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做對“口語輸入”,父母變身寶寶最好的“閱讀教練”

做對“口語輸入”,父母變身寶寶最好的“閱讀教練”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閱讀並不是一件“自然而然”就能學會的事,需要成人適當引導,才能培養幼兒該有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時把握“口語輸入的質量”和“文字概念的引導”,可以讓親子共讀成爲非常有效的閱讀介入。

口語輸入的質量

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密切相關。共讀時高質量的口語輸入可以讓孩子習得足量的詞彙、語法和語用的能力。把故事完整地念過之後,爸媽可以和孩子進行閱讀討論。

美國國家閱讀研究委員會提供了一個簡單的“CROWD”原則,做爲父母與孩子進行口語討論時的參考。

? C是completion,讓孩子完成句子。例如:“當貝貝走進森林,他看到了……”讓孩子接着說完。

做對“口語輸入”,父母變身寶寶最好的“閱讀教練”

? R是recall,讓孩子回想故事。年幼的孩子並不需要一直換故事書,反而可以不斷重複,唸完之後讓孩子回想他記得什麼?故事如何發生與進行?將有助發展故事概念和敘事能力。

? O是open-ended question,問孩子與書本內容有關的“開放式問題”,例如:“這頁裏發生了什麼事?”

? W是wh-question,問問孩子書本中的某些字詞是什麼意思?故事主角爲什麼要這麼做?

? D則是 distancing question,問書本以外的延伸問題,把書中的內容聯結到孩子的生活經驗中。例如:“你看阿力去上學好好玩哦!如果你去上學,你最想做什麼?”通過口語的討論與互動,可以啓發孩子的閱讀思考,並幫助孩子發展各種重要的語言能力。

口語敘述是另一項重要的語言能力,統合了各種語言要素的展現。當孩子熟悉故事並討論過後,爸媽可以多鼓勵孩子主動說故事給大家聽。這麼做,孩子必須回想故事情節、選擇適當語彙,並以合乎邏輯的方式呈現故事。經常說故事對孩子各種重要的語言技巧,有很大的增進效果。

做對“口語輸入”,父母變身寶寶最好的“閱讀教練” 第2張

文字概念的引導

嚴格來說,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如果只是父母念,孩子看圖,其實孩子只是在“聽故事”,根本沒有“閱讀”。如果親子共讀只淪爲聽故事的活動,對孩子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其實貢獻不大。

爲了讓親子共讀也發揮幫助孩子發展文字概念、甚至文字識讀的功效,在共讀時,刻意引導孩子去注意文字也很重要。引導孩子文字概念最有效的方法是“指讀加上文字討論”,意思是說,爸爸媽媽可以先指着字念,然後引導孩子去注意文字的方向、結構與部件。

◆ 當爸爸媽媽指着字逐字讀給孩子聽,孩子會發現漢字一字一音的對應關係,並發現文字的排列順序是由上到下,由左到右。

◆ 其次,漢字有一定的結構:上下、左右、內外。

◆ 孩子留意到文字的結構後,再引導他注意文字的部件。

研究發現,中文閱讀只要具備大約1800個基本字量,一般報章書籍出現的文字應可識讀九成以上;而這1800個字,由400-500個基本部件組成。也就是說,雖然漢字成千上萬,但只要具備基本的識字量,日常生活的閱讀就不成問題了。

漢字有非常高的比例是形聲字,部首表意、偏旁表音,例如“蜻”就是由“蟲”(表意)和“青”(表音)2種部件組成。教孩子看部件的方法很簡單,例如:“你看,這個字和那個字什麼地方一樣?對了!你好棒!兩個字都有‘蟲’邊,所以這兩個字都是在講昆蟲哦!”文字的識讀是閱讀的基礎,越早有文字概念就能越快有效認字,越早進入獨立的閱讀。