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世界無煙日:“三手煙”危害寶寶健康於無形

世界無煙日:“三手煙”危害寶寶健康於無形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7.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是第24個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爲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爲中國的無煙日。

今天是第24個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從1989年起將每年的5月31日定爲世界無煙日,中國也將該日作爲中國的無煙日。

三人行,必有吸菸者。在最新的一項吸菸人羣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大約有30%的人口屬於“菸民”,中國男性近七成(包括曾經吸菸和仍在吸菸者)是“菸民”,而這些男性中“菸民爸爸”的比例幾乎佔90%。當爸爸們在吞雲吐霧的時候,有沒有想到,對媽媽和孩子來說被動吸入的煙霧都是“毒氣”呢?

二手菸致媽媽和寶寶患癌率增加

世界無煙日:“三手煙”危害寶寶健康於無形

“二手菸”是指由吸菸者在吸菸時燃燒菸草製品產生的煙霧。當空氣受到菸草煙霧污染時,特別是處於密閉環境中時,所有身處其中的人都會吸入煙霧,不管是吸菸者還是非吸菸者都會身受其害。由於吸入煙霧並非主動吸菸者,所以這也被普遍稱爲“非自願吸菸”或“被動吸菸”。環境菸草煙霧由於產生於較低的溫度和燃燒不充分的條件,含有更高的毒物。

二手菸中含有大量可吸入性的刺激物、致癌物和其它毒性成分,包括尼古丁、一氧化碳、苯、多環芳烴、亞硝胺等50多種化合物。當人們處於充滿香菸煙霧的環境中,往往會感到眼睛、鼻子和喉嚨不舒服,就是由於二手菸中所含的尼古丁、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刺激物造成。亞硝胺、氮氧化物、芳香胺類、苯等是致癌物,可引起肺癌、鼻咽癌、宮頸癌等癌症。此外,二硫化碳、一氧化碳、鉛、鎘等還是二手菸中影響生殖和發育的毒性化合物。

此外,二手菸中還有很多基因毒性物質,損害DNA。非吸菸者二手菸暴露的實驗顯示,受試者的尿中一種菸草特定的致癌物即NNAL的含量增加。

——1981年日本和希臘首次報道稱嫁給吸菸者的非吸菸女性肺癌危險增加。隨後,美國和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的許多研究都發現了這種關聯。第一個關於被動吸菸與肺癌關係的研究是對91,540名非吸菸婦女進行的,其肺癌的標化死亡率隨丈夫吸菸量的增加而升高,而且該結果排除了混雜因素的影響。當隨訪人羣擴大時,仍得到相同結論。同時還有報道發現那些與每天吸1-19根和20根以上的吸菸女性結婚的非吸菸男性,其肺癌危險性也顯著增加。

——1992年,美國環境保護局發表了二手菸作爲致癌源的危險評估報告。該評估報告中闡述了二手菸的毒理作用以及大量主動吸菸的文獻。得出“二手菸爲一級致癌源,也就是對人類具有確定的致癌性”的結論。該研究還發現嫁給吸菸者的非吸菸女性肺癌發生危險增加了20%左右。最近的一個科學分析顯示:與非吸菸者結婚的吸菸者的肺癌危險增加24%。

——2006年,美國衛生總監報告指出被動吸菸與肺癌之間存在明確的因果關係,與吸菸者共同生活的非吸菸者患肺癌的機率增加了20~30%。該報告同時指出,一些研究證明鼻竇癌及女性乳腺癌與被動吸菸之間也可能存在因果關係。

“三手煙”危害寶寶健康於無形

許多人知道“二手菸”的危害,但通常以爲只要在吸菸結束後開窗換氣或打開風扇吹得“煙消雲散”,就可避免非吸菸者被動吸菸。美國研究人員發現,吸菸者會令自身頭髮、服飾乃至周遭環境沾染香菸裏的重金屬、致癌物質和放射性物質等,令兒童等非吸菸者遭受“三手煙”侵襲。

研究人員2005年9月至11月期間隨機選取電話號碼,打電話對全美各地1500戶人家展開訪談,以調查一般人對“二手菸”和“三手煙”的瞭解程度。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受訪者知道“二手菸”不利兒童健康。其中,約95%非吸菸者和84%的吸菸者認同“父母吸菸所產生的煙霧會危害嬰幼兒健康”。相比之下,受訪者對“三手煙”的危害缺乏足夠了解。針對“如果有人昨天在一間屋子裏吸菸,那麼嬰幼兒今天在同一間屋子裏呼吸會給自身健康帶來危害”這一說法,只有約65%非吸菸者和約43%的吸菸者表示認同。

過去人們常說自己“打開風扇、吹走煙霧”,以爲這樣就能防止兒童被動吸菸,無需擔心。美國紐約的西奈山醫學院兒童環境健康中心兒科醫生菲利普·蘭德里根說,“三手煙”這個新觀念可能會改變人們的行爲方式,更好地保護孩子免受“煙毒”侵襲。

研究人員發現,吸菸者一番“吞雲吐霧”後,不但自身頭髮和衣服上殘留香菸氣味及有害物質微粒,就連周圍環境的地毯、靠墊等物品都會沾染“煙毒”。人們或許看不見“三手煙”,但卻可以聞到那股異味。這些有害物質包括氰化氫、丁烷、甲苯、砷、鉛、一氧化碳、放射性物質釙—210以及多種致癌物質。當兒童在有人吸過煙的環境裏“摸爬滾打”、玩得高興時,他們的手上、身上便會沾染上述有害物質,甚至有可能“吃下”一些。39健康網()專稿,未經書面授權請勿轉載。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