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我家寶寶稍不滿意就大叫、打滾、甚至打人,怎麼辦?

我家寶寶稍不滿意就大叫、打滾、甚至打人,怎麼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8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剛出生沒幾天的寶寶哭得臉都紫了,真怕他一不小心就背過氣去;

3個月的寶寶傍晚入睡前哭鬧不止,急得爸爸媽媽如熱鍋上的螞蟻;

2歲的寶寶稍有不滿意就滿地打滾大哭大鬧,不想溺愛孩子的爸爸媽媽最後也沒招了;

剛上幼兒園的寶寶每天晚上都哼哼唧唧,弄得全家都不開心;

寶寶玩啥都只能贏不能輸,一輸就哭天搶地,安慰、打罵都沒用。

寶寶的情緒,瞬息萬變、捉摸不定,哪個父母不是常常一地雞毛?

如何幫助寶寶管理情緒,培養寶寶的快樂能力!

1減少寶寶的攻擊性行爲的必要性:

我們不難發現,即便是很小的寶寶,在發脾氣時,有時也會咬人、掐人甚至打人。但是需要爸爸媽媽注意的是:在嬰兒期,如果家長未能對孩子的這種以打人來發泄情緒的行爲進行及時矯正,那麼,當這些行爲高頻率發生時,就很有可能形成一種習慣性的攻擊行爲。

習慣性的攻擊行爲一旦形成,那爸爸媽媽們就不單單是頭疼這麼簡單了!兒童時期的習慣性攻擊行爲,到青春期的打架鬥毆,甚至上升到成年後的犯罪,都是有跡可循的。

因此,減少寶寶的攻擊性行爲對孩子日後的心理健康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家寶寶稍不滿意就大叫、打滾、甚至打人,怎麼辦?

2寶寶出現攻擊性的行爲的原因:

1.內在生理的驅動:

攻擊行爲是一種內在生理的驅動,有先天遺傳和內分泌的原因。

隨着兒童年齡的增長和大腦發育,這種行爲在二、三歲會頻繁出現在兒童身上,到五、六歲形成第一次高峯。第二次高峯出現在青春期。同時,男孩的攻擊行爲明顯多於女孩,男孩不僅愛欺負女孩,而且在男孩中間也高發衝突和“戰爭”。這與性別是直接有關的。

2.負面情緒無法及時釋放:

當兒童找不到發泄憤怒的途徑,或遇到挫敗產生自卑心理時,通常會把目標轉移到第三方身上,以此宣泄不滿獲得自足,或者是引起衆人的關注。這種情況和家長的帶養方式密切相關。

3.自我中心意識:

兒童的自我中心意識會讓他潛意識把玩具據爲己有,不分享而相互爭搶;而且兒童過多是以自己爲核心,誰都得聽他的,他就是權威,這樣一旦有別的小朋友不理他,或者沒有按他的意思去遊戲,那他就只有用拳頭來顯示自己的能力,獲得在同伴中的領導地位。

3應對“暴龍寶寶”的方法:

1.建立和諧的家庭交往模式。

家長在有意見不統一時,一定要避免激烈的口角和動手。對孩子出現的令人氣惱的行爲,更不能用拳腳制止。

寶寶往往是通過社會模仿和觀察學習才產生的攻擊性行爲的!小編我就曾在早教中心見過一個攻擊性行爲尤其強烈的三歲小男孩,不論何時,他產生情緒,便會攻擊其他小朋友,宣泄情緒。而他在之前一直是被脾氣暴躁的爺爺帶大的,媽媽也很少顧及他的情緒。

在家裏經常捱揍的孩子,會尋求到外面以打弱小同伴爲突破口來模仿大人的打罵,所以和諧的家庭交往模式對孩子影響很大。

2.引導寶寶正確解決矛盾。

小朋友間發生爭執和吵鬧是正常的現象,當問題出現時,家長要幫助寶寶學會處理矛盾,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去和其他小朋友家長,爲了寶寶的打鬧而爭吵,這樣爭吵的結果只能是嚇壞孩子。

引導寶寶解決矛盾的方法:和小朋友溝通、分享與交換、分散他們對同一個玩具的注意力、暫時分離他們、換用其他的活動與遊戲等。

對於小寶寶,分散注意力是個很好的方法。而大寶寶家長,完全可以告訴他們,手和腳是用來寫字、畫畫、跑步和遊戲的,而不是用來傷害其他小朋友的。

3.對該兒童進行冷處理。

一旦兒童的攻擊行爲高頻率發生,要在保證其他小朋友不受威脅的前提下,對該兒童進行冷處理。比如:不允許他繼續做自己喜歡的遊戲;在5分鐘內,坐在一個固定的“反思椅子”上不許動。

但即便是這樣,家長也切記不要用厭煩和拒絕來孤立孩子,批評針對的是孩子做出的事情和行爲,但不能是針對孩子的人格。一旦孩子在一定時間內行爲有所改善,要及時予以鼓勵和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