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健康 > 0 3歲寶寶感統失調要訓練?對這事我們只能“呵呵”了!

0 3歲寶寶感統失調要訓練?對這事我們只能“呵呵”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3歲寶寶感統失調要訓練?對這事我們只能“呵呵”了!

但這些公衆號和商家純粹胡說八道,“感統失調”和相關訓練,基本上就是忽悠,很多寶媽上當。今天就詳細說說這個事

1 |Anna Jean Ayres和她的“感統理論”

“冤有頭債有主”,所有“感統訓練”都來源於它的創始人:Anna Jean Ayres。先上照片:

0-3歲寶寶感統失調要訓練?對這事我們只能“呵呵”了! 第2張

(Anna Jean Ayres,1920-1988)

Ayres在1920年出生於美國加州的一個農場。1945年在她25歲的時候,獲得了文科學士學位;又過了九年,在1954年她獲得了職業治療師碩士學位;在1961年獲得了南加州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人類行爲和腦部發育的關係。

在多年案例研究和薈萃分析之後,從1968年開始,Ayres發表了一系列論文,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理論:感覺統合失調(Sensory Integrative )。這個理論認爲:

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信息,如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運動平衡能力等等,這些神經刺激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摘自)

簡單打個比喻來說,Ayres認爲大腦相當於“司令部”,外界各種刺激在司令部這裏彙總集中“統合”起來;如果寶寶行爲表現異常,那就是司令部的“統合”出問題了,就叫“感覺統合失調”(感統失調),就需要治療或者訓練。

Ayres提出“感統”理論之後,發表了大量的論文,同時設計了各種訓練、測試和療法,這既引起學術界廣泛關注,她也向美國孩子和家長推廣。由於“感統失調”理論通俗易懂,非常符合家長們的直觀印象,所以迅速傳播。幾十年來,美國出現了很多關於“感統失調”的課程和訓練;然後在21世紀以後,這套理論也在中國大陸流行,很多早教機構都在搞各種的“感動訓練”,一般一個小時幾百元的課程費,價格不菲

在我們對已經去世的Ayres博士表示尊敬的同時,我們也提醒寶媽們看看她的履歷:她沒有受過專業的醫學訓練,文科學士,這基本上就是一個文科生啊!但是她卻提出關於“大腦”發育的醫學理論!

有趣的是,Ayres博士還告訴大家,她自己小時候就是“感統失調”——這種自己理論首先感動自己的做派,如果Ayres是互聯網時代的人,肯定會去混豆瓣網吧?!

0-3歲寶寶感統失調要訓練?對這事我們只能“呵呵”了! 第3張

(在國內早教機構,“感統訓練”方興未艾。圖片來源於互聯網)

2 |美國兒科學會(AAP),也看不下去了

我們上面說了,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感統理論”以及“感統失調”的治療和訓練在美國流行起來。那麼這個事情到底靠譜嗎?

終於在2012年,美國兒科學會(AAP)針對“感統理論”發表了權威的政策綜述:《Sensory Integration Therapies for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發育和行爲障礙兒童的感覺統合治療綜述)。在這篇政策聲明中,AAP認爲:

首先,發育和行爲障礙兒童,目前還不清楚是否真的存在一個如感統理論宣傳的統合“障礙”。

其次,感統理論認爲的“感統失調”兒童,在醫學上其實往往是自閉症、多動症、發育協調障礙、兒童焦慮症患者(就是說明明是“自閉症”,但被當做“感統失調”了)

第三,目前感統訓練的療效,無法確定,可能完全是沒有效果的

總結這三條,也就是說AAP認爲“感統訓練”從理論上來說,找不到證據;從病徵上來說,很可能是別的病;從療效上來說,基本不靠譜。AAP是嚴謹的,沒把話說死,但有了這3條基本可以看出,“感統失調”目前證據不足,基本上算是“臆造”的理論和早教方法

3 |中國媽媽怎麼辦?

對於寶寶發育正常的家庭來說,相信“感統理論”而進行感統訓練,就是浪費錢、浪費時間的事情,說到底,就是被小忽悠了一下,損失不大

但對於目前寶寶明顯發育異常的家庭來說,相信“感統理論”很可能掩蓋了真實的病情(比如孩子其實是“自閉症”);從而耽誤了最佳的干預和治療時間

被忽悠是小事,耽誤寶寶病情纔是大事啊。

所以對寶媽來說,壓根就不要相信“感統理論”,別聽這些胡扯的——如果寶寶發育正常,該幹嘛幹嘛;如果感覺寶寶發育明顯有問題,儘快去專業醫療機構做全面的檢查以確診

4 |早教領域,到處都是“坑”

“感統理論”以及“感統失調訓練”,這事其實只是一個縮影。在早教領域,太多利用了家長害怕“錯過”的心態,亂七八糟的理論和方法。這裏有太多“坑”了!不只中國,國外也一樣。一些學者是被自己的理論“感動”,一些商家是被人民幣“感動”,每家都吹噓自己這套東西是對寶寶最好的!

但是,親,你別信這些!基本都是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