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健康 > 親子溝通要學會傾聽

親子溝通要學會傾聽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5.4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親子溝通在孩提時代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你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是否會感到存在困難,原本是爲了關心孩子,想說點知心話,可孩子並不領情,還不想跟你說什麼。其實,孩子在與父母溝通時是有選擇性的,如果你無法開啓孩子的心扉,自然也就無法正確地與他進行交流,好話未必能起到好作用。那麼,親子溝通到底怎麼交流比較好呢?

親子溝通要學會傾聽

親子溝通1:與孩子平等相處

小明,3歲,在家裏時,父母叫他做事情時常常會這樣說,“去把杯子拿來”,“把報紙拿來”,“趕快去彈鋼琴”。雖然有時候小明很願意去做這些事情,可是每每聽到父母這樣說的話,反倒沒有去做的動力了。

溫馨提示:“把杯子拿來”和“幫媽媽把杯子拿來”兩句話,在成人聽起來差不多,但孩子的感受卻會有很大的不同。孩子雖小,但同樣不喜歡命令式口吻,喜歡受人委託。所以,每當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時,作爲孩子的養育者,如果總是難以忘記自己“教育者”的角色,就會在和孩子溝通時難以保持平等的地位,“你要”、“你應該”、“你不能”等詞語會常常掛在嘴邊,其結果是父母談得越多,就越可能說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孩子就漸漸失去了與父母交流的願望。

親子溝通2:父母學會傾聽孩子

3歲的小新是家裏的小皇帝,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十分寵愛。小新的愛好是看圖畫書,等爸媽回來,他就要手舞足蹈地跟父母彙報“讀後感”,但由於他說話不清楚、表達吃力,爸爸往往聽到一半就看報紙去了,任由小新自說自話。

溫馨提示: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候,往往只顧自己“暢所欲言”,這其實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讓他們閉嘴,發展下去就會演變成爲最常見的錯誤——說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願望,他們也希望自己的話能被好好傾聽。每當孩子和父母說話時,父母應該儘可能地放下手頭上的事情,全神貫注地聽孩子說話,這樣才能讓孩子覺得父母很在意聽他說話,能讓孩子感受到尊重和鼓勵,會很願意向父母說出自己心裏的感受。

親子溝通3:勿以親友做對比

“你看,隔壁的小濤都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了,你還什麼都不會,你怎樣才能趕上人家啊?”“樓下的那個妮妮實在太不像話了,去年讀一年級以來,數學從來沒考及格過,將來你可別這樣。”讀大班的小菲現在最怕聽到媽媽提小濤、妮妮,原來大家常常在一塊玩,可是自從聽了媽媽的嘮叨,她都不知道自己還要不要和他們一塊玩了。

溫馨提示:兒童由於抽象思維尚處於發展階段,所以在告訴孩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的時候,不要給他們一個籠統的“好孩子”、“壞孩子”的概念,而應該具體和清楚,更多時候還需要一個樣本。不過,這個樣本最好是從故事書、動畫片、文學典籍中尋找,會比較穩妥。父母若是以親戚朋友爲例,恐怕會爲自己的孩子將來建立人際關係製造難題;另一方面,父母片面的評價會無形中傷害到其他人。

關注:父母要與孩子溝通、學會傾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爲父母,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和行爲,學會在與孩子的交往過程中,傾聽孩子受到的委屈、親切安慰孩子受傷的心靈、支持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分享孩子成功的快樂,做他們的知心大朋友,站在孩子的立場上接納他們的情緒,讓孩子或喜或悲統統表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體會到父母的懷抱是溫暖的避風港,父母是他們的支持者,是同盟。慢慢地你就進入了孩子的心靈。

父母需要和孩子之間架起一座“理解”的橋樑,開啓一扇溝通的窗戶。筆者認爲,“傾聽”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要養成善於傾聽的好習慣傾聽是溝通的前提。只有傾聽孩子的心裏話,知道孩子想什麼,關注什麼和需要什麼,纔能有針對性地給予孩子關心和幫助,也會使以後的溝通變得更加容易。孩子向您訴說高興的事,您應該表示共鳴,如孩子告訴您他在幼兒園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您可以稱讚說,噢,真棒,下次你會做得更好;孩子向您訴說不高興的事,您應該讓他盡情地宣泄,並表示同情。

如當孩子告訴您小朋友推了他一把,他非常氣憤時,您可以說,“你很生氣甚至想打他,是嗎?但你不能這樣做,你可以告訴老師,請求老師的幫助”;當孩子向您訴說您不感興趣的話題,您應該耐着性子聽表示您關注他的談話內容,您可以使用“嗯、噢、是嗎、後來呢”等詞語,表示您在認真地傾聽,鼓勵孩子繼續說下去。當孩子嘮嘮叨叨無休止時,不要輕易打斷,憑自己的主觀臆斷和猜測去處理所發生的事件或對孩子進行說教,這會適得其反。要學會耐心傾聽,作出正確的判斷,實施恰當的行爲。這樣,不僅使孩子更樂意向您傾訴,也可以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父母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共司玩耍,在享受天倫之樂的同時,不妨聽沂孩子一天生活的見聞,高興的事、煩心的事,相信你在孩子天真爛漫的敘述中,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其次,要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傾聽孩子表述原因父母應多練習“有效的傾聽”。原則是:不要做價值判斷。即使當孩子不同意你的看法,也要承認他可以有自己想法的權利。試着去理解孩子的話:語言的發展需要一段時間,年幼的孩子可能會說些不恰當的字句。當孩子放學回家說:媽!我特恨我們老師!或許您有點驚訝。但不妨試着去了解:呦!他對你做了什麼,你會恨他?孩子回答:他今天處罰了作業沒做好的同學。因爲他也處罰了你,所以你很難過?事情就明白了。體會孩子的情緒:有時孩子的話無法告訴我們全部的故事,他也不知自己的情感反應,假如父母表示出理解與接納,他會有更清楚的認識。當孩子說“爸!哥哥是壞蛋,他弄壞我文檔衝億季,好禮樂相隨miniipad移動硬盤拍立得百度書包的小汽車,我也要把他的玩具弄壞。爸爸體會他的情緒:你感到很生氣,想討回公平。

好的溝通是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幫助孩子成長的要素。不要過分擔憂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現在用“同理”去了解他的內在情感世界,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父母要做一個有心人,主動接觸孩子,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情緒感受,傾聽並分析原因,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的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良好情緒。最後,不要忽視無聲的傾聽——目光接觸目光接觸是傾聽的另一種方式。注視對方的眼睛,是孩子獲得情感滋潤的重要渠道。他們會憑藉目光接觸與人進行情感交流,得到滿足。父母要通過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輕微的手勢,來傳遞自己對孩子行爲的理解,這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爲人父母者要善於傾聽兒女們的心裏話,懂得尊重和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善於以身作則去教誨和引導,只有這樣,父母才能成爲兒女們心中的“知心朋友”。多多傾聽孩子的心裏話,孩子在成長路上也許就會少幾分迷惘和失落。親子溝通進行得順暢,才能保證親子關係的和諧,有些父母在與孩子進行互動時,沒有掌握方法,所以無法讓孩子敞開心扉,與其真正地交流。親子溝通也是需要講究技巧的,做到平等相處、學會傾聽,是保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