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怎麼說孩子纔會聽?

父母怎麼說孩子纔會聽?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8.8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是兩個月前,發生在我和孩子身上的一個故事。週末的一個早上,跟往常一樣,孩子一邊吃早餐一邊玩食物,把紅薯掰成碎塊弄得滿地都是。我忍不住開啓了說教模式,試圖提醒他“吃飯的時候不可以玩食物”,孩子沒一點反應。事實上我自己都沒意識到,在這樣每天不斷重演的畫面中,這已經是我不低於第一百次嘮叨了。

我氣得吹鬍子瞪眼,孩子卻看也不看我一眼,絲毫不爲所動,埋頭繼續玩。以前這種情況,每次都是我把自己氣得快要憋成內傷,然後還不得不收拾滿地狼藉告終。

突然我感覺很挫敗,已經成爲正面管教家長講師的自己,怎麼竟然又回到了灌輸式的重複說教的無用套路?不是應該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的技能嗎?不是應該和善而堅定地讓孩子在合作中學會尊重與負責嗎?

少說多做,所以我決定選擇閉嘴。吃完早餐以後,我拉着孩子的手,說媽媽想和你交流一下。事實上現在很多時候,我都在嘗試用這樣的方法和孩子交流:

“媽媽說過,吃飯的時候不可以做什麼?”我改變了命令和說教的語氣,而是啓發式提問。

“不可以玩食物!”孩子笑了起來,顯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有什麼不妥。

“那這地上的紅薯是誰弄的呢?” 我裝作很好奇的樣子。

“媽媽,是我!”孩子很快應答,連手都舉起來了,似乎是在接受嘉獎一般,語氣明顯還帶着一絲驕傲。

我這才幡然醒悟,原來我們總是抱怨孩子沒有責任感。如果每次遇到挑戰,我們都習慣於命令和說教“不要……”、“不可以……”、“你應該……”,而沒有激勵孩子自己去思考,應該如何解決問題,孩子怎能有機會學會什麼是責任,什麼是尊重。顯然一個三歲的孩子,他以爲玩食物並不會造成什麼不良後果,覺得還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呢。

身邊不乏很多這樣的家長,一邊抱怨孩子不吃飯,卻一邊追着孩子餵飯,或者一邊嘮叨孩子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卻一邊幫孩子把玩具收拾好。結果孩子還是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收拾玩具,不會自己解決問題,更不懂得應該怎樣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當我意識到,在孩子玩食物的問題上,我也變成了“超級媽媽”的角色時,我立馬改變了一種模式,選擇了啓發性提問。

“寶寶,當我們的行爲影響到別人的時候,必須爲自己的行爲負責任。你覺得你需要做什麼?”我試圖讓他明白,什麼是對自己的行爲負責。

父母怎麼說孩子纔會聽?

孩子瞪着眼睛看着我,有點茫然和困惑。

“還記得小兔湯姆做錯了事情的時候,爸爸是怎麼告訴他的嗎?”

孩子努力回想了一下,依然沉默不語。

“你想想,你把地板弄髒了,可以怎麼做呢?”我趁機提醒他。

“擦地板!”孩子回答得非常乾脆。

“那你是打算用笤帚掃乾淨,還是用抹布擦乾淨呢,你自己決定。”我選擇了有限選擇的方法。

“抹布擦。”孩子果斷選擇了抹布。

我遞給孩子一件舊衣服,孩子自己跑到洗手間,打開水龍頭,用水沾溼抹布,然後弓下身子,撅着屁股,雙手撐着地板,有模有樣地擦了起來,一邊擦還一邊很自豪地說“自己做的事,自己要負責任!”

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教過孩子如何擦地板,我好奇地看着他撅得高高的屁股,身子趴在地板上,額頭都快要跟地板親嘴了,顯然孩子感覺他能獨立做家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瞬間我感受到花時間激勵孩子主動思考並獨立解決問題,雖然花費的時間比說教和命令、並替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多很多倍,但是我的心情變得輕鬆平和,而不再是生氣焦慮。更重要的是孩子是帶着快樂的心情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學會了思考、尊重和自我解決問題,顯然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獲得了自驅力和能力感。

我腦海中不禁回想起正面管教經常說的一句話“感覺好,才能做得更好!”

擦到最後一塊地板的時候,孩子表示累了不想擦了,但我依然堅定地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現在有點累了,媽媽會等着你休息好了,直到把地板擦完。”

孩子看着我,小臉紅通通的,還微微喘着氣,我知道他希望媽媽可以幫他擦完剩下的地板,就像以前總是媽媽替他收拾的那樣。

我給了孩子一個抱抱,“媽媽會一直在旁邊等着你,我們一起把最後的地板擦完好嗎?”

在我的協助下,孩子非常樂意地把剩下的地板很快收拾乾淨了。

這時候,我沒有忘記鼓勵他:“媽媽看到寶寶自己把地板擦得非常乾淨,能夠對自己的行爲負責,是大哥哥了!”

這件事讓我有了深刻的體會:正因爲避免嘮叨和說教,選擇啓發性提問,通過鼓勵、尊重、和善與堅定並行的管教方法,我不僅贏得了孩子心甘情願的合作,孩子在這樣的體驗中也學會了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做家務的生活技能。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