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懷孕 > 孕婦交流 > 養兒不求回報?其實你一直都錯了

養兒不求回報?其實你一直都錯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養兒不求回報?其實你一直都錯了。ta回饋給你的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都是回報。

養兒不求回報?其實你一直都錯了

上初中,第一次離家,週末回來,看到院子裏曬太陽的母親,衝上去抱她。印象裏,那是我第一次抱母親。

母親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記憶中,她很少跟我講過什麼。常說的幾句話也無非是飢寒飽暖之類。但我知道她是愛我的。只是有時,我更希望她能表現出來。就像小時候,當我看到別的小朋友的媽媽抱着他們講故事時,我就特別希望我媽也能這樣。

可能是一種彌補的需求。有一天,當我做了媽,我就特別喜歡跟我女兒說話。在她只有那麼一點大時,我就當她是能夠聽懂一切的孩子。我老公因此笑話我說,怕你長那麼大,你媽跟你說的話都沒那麼多。

而我和母親的交流依然很少,有時還靠女兒在中間傳話。

一天下班回家,我習慣抱着女兒親了又親,對她說:“媽媽愛你。”女兒蹬大眼睛問我:“媽媽,你愛你的媽媽嗎?”我說愛啊。她說:“那我怎麼從來都沒見你抱過姥姥?”我和母親都愣住了,無比尷尬。好一會兒,我才走過去,摟住我媽的肩說:“媽,我回來了。”我媽拍拍我,點點頭。

長這麼大,這是我第二次抱母親,那麼彆扭,又那麼感動。


養兒不求回報?其實你一直都錯了 第2張

讓孩子成爲一個真實的人

我的閨蜜宋芯跟我一樣。

長那麼大,宋從不對她媽撒嬌,儘管她很清楚她媽對自己的愛,可就是對她親近不起來。

宋吃飯特快。每次我們聚餐,要花上一兩個小時的吃吃喝喝,她竟十多分鐘就解決了。當大家問她何以吃得那麼快時,宋不好意思地自揭老底說,小時候,她很怕她媽,因爲她媽總愛在飯桌上訓斥她。所以,每次她總想着快點把飯吃完,然後逃之夭夭。

和自己的媽吃飯都不舒服,無法設想她們之間的情感有多密切。這樣的孩子,豈會願意和父母傾心交流?

事實證明,從小到大,宋壓根就沒跟她媽談過一次心。唯一的一次,宋在一節語文課上受了觸動,回家跟她媽說要注意身體,別太累了,沒想到她媽不耐煩地說:“你關心這些幹什麼?多用點心關心你的學習吧!”

從小生活在缺乏情感交流家庭裏的宋,雖然能力極強,卻不善於表達情感。如今,在工作中仍屬於默默無聞的一族。

有一次,上司找宋談話,她駭然發現,上司居然認爲她不喜歡目前的工作。而另一位能力平庸的女同事卻深得上司的讚賞,那是因爲她平時很善於在別人跟前表達自己對工作的熱愛、欣賞的喜悅。

那次談話之後,宋才瞬間覺悟,自小在一個能健康進行情感交流的家庭裏生活,對一個孩子來說是何等的重要。若是能健康地進行情感交流,孩子便可以讓自己的情感、態度得到真實而充分地表達。不需要處處隱藏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不需要披上虛僞的外衣而迎合別人,不需要戴上理智的面具而壓抑內心的喜怒哀樂……他,漸漸會成爲一個真實的人。

一個真實的人,一個情感交流成熟的人,無論在少年還是成年,都會更容易收穫別人的愛與信任。


養兒不求回報?其實你一直都錯了 第3張

讓孩子從內心真正讀懂你的內心

湖南衛視第一季《爸爸去哪兒》,石頭與村長有一段對話。村長問石頭最想對爸爸說什麼,石頭說:我愛你。作爲父親的郭濤看到這一幕,表面雖沒流露什麼,但我相信他內心無疑已感動萬分……

回到現實。中國的傳統文化教會了父母情感的內斂,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更傾向於物質化,而缺少心靈的溝通與互動。

小區一個媽媽總抱怨說女兒不能理解和體貼自己。自己白天工作已很累,晚上回家還得操持家務,尤其是對女兒照顧得無微不至,但女兒像患上了“淡漠症”。無論做媽的多累,女兒都跟個無事人似的,在一旁玩她的手機和看她的電視,連句問候的話都沒有。

這位委屈的媽媽覺得女兒太狠心。不過在我看來,造成女兒如此“薄情”的,沒準正是做媽的自己。

媽媽對女兒的愛不可置疑,但問題是你的愛讓孩子感受到了嗎?你的累讓孩子理解了嗎?如果你對孩子總不吭不響,光做一個無名英雄,又怎能指望她理解你那些平凡中的“偉大”?雖說養兒不奢回報,但父母投入感情,絕不希望孩子與自己的感情越拉越大。


養兒不求回報?其實你一直都錯了 第4張

他待你的方式,

就是你從小待他的方式


有個小品,說一個老爸爲了讓孩子多陪自己,裝病,最後被識穿,說:“我就想孩子多陪我,和我說說話。”對此,我感觸頗深。無疑,有些父母仍搞不清,現在子女待他的方式,就是他從小待子女的方式。

小區一些老人老抱怨孩子只知道回家吃飯,和自己沒交流……其實,想想孩子小時候,和父母相處的時光,你是否給足了他們情感交流?在他們生日,還有一些重大節日,你否給他們留下過一些美好的回憶?如果都沒有,等兒女大了,父母再要求親情情深,似乎很難。就像有些家長缺席了十多年,等老了期望子女繞膝,更難。

如今,我可以很自然地和我媽聊上一兩個小時了。若不是女兒的關係,我想我們沒機會如此敞開心扉談一些事。而當我真正地享受到這種高質量的親密關係時,我才終於理解了那一句話:決定一個家庭和睦與否的從來不是貧富,而是每個家庭成員的人格健康度和情感交流度。

珍惜這一世與子女的緣分。

孕婦飲食
孕婦保健
胎教常識
流產胎停
胎兒發育
孕婦疾病
孕期食譜
孕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