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護理三歲前的寶寶最容易犯的誤區有哪些

護理三歲前的寶寶最容易犯的誤區有哪些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育寶寶的過程中,很多寶爸寶媽都會犯一些錯誤。那麼問題來了,護理三歲前的寶寶最容易犯的誤區有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相當多0-3歲的寶媽可以說是完全的菜鳥,當遇到寶寶突發問題時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遭。這時手忙腳亂下,就容易發生養育錯誤,用錯方法。

所以今天就特別整理了寶媽們日常詢問最多問題的14條餵養錯誤,方便大家瞭解,日後不再犯。

護理三歲前的寶寶最容易犯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

寶寶可以把米粉當主食吃,不用吃別的了?

真相

寶寶在添加輔食階段快速成長,最需要的營養還是來源於母乳和配方奶中的蛋白質。米粉中的蛋白質含量很少,完全不能滿足寶寶的需求。如果讓米粉代替母乳或配方奶爲主食,容易讓寶寶患上蛋白質缺乏症,造成寶寶生長髮育遲緩,而且還會抵抗力低下,愛生病。

所以寶寶1歲以內還是要以母乳和配方奶爲主食,米粉和其他泥糊食物爲輔。

誤區二

寶寶一吃就拉是腹瀉,要補充益生菌?

真相

有些寶寶是典型的直腸子,一吃就拉,每天要拉好多次。這可讓新手媽媽發愁,認爲寶寶這是腹瀉啦!又是看醫生,又是補充益生菌。

其實引起這種狀況的真正原因是人體有一種反射叫“胃結腸反射”,這種反射是指吃飯時或者吃完飯就會馬上想上廁所。小寶寶的胃結腸反射比較強,所以常常邊吃奶邊拉便便。

即使寶寶一邊吃一邊拉,媽媽也不要着急,更不要寶寶還沒吃飽,就馬上把他拎起來換尿布。等他吃完,拍完嗝,再及時換尿布和清洗。中途換尿布一是會影響寶寶吃奶,二是在寶寶吐奶中途更換尿布,腹部容易受涼。

誤區三

寶寶咳嗽要立刻吃止咳藥?

真相

咳嗽是正常的生理防禦反射,是人體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辦法,也可能由於一些疾病引起,如呼吸道感染、咳嗽變異型哮喘、異物吸入、上氣道咳嗽綜合徵等。

有時孩子早上起牀會咳嗽幾聲,這只是幼兒通過咳嗽清理晚上積存在呼吸道的黏液,起到清嗓的作用。如果父母一見孩子咳嗽,便喂止咳藥,咳嗽雖然暫時停止,但痰液不能順利排出,會大量蓄積在氣管和支氣管內,容易造成氣管堵塞。

除此之外,一些常用止咳藥對孩子也會產生不良影響。根據目前的研究,右美沙芬、可待因等成人常用的止咳藥,在兒童身上的效果很有限,而且可能產生很多副作用,如成癮、呼吸抑制等,嚴重的甚至致死 。美國 FDA 建議 4 歲以下的孩子不要使用非處方的咳嗽和感冒藥,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則建議 6 歲以下都不要使用。

誤區四

鼻塞、流涕、打噴嚏就是感冒,必須吃藥?

真相

有些月子裏的小寶寶就會出現鼻塞的狀況,寶寶時不時還打個噴嚏,流點鼻涕,一副感冒的樣子,這真是讓媽媽急死了。

新生寶寶的鼻道相對狹窄,血管豐富,容易出現鼻粘膜水腫,而新生寶寶對環境又特別敏銳,外面環境冷熱稍微有一點變化,寶寶的鼻粘膜馬上就會受影響,當鼻粘膜發癢時,寶寶就會打噴嚏,而鼻粘膜受熱時會擴張,受涼了會收縮,鼻粘膜罷工,鼻涕固不住,寶寶就會流鼻涕。

因爲寶寶大多數時間在睡覺,大多又是仰躺,這些少量的鼻涕會集中在鼻咽部,有的不斷被蒸發,形成鼻痂,有的則會順着鼻咽部往下流,進入氣管,寶寶嗓子出現呼哧呼哧好像有痰的症狀。

所以很多時候,寶寶鼻塞、流鼻涕、打噴嚏都是正常的,並不是感冒。新生寶寶感冒一般都會伴有發燒的狀況,因爲感冒病毒進入體內,寶寶身體的免疫力要與之作戰,就會升高體溫。同時,感冒的寶寶還會出現精神差、不吃奶、昏睡或哭鬧不安等症狀。

不要看見寶寶鼻塞流涕就給他服感冒藥,亂用藥只會傷害寶寶的免疫力,反而不好。

誤區五

寶寶出氣呼哧呼哧,就是有痰?

真相

很多媽媽說寶寶出氣總是呼哧呼哧的,感覺有痰,懷疑寶寶是不是得了氣管炎或肺炎。

這是很正常的。在前面的解答中,我們已經知道,如果寶寶鼻粘膜受刺激,鼻涕集中在鼻咽部,有的會順着進入氣管,這些集中在氣管的鼻涕就會像痰一樣。

有些寶寶即使沒有這個問題,因爲他的氣管發育還不完善,清理能力還不夠,有些進入呼吸道的分泌物他也沒有辦法排出來,這些分泌物也會導致呼哧呼哧的感覺。

這種狀況一般不需要處理,多給寶寶一些時間,讓他的呼吸道逐步完善,這種呼哧呼哧的狀況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改善。

如果實在擔心,可以在寶寶喝完奶2小時後,讓寶寶身體前傾,另一隻手呈空心圈,輕輕從腰部一直拍到頸部,這個方法也有助於排痰。

誤區六

睡覺不安穩,就是缺鈣?

真相

寶寶睡覺總是動來動去,有時候還會揮揮手,踢踢腳,甚至哭幾聲,睡得不安穩,影響長個,很多媽媽以爲這是缺鈣的表現。

其實這種狀況與缺鈣無關。寶寶的睡眠是在深睡眠與淺睡眠中不斷轉換的,足月的寶寶在睡着10-15分鐘後會進入深睡眠,每次深睡眠時間大約爲15-20分鐘,然後會出現65-70分鐘的淺睡眠,再接着又會進入15-20分鐘的深睡眠再進入淺睡眠。

幫助寶寶長個的生長激素都是在深睡眠階段分泌的,在深睡眠階段寶寶睡得比較安穩。但在淺睡眠階段寶寶就會動來動去,甚至哭幾聲,有的寶寶眼皮還會動來動去,這都是正常表現。

一般拍幾下,寶寶就會接着睡。當寶寶沒有發出要抱或要吃奶的信息時,家長不要去打擾他,讓寶寶熟悉睡眠週期的變化。

誤區七

寶寶指甲老是把臉抓破,要戴手套把手綁起來?

真相

近兩個月的寶寶會用手抓臉,如果指甲太長,會把臉抓破。有些老人爲了防止這種狀況,會給孩子戴上小手套,甚至用鬆緊帶把手套口繫上。

這樣做很不安全,如果綁得太緊,會影響寶寶手的血液循環,萬一手套裏面有線頭,纏住寶寶的手指,手指就會缺血,甚至出現壞死的狀況。

手的神經肌肉活動可以刺激大腦,而把寶寶的手綁住會影響手指的活動,從而不利於大腦發展。吃手還是寶寶進入口欲期的關鍵表現,一般寶寶手慢慢能碰到臉後,他就會逐漸開始把手放入口中,手被綁住後,寶寶的口欲期自然會受到影響。

誤區八

睡米枕、睡書,會讓寶寶頭型更好看?

真相

這樣會導致寶寶顱骨變形,由於新生兒骨縫還沒有閉合,受到擠壓時,就會出現骨縫重疊或分離,使頭型發生變化。還會使寶寶頭皮血管受壓,導致頭皮血液循環不暢。

有的寶寶出現枕禿也是這個原因引起的。小寶寶喜歡不斷地轉動頭部,如果枕頭太硬,頭部經常與枕頭接觸地方的頭髮就會被蹭掉,出現枕禿。

誤區九

避免寶寶出現O型腿,需要綁蠟燭包?

真相

當寶寶的腿呈正常的“O”型時(如右圖),他們的大腿被膝關節支撐着,所以髖關節的壓力很小,那麼那個髖關節的球狀嵌套也就更穩定。

而如果我們強硬地綁直孩子的雙腿(如左圖),那麼大家可以看到,膝關節不能很好地支撐大腿,這就給髖關節造成了很大的壓迫,天長日久,大腿根部的球狀軟骨就會被損壞,關節變鬆,最後慢慢脫出,這就造成了髖關節發育不良,甚至是髖關節脫位或者錯位。而這種損害是不可逆的。

誤區十

新生寶寶要剃胎頭,頭髮纔會越長越好?

真相

新生寶寶頭皮很嫩,有些順產的寶寶還可能有產瘤、頭皮血腫等問題,但這些損傷不容易發現,如果這個時候給寶寶剃頭,很可能把細菌帶到傷口處,引起感染。所以新生寶寶儘量不要剃頭

誤區十一

滿月後就開始添加果汁,給寶寶補充水分和維生素?

真相

母乳是嬰兒最完美的天然營養品和飲料,可提供寶寶所需的營養,其中包括水和大部分維生素。所以,對6個月以內的、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必另外加水和其他飲料,即使在炎熱的夏季,寶寶也能從母乳中獲得足夠的水分。

輔食等到6個月以後,寶寶咀嚼能力發展足夠再添加也來得及。另外,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不要給1歲以內的寶寶喝果汁。

誤區十二

寶寶不知道飽和餓,所以必須定時餵養?

真相

知道飽和餓,這是每一個寶寶與生俱來的能力。寶寶餓了,就會哭着找奶喝,喝飽了就會對乳頭失去興趣。如果尊重寶寶,相信他的本能,寶寶就會越長越好。

如果認爲寶寶吃得太少,不管他餓不餓,總是按時按量喂寶寶,這樣反而會引起腸胃不適。

我認識一位媽媽,她要求寶寶每餐奶量必須達到180毫升,不管寶寶喝多久,都必須把這180毫升喝完。有好多次,她好不容易花了一兩個小時灌完,結果沒多久,寶寶就大口大口噴奶,前面的工夫全白費。

誤區十三

女寶寶要擠乳頭,否則會乳頭凹陷?

真相

是否乳頭凹陷,要青春期發育後才能確定。新生寶寶不能擠乳頭,否則會引起乳頭髮炎。

誤區十四

寶寶牙齦上有很多小白點,要用紗布擦掉?

真相

這就是傳說中的擦馬牙,其實,這些小白點對寶寶沒有任何影響,過一段時間自然會消失,不需要進行特殊處理,更不要擦掉,否則容易擦破齒齦,引起感染。

寶寶出生前三年,很多寶媽寶爸都會忙得焦頭爛額,然而就算自己做得不夠完美,大家也不要過多地責怪自己,畢竟誰都沒有經驗,只要我們自己多學習多成長,寶寶會越來越健康!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