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準媽咪百問:孕婦吃中藥食補是補還是毒?

準媽咪百問:孕婦吃中藥食補是補還是毒?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懷孕的媽媽總是想給腹中的寶寶最好的營養,再加上身邊親朋好友的熱心關懷,常常會有一堆的“中藥食材”提供給準媽媽安胎養身,但是,這些琳琅滿目的藥材,到底適不適合孕婦食用?有什麼功效?

食療養生是現代普遍討論的熱門話題,因此,孕媽媽在懷孕的期間,也會聽取身邊朋友的建議,嘗試藉助中藥食補的方式來補充孕期所需的營養,但是,孕媽媽們可曾想過在食用這些中藥材的同時,對自己本身會造成哪些影響?本文將爲各位準媽媽介紹目前常見的中藥材,讓你的孕期生活更平安順利。

孕媽媽必知的中藥的分類法

所有的中藥材,均可以五味、五性、作用部位及有無毒性等特質加以分類,分類方法如下:

準媽咪百問:孕婦吃中藥食補是補還是毒?

1、五性:包含寒、熱、溫、涼、平五性,寒症宜服用溫熱藥或食物,而熱症則服用寒涼藥或食物。

2、五味:包括酸、苦、甘、辛、鹹五味;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胃、辛味入肺、鹹味入腎。

3、作用部位:包括五臟六腑及十二經脈。

4、有無毒性:部分有毒的中藥材,並不適合作爲藥膳用藥,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才可食用,而無毒的藥材則可根據體質,作爲藥膳的常用藥。

孕婦不可不知的中藥禁忌

正常的情況下,胎兒在4到 12周時正形成心血管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四肢及五官,12周以後則是胎兒的成長期,每個階段用藥都須特別謹慎。然而,中藥材的種類繁多,對母體與胎兒本身會造成的影響,也無一定的規範可尋,因此,本文將較常見的中藥材,簡單整理出一個孕婦中藥禁忌的表格,作爲各位準媽媽懷孕期間的小叮嚀。

中藥種類對孕婦的影響

牛黃(清熱藥) 泄下力強,易導致孕婦流產。

紅花、川七、(活血藥) 其祛瘀活血力強,易導致流產與早產。

牛膝(活血藥) 有損胎兒健康。

車前子(除溼利水藥) 過度食用會影響胎盤循環。

補骨脂(溫陽藥) 孕婦須經由醫生指示後再服用。

薏仁(除溼利水藥) 內含薏苡仁油,會降低橫紋肌收縮作用,對子宮產生輿奮作用,也會造成羊水過少的現象

通草(除溼利水藥) 會造成孕婦羊水過少。

適當使用中藥食補才能補得健康

醫生指出,有些中藥確實不適合孕婦使用(見上表),大家也都會在孕期過程中謹慎小心地避開這類藥物,但是,造成孕婦身體不適的,往往並不是這些禁忌藥物,而是一般的孕婦可食用的藥材。主要原因,是由於孕婦本身過度的攝取所產生,所以,特別叮嚀準媽媽們在食用以下這些藥材時,要懂得適當地使用,這樣才能補得健康又愉快。

人蔘(補氣藥)

性、味:甘、微苦、微溫。

功效:補充元氣、補益脾肺、安神益智等功效。

現代藥理:有增強免疫功能、提神醒腦、抗疲勞、改善消化吸收、促進食慾等藥理作用。

適合體質:適用於精神不振、疲倦無力、容易出汗、頭暈嗜睡、心悸胸悶、動則易喘、久咳不愈、容易感冒;食慾不振、大便較軟或易腹瀉、排便不暢、造血功能不足等陽氣虛弱體質。

過度使用的不適應症:因爲人蔘是屬於補氣的藥材,如果準媽媽的體質剛好有黃痰、感冒、發燒、火氣大、消化不良的情形或是躁熱體質時,過度的進補會造成口乾舌躁、便祕等情況。

黃連(清熱藥)

性、味:苦、寒。

功效:具清除內熱、瀉火解毒、除溼氣等功效。

現代藥理:有消炎抗菌,鎮定退熱、降低血壓、擴張末梢血液循環及強化膽囊功能等藥理作用。

適合體質:

適用於身體發熱、煩躁易怒、胃口過盛、噁心嘔吐、睡眠不穩、流鼻血、咳血、便血或瀉下黃穢惡臭、瘡瘍腫毒等熱症。

過度使用的不適應症:

準媽媽若未經醫生指導,不宜單獨食用,尤其是體質虛寒者,以免影響腸胃功能,造成腸胃不適,也可能會引起全身過敏或全身瘙癢、煩躁不安的症狀。此外,大量及長期食用會引起血液異常的狀況(如:血紅素、白血球下降)。

小提醒:懷孕後期可與中醫師討論,利用黃連開立一些清熱、解胎毒的藥來增強母體的免疫力。

珍珠(清熱藥)

性、味:甘、鹹、寒。

功效:內服有鎮安心神、清熱解毒、收斂傷口、生肌長肉的功效;外用塗抹顏面則有美白的效果。主要成分爲碳酸鈣,含有多種氨基酸。

適合體質:適用於煩躁身熱、失眠暈眩、青春痘、粉刺、斑點、瘡瘍腫毒、傷口久不癒合等症。

過度使用的不適應症:

珍珠粉屬寒性,若準媽媽屬於寒性的體質又長期食用珍珠粉,會造成腹瀉的症狀,有早產徵兆的孕婦也不宜食用。

小提醒:珍珠粉的研磨是需要相當的謹慎與繁複的程序,最後是要篩選剩下細膩的粉末,這樣一來纔不會對腸胃造成傷害。

誤區一:孕媽吃中藥胎兒膚色黑?

網友問:孕婦要是喝了黑色的中藥湯,黑色素會通過血液流到胎兒身上,又會沉着於胎兒皮膚,將來孩子的皮膚就會較黑。我女兒與女婿兩人的皮膚都很白,就因爲我女兒懷孕時,因感冒吃了幾劑中藥,致使我外孫出生後至今(已20歲),皮膚一直較黑,有點像年糕的顏色。因此,我認爲,孕婦吃中藥還是要慎重。我也聽說過,是真的嗎?

專家解答:皮膚的黑白與遺傳有關,與吃什麼無關

論點一:植物性中藥沒有黑色素

中藥有植物性、礦物質和動物性三種,而開給孕婦吃的中藥基本都是植物性的,並沒有黑色素。因此黑色素通過血液流到胎兒身上的說法站不住腳。而中藥湯本身的顏色(草藥的顏色)會通過消化道流走,因此,孕婦吃中藥不會影響胎兒皮膚。

論點二:膚色與吃什麼

皮膚的黑與白,是由肌體黑色素細胞的數量來決定的,很大程度由遺傳基因決定,父母親皮膚白,孩子的皮膚就較白。有時也可能隔代遺傳,父母親的皮膚都白,但祖輩的皮膚黑,所以,孩子的皮膚也可能較黑。後天也有影響,如光線照射強烈,刺激黑色素的生長,皮膚就變黑。

誤區二:孕媽媽需要通過服用中藥進補嗎?

網友問:我已經懷孕30周了,這段時間一直睡不好,擔心對肚子裏的寶寶不好,想開點中藥進補一下,請問孕婦可以吃中藥進補嗎?

專家解答::一般來說,只有先兆流產的孕婦,才需吃一些中藥來保胎,否則不必吃中藥進補。孕婦攝食均衡的營養非常重要,如果你沒有嚴重貧血或營養不良的情形,中藥的補品沒有必要,以免胎兒成長過快,造成生產困難。一些孕婦懷孕時喜歡吃阿膠來補血,其實阿膠主要對營養不良型貧血有效,而現在大部分孕婦貧血都是缺鐵性貧血,吃阿膠效果非常有限,孕婦關鍵還是得從每天的飲食中攝取營養。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