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超級學霸父母的反思: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超級學霸父母的反思: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以前逃逃和他的夥伴們都還小,加上美國小學低年級的教育的確很輕鬆,我們家長湊一起多半聊聊吃什麼,玩什麼,孩子性格、習慣怎麼培養之類的話題,這一兩年他們漸漸長大了,感覺大家的話題越來越嚴肅,“焦慮”情緒也在悄然滋長。

前兩天一對超級學霸父母就吐槽,正在爲家裏二年級兒子的數學煩惱。其實他們之前就發現孩子平時測驗考試的數學成績很一般了,但總覺得他足夠聰明,只是粗心了點兒,加上工作比較忙,也沒怎麼管。想着有時間的時候開始抓一下刷刷題就好,聰明孩子做數學題嘛,不就是個熟練跟不熟練,仔細跟不仔細的區別嗎,而且數學正好是他們的強項啊。

最近這二位稍微空了點兒,想着過了暑假就升三年級了,應該開始抓一下了。可這一抓讓他們徹底抓狂了,敢情孩子很多做錯的題目不是粗心,而真就是——不會!而且,孩子一做數學題就一副鬱悶痛苦反應遲鈍的樣子,同樣的題型纔講解過,稍微有點兒變化就又卡殼了。比如這道:“David有8個蘋果,Brain有6個蘋果,問DavidA該給Brain多少個,他們擁有的蘋果數量一樣?”好友給我翻出手機裏的照片,說她可是認認真真給孩子畫了圖好好講解了的啊,

超級學霸父母的反思: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可稍微變化了一丁點兒,把題目變成“David有8個蘋果,Brain有6個蘋果,問David該給Brain多少個,Brian的蘋果就比David多4個?”,孩子就百思不得其解了,一度讓她這個曾在學生時代笑傲各種數學競賽的老媽氣得想撞牆,“這麼簡單的數字,就是硬湊都能湊得出來啊”,之前最不擔心的學科居然成了現在最棘手的。

不得不承認,聽她這麼說,原來還挺淡定的我回家也趕緊找了幾道題給逃逃測測,還好,小傢伙的表現還算正常。不過好友的經歷和分享讓我感覺一定得提醒下大家,尤其是自我感覺數理化良好,相信基因遺傳的各位理工科粑粑麻麻,有時還真不能太大意了。

好友兩口子自己仔細分析了一下,也請教了幾位私立學校課後輔導班的老師。總結後發現,根本原因是孩子目前對數學既沒多大興趣也缺乏基本的數字感覺和思維,而這些都應該是更小的時候就啓蒙建立好的。

白紙黑字上的數學習題,其實算是一種比較抽象的形態了,如果孩子還沒對數字有足夠的具體感受,對數理邏輯缺乏感覺的話,對他是有難度有挑戰的,嚴重的話孩子還會產生數學焦慮症。英文裏就真有這麼個專門術語,叫Math Anxiety。怎麼破局?得靠下面兩步:

1、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具體”的數學思維,讓他覺得數學是實在的、有用的,這是根本,爲的是讓孩子理解;

2、加大練習量,這是進階,爲的是讓孩子熟練。

今天我們主要來談談第一點。這也是好友家之前忽略掉的,因爲兩口子都是學霸,對孩子的學習一點兒都不擔心,所以一有時間就都花在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溝通,演講,社交等方面的軟技能上去了,恰恰對數學啓蒙“過於拖延”。

其實對大多數聰明孩子來說,只要家長適當利用生活中的場景,堅持長期引導積累就好,關鍵是要時時要有這個意識。最典型的例子是逛超市, 我比對了一下,發現其中包括的內容幾乎可以覆蓋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大綱了。

- 比較 -

比大小、比重量、比價格

沒有哪兒能找到比超市裏更多能比較的實際例子了。

最直觀的,比如在水果區讓孩子找出最大的,最小的水果;

進一步,把感觀和數字對應起來,稱一稱是一個蘋果重還是一個木瓜重;

再抽象一點兒,看看蘋果貴還是木瓜貴;

考考孩子,一斤蘋果貴還是一斤木瓜貴?一斤蘋果重還是一斤木瓜重?(偶爾來點兒腦筋急轉彎也未嘗不可^_^)

再來點兒有難度的,是三塊錢一斤的橙子便宜呢,還是十塊錢三斤的便宜呢?

從具體的感觀到抽象的數字,從整數到小數,分數,這樣逛着比着,每一樣都是孩子看得見摸得着,和他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學了馬上就能用得上,孩子就會特別感興趣。有時候還會爲自己能運用知識提高生產力的“小精明”而洋洋得意。記得小時候有次逃逃和他外公去超市買了兩個西瓜回來,逃逃得瑟地問我“我挑的好吧?”(西瓜按個賣,他挑的(左邊)比外公挑的大好多~~~)

超級學霸父母的反思: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第2張

- 計算 -

從數數到加減乘除

稍微動點兒小腦筋,基本的四則運算也可以和孩子在超市裏完成了。

最基本的,練數數,讓孩子幫忙拿東西,“能幫媽媽拿6個青椒嗎?”

孩子學會準確無誤地數數後,進階,練加減法,先往籃子裏放2個青椒,“媽媽總共需要6個青椒,你能幫我拿夠嗎?”

加減法也很熟練了,再進階,“我們做一次“青椒炒牛肉”需要3個青椒,這周咱們打算吃兩頓,你能幫我拿夠嗎?“

視孩子的接受情況可以多來些變化,比如今天是週一,這袋酸奶裏有七盒,你一天吃一盒的話能吃到什麼時候呢?如果孩子想當然地回答“下週一”,那正好可以給他講講“植樹原理”了……(就是類似咱們小時候做的這類題目:在一條小路的一邊種樹,從頭到尾種了10棵,相鄰兩棵樹間相距1米,問這條小路長多少米?)

超級學霸父母的反思: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第3張

- 規劃、估算 -

還可以把逛超市當成一個小項目,根據孩子的程度給他不一樣的任務:

最簡單的,事先和孩子準備一張購買清單,讓他在超市裏一項一項地找到相應的物品

進階,每次勾掉一樣物品的時候,把它的價格也記錄下來

再進階,算下購買物品的總賬

再再進階,給孩子一定的預算,需要購買的物品種類,讓孩子事先列好購買清單,根據以往的購買經驗或者超市的廣告小冊做個大概估算;實際購買時,再記錄選擇物品的價格,計算總價,看看有沒超出預算,如果超出怎麼做調整……

超級學霸父母的反思:一定要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第4張

類似這樣在生活中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旅行前和孩子一起在網上選擇酒店、活動項目、做預算計劃等等。

只要粑粑麻麻腦子裏一直裝有“得教娃學點數學”這個意識,多留心,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幫他建立起基本的數學思維,讓孩子在接觸更有難度的數學題目前就有直觀具體的感受,知道數學是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而不是抽象的數字遊戲。

&聰明孩子在學數理方面的知識可能會理解接受得快一點兒,但這並不意味着能完全無師自通,或者可以逾越一些必要的環節。想想咱們小時候可也是有事沒事就被老爸老媽,爺爺奶奶喊過來數個蘋果,分個西瓜,見縫插針地練一練的啊。

當然,這些都是非常基本的東西,除了做好數學基礎知識的啓蒙,到了小學二三年級之後,加大練習量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也就是前面破局的第二步,我們俗稱的“刷題”。

在美國也一樣,大家都知道美國基礎教育中數學偏弱,尤其公立學校,但其實一部分比較重視教育的家長已經早早地開始幫助孩子“數學分層”了。我曾經跟朋友開玩笑說,老美數學不行,但請來的“國際救援隊”還不錯,這裏有日本的Kumon,中國的北京數學,新加坡的Singapore Math,還有各種線上的數學習題系統…… 就差咱們的奧數了(說不定“學而思”在美國也有分店了)。

除非天賦秉異,孩子學好數學還得靠多學,多練。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