堅持性呢?適當的時候我們還要鼓勵這種品質的出現。

因此,碰到孩子“任性”的時候,比如孩子堅持做某件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看清楚這件事情是不是一定對她的健康或安全有危害。只有確信這件事情一定不好的時候,再去阻止。

但是如果這種任性或者淘氣很可能對孩子的成長有積極意義時,我們反而要去幫助她,給她一點兒助力,讓她學會克服自己面前的障礙。

可以記住這樣一些原則:   更寬容 不要把孩子探索的行爲看成是有意挑釁。一兩歲的孩子在用她的小手探索世界,瞭解自己的力量。如果不讓她動,就會限制她的探索熱情。

我們可能需要變得更寬容:不計較她把花盆裏的土抓得到處都是,不計較翻亂的抽屜,不計較她想幫我們拖地的“好心”。準備發火前提醒自己,也許她只是想探索或是疲倦了不知如何安靜下來,她的行爲是正常的。

明確界限 當然,我們要保障孩子的安全,就要給她設置安全的探索環境,明確告訴她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動,什麼情況下不可以動,這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開端。態度要溫和,但是也要堅定。不必講複雜的道理,用語簡潔、清晰、明確。

比如你要讓她知道燙的東西不要動, 直接說:“ 燙, 不動!” 並且可以用她的小手去碰一下溫度稍高的杯子或者碗,讓她體驗到什麼是燙。堅持幾次後,孩子就會理解什麼是“燙,不動”。

堅持 如果孩子的行爲不合理, 超越了“ 界限”, 沒有必要以妥協來止住孩子的哭鬧。不能因爲孩子滿地打滾就妥協,也不能因爲孩子大哭就放棄規矩。哭過之後,要求依然有效,而且堅決執行。

設一個底線 無論如何,不要打孩子。打只能讓她暫時知道害怕,但不知道爲什麼會捱打。就算你告訴她了,她也未必真的理解並能遷移到類似的事情上去。

轉移注意力 至於孩子抓臉、抓頭髮,很可能和這些行爲初次發生的時候,引起了我們極度關注有關,這對她的行爲是一種強化。我們要做的是,在她再次發生類似行爲的時候,忽略它,並且轉移她的注意力。讓她感覺到自己的這種行爲對我們起不到任何支配作用。

孩子和我不親  Q:我家寶寶8 個月大了。從他6個月開始,我銷假上班。回家後他看到我都沒有多大反應,看到爺爺奶奶比看到我還要高興很多。我這母乳是白餵了。

他怎麼和我這麼不親?   A:從媽媽的描述中,並沒有看到你到底怎樣和孩子交流以及爺爺奶奶怎樣和孩子交流。但是一般來說,能不能很快解決孩子的需要,決定了孩子能否跟父母或者其他撫養人親密。

想象一下,當我們成人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裏想找人幫忙,如果有人第一時間看出你有需要,那麼這個人肯定是你今後再有需要時先找的人,你願意跟這樣的人說話。其實,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也是這樣的。

即使是小寶寶也不僅僅只有物質需要。因此,不能單憑餵了母乳就判斷孩子一定要對你好。成長中的孩子除了要吃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需要。他要認識世界、探索世界,在這個過程中,當他能力達不到的時候,你能不能當他的手、當他的腳,當他的代言人去把他的意思表達出來,幫助他解決難題?

此外,你們之間是否有足夠的身體接觸,你是否能和他一起放鬆、開心地遊戲,他能不能清晰地感受並且預期你的情緒……都會影響他和你之間的安全依戀的建立。

如果在孩子有任何不舒服的時候,比如飢餓時、遇到困難時,祖輩的反應最敏感, 而且, 及時滿足這些需要的撫養人也是祖輩,孩子肯定會依戀爺爺奶奶的。

父母想和孩子親近、親密起來,必須要有一定的付出。  多陪伴 下班後多花些時間陪伴孩子,提高你們親子游戲的質量,對孩子適應新的生活狀態是非常必要的。在你們相處時多抱抱孩子,肌膚接觸會讓他踏實地感到,無論怎樣他都是你的最愛。

多欣賞 小的時候,孩子的生理需求占主導地位,心理需求相對簡單。隨着孩子的長大,心理需求漸漸豐富起來。他對你有了更多的情感需求和依戀。多欣賞他的主動探索、創造與發現。

更敏感 這個時候孩子還不會說話,注意靜下心觀察孩子的各種狀態,體會他的種種需要。要達到高質量的交流,這是必修課。永遠不要忘了,你纔是孩子養育的第一責任人。

聽故事坐不住?   Q:兒子比較淘氣,聽我讀故事書時總是坐不住。剛講一半就沒耐心聽了,要不跑去玩了,要不就折書頁玩。怎麼才能讓他專心一些?

A:不錯, 大多數孩子都很喜歡動。如果你只是在那裏乾巴巴地念,沒有停頓、沒有語調的起伏, 恐怕沒有哪個孩子能夠坐得住。特別是當孩子有一定的活動能力而又聽不太懂你念的東西時, 如果你只是自顧自地念下去, 孩子要麼打斷你, 要麼也自己玩自己的去了。

即使是給小嬰兒讀書,語調和韻律都是非常重要的。小嬰兒也許聽不懂你在讀什麼,但他聽得出你語音中的情感。如果這聲音能夠給他帶來安慰,這便是你們之間最好的互動。

親子共讀,關鍵在於親子之間要有互動。因此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對故事的反應:他理解嗎?他喜歡嗎?故事的難度、孩子的興趣、圖畫的色彩以及你講故事的方式都會影響你們之間的互動。

說到講故事的方式,每個家庭都會有自己的創造。下面是一些和引發孩子興趣有關的要點,供父母們參考:   簡單 孩子的理解力有限,如果故事中不理解的東西太多,對他來說便成了無意義音節。從孩子身邊的常見事物講起,他的理解力便會逐漸增加。

重複 即使是簡單故事,也包含多個概念,對於處於語言學習中的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自己的預期被證實更興奮的事了。因此他需要你重複。

誇張 人的情緒就像一個調節器,控制着吸收信息的方向。語調的誇張會給孩子帶來更強烈的印象。

停頓 進展不要太快,有時候要停下來給孩子一個消化的時間,看看孩子是否跟得上你的語速,跟得上故事的進展。

讀圖 圖片提供着比文字更豐富的形象、色彩和情景信息,可以幫助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有些父母在講故事的時候會用一些手勢動作或小玩偶來表演故事情節,同樣會起到引起孩子的注意、幫助孩子理解的作用。但這並不意味着爲了給孩子講故事,我們就要準備許許多多的道具。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