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養一個和父母無話不說的孩子,只需做好一件事

養一個和父母無話不說的孩子,只需做好一件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上個月,從日本回來時,航班由於天氣原因在跑道上兜兜轉轉遲遲不肯起飛。坐在飛機上等待的人們百無聊賴刷着手機,趁孩子睡着,我抓緊回覆朋友們的微信,發現朋友W發來一連串語音,焦灼不安。

養一個和父母無話不說的孩子,只需做好一件事

某天,W去幼兒園接5歲的女兒放學,發現女兒本來紮成馬尾辮的頭髮披散下來。以爲是午睡醒來老師沒來得及梳辮子,但老師解釋說,孩子不讓梳,一定要披着。大夏天裏披着頭髮多熱啊,W問女兒爲什麼,女兒只是低着頭說就喜歡這樣。

晚上,要洗澡了,女兒磨磨蹭蹭不進浴室。看女兒披着頭髮滿腦門兒汗,W才意識到不對頭。她故作輕鬆地跟女兒聊天,抱着女兒進了浴室,撩起女兒脖子後面的頭髮,才豁然發現孩子後脖頸上有幾條血道子。

傷不重,像是抓痕,已經結痂。女兒覺察到媽媽發現了自己的“祕密”,很緊張,搖着頭對媽媽說:“我不是故意的,媽媽,一點都不疼,真的不疼……”

講到這裏,W哽咽了。比起那些抓痕,女兒眼裏的驚恐更讓她心痛。“天這麼熱,孩子就那樣把傷口捂在頭髮下面,遇到汗水得多疼啊。她有多害怕被我發現,纔會一直這樣忍着疼不吭聲?”

W很難過,她自認爲對女兒的愛無微不至,卻突然發現,女兒在外面受了欺負竟然不敢讓媽媽知道。如果女兒碰到事情不敢告訴媽媽,那媽媽又該怎樣去關心和保護女兒呢?

W的心情,我能體會。

6月喆同學剛剛度過自己的4週歲生日,當天我推送了文章《“寶貝,感謝你讓我做媽媽”|文末生日禮》,和大家分享我當媽媽這4年的收穫。作爲送給孩子的生日禮物,我們帶他去了日本富士急遊樂場的托馬斯樂園。

樂園裏人不多,孩子撒歡兒跑了一天。晚上回到酒店,給他換衣服時,我發現他膝蓋磕破了,已經結了痂。見我觀察他的傷口,他第一反應竟是躲閃,拿過褲子就往腿上套,嘴裏還叨叨着:“不疼,我不疼……”

我很心疼,跟W一樣,不是因爲孩子受傷,而是因爲孩子對受傷這件事竟表現得如此緊張和害怕。

想了想,我沒有像平時一樣追問他疼不疼,而是故作輕鬆地笑笑,幫他穿好褲子,說:“沒什麼大不了的,媽媽小時候也經常摔跤,到了夏天,膝蓋上也老帶着傷。”

喆同學連忙問:“就像我膝蓋上一樣嗎?”

“是啊,就是這樣,會流一點血,然後結一層痂。等痂掉了,傷口就長好了。記得不要去摳那個痂哦,摳破了又會流血啦。”

他點點頭,然後我們一起洗漱、讀睡前繪本,直到關了燈躺在牀上,抱着他小小的身體,我輕聲問:“你能告訴媽媽今天是在哪裏摔的跤嗎?”

“就是在托馬斯樂園的時候,在那個有水的山洞裏。”他給我比劃着。

“當時爲什麼沒有告訴媽媽?”

“我怕媽媽着急,也怕媽媽生氣。”

回想起來,每次看到他受傷,我都會心急火燎問他疼不疼,帶警告意味地告訴他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彷彿只要他記住我說的話就不會受傷了。

但我真的是因爲關心他愛他纔會那麼着急啊,絕不是因爲生氣。

我抱緊他:“媽媽不會因爲你受傷就生氣,雖然有時候媽媽看起來很着急。媽媽只是想幫助你,你相信媽媽在你碰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能夠幫助你嗎?”

“相信。”

“那麼,當你覺得自己可能需要幫助時,來告訴媽媽,好嗎?”

“好的。”

孩子,很抱歉我的“關心則亂”給你帶去了壓力甚至恐懼。

一直都對“兒是娘身上掉下來的肉”信以爲真,如今纔算認清事實:孩子從離開我身體的那一刻起,就已不屬於包括我在內的任何人。雖然他對我的關注總是表現出超高需求,但這並不是說無論我怎樣愛他他都必須無條件接受。

鬧了半天,我愛他,完全是因爲我自己樂意,跟他並沒什麼關係。我沒權利要求他對我的愛百分百理解和接受,他不過是需要我用他樂於接受的方式幫助他,僅此而已。

Q在媽媽羣裏是出了名的愛提問,每次她出現,都會焦慮滿滿地向大家尋求幫助。

去年9月,Q的兒子剛滿三歲,上幼兒園小班,剛入園時各種不適應,每天早上在幼兒園門口都要上演一場“生離死別”。

Q在羣裏焦急地詢問,這樣會不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孩子這麼不想去是不是因爲幼兒園老師態度不好?我要不要把孩子接回家一段時間,等他大一些再入園?等等。

各位媽媽好生相勸,幾位“過來人”用親身經歷給Q上課,告訴她入園時的分離焦慮十個孩子九個都有過,媽媽對幼兒園的信任很重要,孩子會從媽媽對幼兒園積極肯定的態度裏找到自信心和安全感……就這樣過了一個月,孩子順利適應了集體生活。

但新的問題出現了,Q發現兒子的臉上、胳膊上隔三差五就會有抓痕,也不重,一看就是小朋友鬧的,但是Q坐不住了,問大家怎麼才能讓孩子不受欺負,這種情況是不是應該找老師反映一下,請老師多加看護?

然後就是最近一次聊天,她凌晨三點給我的微信留言,因爲“想着孩子的事,半夜醒來就再也睡不着”。

原來,在多次跟老師反映孩子“受傷”問題後,她發現老師對孩子實行了“特殊保護”,自由活動時不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鬧跑動,一些爬高上低的遊戲設施也不讓孩子玩。Q很氣憤,覺得孩子受到了不公平的限制,被隔離和孤立了。

Q對兒子的愛毋庸置疑,她無時無刻不在考慮着該怎樣照顧好兒子。但以目前的情形來看,Q的諸多照顧,實際是給孩子的集體生活增加了負擔。

前些天跟一位在高校工作的朋友聊天,聽說了一件很悲慘的事。

那所高校裏的一對教授夫婦,感情破裂多年,但爲了讓孩子保持穩定的學習狀態,一直沒有離婚,而且在孩子面前從來都是一副相親相愛的模樣。

直到不久前,高考結束,孩子發揮穩定,大學錄取通知書指日可待。這對夫婦終於去領了離婚證,回來後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早就想離婚了,只是爲了不影響你學習,讓你順順利利考上大學,才一直堅持到現在。

按照以往一貫的理解,孩子是不是應該感恩於父母對自己的愛,感恩於父母這些年的忍耐和犧牲?那對教授夫婦自己可能也是這樣想的吧。

然而,知道真相的孩子,當晚就跳樓自殺了。

關於“高考後離婚率激增”的消息每年都在流傳,這一件,是我聽過最悲情的。

原來,有時候大人們自以爲是的愛,對孩子來說根本沉重到無法承受。

多年前看過一部電影,片名已經記不清,但其中有個細節一直印在我腦中——

男孩在學校裏捱了揍,頂着一個青黑的眼圈回到家,正在準備晚餐的媽媽看到孩子,吃了一驚,然後穩定好情緒,平靜地問:“需要我幫忙嗎?”

兒子低頭回答:“不,我可以的。”

“好,如果你需要,我一直都在。”

短短几句對話,每每想起總被深深打動。孩子到底需要我們給他多少愛?

當他尚在襁褓中,毫無自理能力,當然需要我們竭盡所能、事無鉅細地照料;

當他漸漸長大,開始鬆開我們的手自己走,哪怕走不穩會跌跤,我們也只得強作淡定,看他爬起來繼續向前;

當他離開家走進陌生集體,身邊肯定不全是友善,還會有惡意,看到他受傷,縱然再心痛,也需保持適當距離,關心而不亂行,看他一點點學會保護自己;

當他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斷和生活圈子,就算再無法理解他和他朋友那些的言行喜好,最好的做法也只是適度建議,不去控制干預。

如果做到這些,我們就能和孩子形成朋友式的親子關係吧?孩子難過、傷心時,總能想起爸爸媽媽,想想就覺得幸福。

閆涵媽媽說——

從小到大,我有什麼心裏話,都願意和爸爸說,和媽媽也親近,但交心的時候少。遇到特別開心或者傷心的事,第一個想到的也總是爸爸,即使爸爸已經離開我7年,這個下意識的反應依舊沒變。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在我們家好像調了個兒,爲什麼會這樣,我想過很多,根本原因應該是小時候發生過的雞毛蒜皮的事吧。比如我考雙百,爸爸會跟着我興奮,而媽媽總是來一句“別驕傲啊,每次都雙百纔好”;比如在學校受了委屈,爸爸會安靜地聽我說,然後給出意見供我參考,媽媽總習慣性打斷,不時來一句“怎麼別人不這樣,偏偏找到你頭上”。媽媽肯定是疼愛我的,只是這疼愛夾雜了太多自己的主觀意識,而爸爸總讓我覺得受到了尊重。

現在,我們也當了父母,當然希望孩子受了傷,第一個告訴最愛他的爸爸媽媽。只要爸爸媽媽的愛,能讓孩子感到安全、踏實、不慌亂、受到尊重,那麼家永遠都會是孩子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