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獨生子女如何面對“失寵”?

獨生子女如何面對“失寵”?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些孩子,一旦離開家庭就有一種失寵的感覺,他們不能在羣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選擇了逃避。但孩子逃能逃到哪裏去?逃避的後果又是什麼呢?  徐國靜:獨生子女走出小家後,經受的第一個打擊就是失寵。失寵的打擊使他們變得格外敏感。害怕失寵和註定要遭受失寵的心理在影響着他們交往的熱情和願望,甚至改變着他們的性格。  失寵比斷奶還要痛苦,但獨生子女進入羣體必然要經歷這番痛苦。星星河家園讓每個孩子從家庭小皇帝的寶座上走下來,提前承受失落和失寵的痛苦,讓這種痛苦成爲催化他們成長的不可

獨生子女如何面對“失寵”?

有些孩子,一旦離開家庭就有一種失寵的感覺,他們不能在羣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選擇了逃避。但孩子逃能逃到哪裏去?逃避的後果又是什麼呢?

獨生子女走出小家後,經受的第一個打擊就是失寵。失寵的打擊使他們變得格外敏感。害怕失寵和註定要遭受失寵的心理在影響着他們交往的熱情和願望,甚至改變着他們的性格。

失寵比斷奶還要痛苦,但獨生子女進入羣體必然要經歷這番痛苦。星星河家園讓每個孩子從家庭小皇帝的寶座上走下來,提前承受失落和失寵的痛苦,讓這種痛苦成爲催化他們成長的不可缺少的一種製劑

一些孩子面對新的羣體,不能迅速地從原來的習慣角色中走出來,不能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於是就對新的環境持拒絕和排斥的態度。由於自卑和害怕受傷害,一些孩子便以逃避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在生活實踐中,我們都意識到,一個人的生存能力和成功,不僅僅取決於智力,更重要的是取決於他與他人合作的能力,而這樣的能力是在童年的羣體生活中培養起來的,它和智力開發一樣有一個關鍵期,錯過這個關鍵期,這種能力的發展就變得緩慢,甚至會萎縮。

12歲以前是培養孩子交往、合作能力的關鍵期。如果一個孩子能在12歲之前,走進羣體,適應羣體,在羣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作用,那他可謂是初步完成了羣體化過渡;如果一個孩子到了12歲還不願走出家門,不願結交朋友,不願與他人合作,那他就錯過了進入羣體、融入羣體的關鍵期,孤獨、自私、冷漠、孤僻將長期伴隨着他,使他一生都難以找到快樂和幸福。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