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任何理由的放任不管,都是在自我打臉

任何理由的放任不管,都是在自我打臉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嘉是個三歲小女孩子,她媽媽信奉自然無爲的教育方式,一切都按小嘉的喜好去做而不加以管束。

到朋友家玩耍,小嘉把朋友家的東西翻得亂七八糟,小嘉媽媽從不阻止孩子,朋友看着地上一片狼藉,嘴上不說,心裏老大不爽。

同樣,小嘉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小嘉強行霸佔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媽媽依然不管不顧任其胡鬧,久而久之,小朋友們見到小嘉,便都避開不和她玩了。

小嘉的種種自我行爲,小嘉媽媽美其名曰說讓小嘉“自然成長”。

可是,這樣的放任不管,會給孩子一種“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正確”的心理暗示,這樣一來,就更加助長孩子肆無忌憚地任性下去。

如果小嘉一直在這種放任不管的環境下成長,她往往會沉浸在自己小小的世界裏,一切以自我感受爲中心,不知道顧及他人的體會。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成一個自私自我的人。

父母對孩子沒有節制地放任不管,結果是養出離希望越來越遠的孩子,更有一份教養失敗的內傷敲打着心靈無處可訴。

小嘉年紀還小,孩子的性情尚未真正定型,願小嘉媽媽在養育小嘉的路上,及時發現、糾正教養路上的錯誤認知,給予小嘉自由成長的同時也要適度管束,真正養出一個有心靈溫度的孩子。

任何理由的放任不管,都是在自我打臉

去年暑假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閨蜜的電話,說她讀初二的兒子離家出走了。

我聽後大吃一驚,火速趕到她家。

閨蜜哭訴着告訴我事情的來龍去脈:放了假,閨蜜看着兒子每天睡至中午起來吃過飯,便拿起手機玩遊戲。她忍不住嘮叨了幾句,結果這熊孩子第二天便悄無聲息地離家出走了。

這讓所有人都急瘋了。報警,找遍大街小巷,找朋友,找同學……

所有能想得到的地方都找遍了,依然沒有孩子的蹤影。

三天後,就在閨蜜快要崩潰的時候,熊孩子卻突現出現在家門口。

原來這三天裏,他在橋底下過夜,後來沒錢熬不住了纔回家。

閨蜜夫婦每天早出晚歸忙着做小飯店的生意。

早上孩子還在熟睡的時候他們出門,深夜回家孩子又睡了。夫婦倆每天和孩子僅有打個照面的功夫,互相之間的交流爲零。

孩子心裏想什麼,他們根本無暇去顧及瞭解。孩子在長年累月的淡漠裏,也對爸媽鎖上了心門。

他們看似相安無事的表象下實質暗流涌動,一根小小的導火線就引發了兇潮——閨蜜嘮叨了孩子幾句,他便負氣離家出走。

事後我說閨蜜:

你和孩子之間長期缺乏交流,孩子的所思所想你無從知曉,他在你們的淡漠裏也看不到你生活的辛勞。

這樣你忙你的,他兀自像野草一樣默默生長着。

他對你的愛和信任在你的漠然裏模糊,甚至淡化,你說他一句,他忿然離家出走,錯的不全是他,主要還是你平時對孩子缺乏關心和管教所致。

閨蜜默默聽着不言語。

生活固然不易,許多父母往往以爲了生活爲理由,放任孩子,疏於管教。而正是父母對孩子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的態度,使他失去了正常的成長心理,做出一些自傷傷人的事情來。

不管你多忙多累,都要抽點時間出來陪陪孩子,走進他們的內心,瞭解他安撫他給予他們成長的正確引導,這樣他們的人生纔會少走些彎路。

再多的財富和事業上的成功都抵不過教養孩子的失敗。

任何理由的放任不管,都是在自我打臉 第2張

朋友蘭高中畢業後進入服務行業,現在是一間酒店的客房主管。

她學歷不高,工作平凡,上班要倒班。但就是她,養出一個人人豔羨的女兒。

朋友們偶帶上孩子相聚的時候,她五年級的女兒總是表現得謙彬有禮,談吐大方得體,還自覺的幫忙收拾現場殘局。

在衆多隻顧玩鬧的孩子當中,蘭女兒的懂事常常引來大家一片讚揚和羨慕聲。這小姑娘人品好不算,還是小學霸一枚,這次期末考試又拿了全班第一名。

大家紛紛向蘭打聽是怎麼教養出這樣一個有德有才的女兒。

蘭笑着說:“這當然是管教呀。”

“怎麼管教呢?”

蘭說:

其實我現在對她的很多事已經放手不管了。但是現在的少管,都是以小時候管教立規矩爲基礎的。

從她懂事起,我就注重引導、約束她坐臥行止要端正,對人對事態度要謙遜,對自己的事情要負責任。

慢慢地,這些要求規矩滲透進了她的生活學習當中,隨着年紀的增長以及歲月的沉澱,這些良好的行爲習慣內化成爲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自然而然地,我放了手,她也會按照自己的人生觀去生活和學習。

她能夠這樣,都是我在她小的時候,工作之外對她多陪伴、關注、指引的結果。其實,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多管都是爲了她長大以後少管、不管啊。

孩子小的時候是成長關鍵期,父母不能忽視對他們的關心和管束。哪怕每天抽出十到二十分鐘的時間,都可以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

任何理由的放任不管,都是在自我打臉 第3張

父母們不管做什麼,都是爲了生活和孩子。

孩子是我們此生的希望所在。孩子在父母的陪伴和正確指引下如一株茁壯的小樹般健康成長,就是對我們付出的最大回報。

父母作爲孩子成人最初也是一直的引路人,應該怎樣去愛和管束孩子,才能使孩子長成最棒的自己?

我想這要父母從小對孩子多陪伴、多關注,多瞭解他們開始。瞭解他們的成長心理,給予他們足夠的共情,走進他們的內心,共同訂立正確的規矩原則。

孩子懂得父母對自己的愛,對父母的約束認同且付諸行動,父母何愁養不出有自己獨特魅力的孩子?

養孩子其實就是一場養心、交心的互動和反饋,聰明的父母懂得用自己的心捕獲孩子的心,給予他們愛的規矩和約束,孩子在父母睿智的管教下,慢慢就長成了父母想要的樣子。

世界上沒有人天生就是好或是壞,後來長得怎麼樣,都是出生後養育管教的結果。父母任何理由的放任不管,都是在自我打臉。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